1. 首页
  2. 文档大全

第1讲 1绪论(高频)

上传者:5****1 2022-07-09 12:40:05上传 PPT文件 803.50KB
第1讲 1绪论(高频)_第1页 第1讲 1绪论(高频)_第2页 第1讲 1绪论(高频)_第3页

《第1讲 1绪论(高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讲 1绪论(高频)(42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 安安 颖颖 2013年年8月月 电子线路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非线性部分)谢嘉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谢嘉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第四版关于课程的说明关于课程的说明绪 论先学课程先学课程 电子线路的线性部分电子线路的线性部分(模拟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相关课程相关课程 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后继课程后继课程 通信原理通信原理课程性质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考试专业基础课,考试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本模拟电路单元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本模拟电路单元绪 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 非线性电子电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非线性电子电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课程名称课程名称 非线性电子线路非线

2、性电子线路 - 电路元件的工作区电路元件的工作区 高高 频频 电电 子子 线路线路 - 电路的工作频率电路的工作频率 通通 信信 电电 路路 - 电路的作用电路的作用关于授课的几点说明关于授课的几点说明1 1、理论学时、理论学时-40-40(3636)学时;实验)学时;实验-16-16学时学时 课内外学时比课内外学时比-2-2比比3 32 2、交作业时间:每周第一次课上课前,烦请课代表、交作业时间:每周第一次课上课前,烦请课代表 按学号排好按学号排好3 3、请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保持安静、请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保持安静4 4、请在课上保持手机的关机状态、请在课上保持手机的关机状态5 5、欢迎大家就

3、课程内容和授课方法多提宝贵意见、欢迎大家就课程内容和授课方法多提宝贵意见绪 论1.1 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1.2 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1.3 调制与解调调制与解调1.4 超外差接收与混频超外差接收与混频1.5 非线性电子电路的作用非线性电子电路的作用1.1 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古代:古代:烽火台、驿站快马接力,信鸽,旗语等。烽火台、驿站快马接力,信鸽,旗语等。近代:近代:18371837年莫尔斯发明了电报,开创了近代通信年莫尔斯发明了电报,开创了近代通信 的新纪元。的新纪元。 18641864年麦克斯韦从理论上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年麦克斯韦从理论上证

4、明了电磁波的存 在。在。 1876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实现了有线通信。年贝尔发明了电话,实现了有线通信。 18871887年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年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18951895年马克尼首次在几百米的距离用电磁波年马克尼首次在几百米的距离用电磁波 实现通信。实现通信。 1901 1901年又完成了横跨大西洋的通信,实现了年又完成了横跨大西洋的通信,实现了 无线电通信。无线电通信。 19041904年弗莱明发明了电子二极管。年弗莱明发明了电子二极管。 19071907年李年李. .德德. .福雷斯特发明了电子三极管。福雷斯特发明了电子三极管。 19481948

5、年肖克莱等人发明了晶体三极管年肖克莱等人发明了晶体三极管 六十年代开始出现了集成电路。六十年代开始出现了集成电路。现代:现代:1978197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第一代模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第一代模 拟移动通信技术。拟移动通信技术。 8080年代,出现了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年代,出现了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技术。1G1G模拟技术时代已成为历史模拟技术时代已成为历史1G1G是以美国的是以美国的AMPSAMPS系统和英国改进型系统系统和英国改进型系统TACSTACS为代为代表的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网。对应的接入技术是表的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网。对应的接入技术是FDMAFDMA技术,主要关注语音

6、信号的传输。技术,主要关注语音信号的传输。 2G2G窄带数字技术时代已到中后期窄带数字技术时代已到中后期2G2G是以欧洲的是以欧洲的GSMGSM和美国的和美国的IS-95IS-95为代表的窄带数字为代表的窄带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对应的接入技术分别是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对应的接入技术分别是TDMATDMA和和窄带窄带CDMACDMA技术,技术,接收电子邮件或网页。接收电子邮件或网页。从从1996年开始,出现了第年开始,出现了第2.5代移动通信技术。代移动通信技术。2000年,开始研究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我国是以年,开始研究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我国是以大唐电信集团为代表提出的大唐电信集团为代表提出

7、的TD-SCDMA。ITU确定确定了三个了三个3G通信系统的接口技术标准,即:通信系统的接口技术标准,即:WCDMA、CDMA2000以及以及TD-SCDMA。CDMA使用码分扩频技术,先进功率和话音激活使用码分扩频技术,先进功率和话音激活至少可提供大于至少可提供大于3倍倍GSM网络容量。网络容量。3G与与2G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提升,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线漫游无线漫游,并,并处理图像处理图像、音乐音乐、视频流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话会

8、议、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于2008年年4月月1日起在日起在北京、上海、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广州、深圳、厦门和秦皇岛天津、沈阳、广州、深圳、厦门和秦皇岛8个城市启个城市启动第三代移动通信。并在动第三代移动通信。并在2008年开始搭建全国性年开始搭建全国性TD-SCDMA网络,网络,2009年全国性年全国性TD-SCDMA网络基本建网络基本建成,成,2010年以后,开始进行网络优化以及逐步扩容。年以后,开始进行网络优化以及逐步扩容。 1.2 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 绪 论基基带带信信号号已已调调信信号号已已调调信信号号基基

9、带带信信号号远距离传输信道信道 信道是连接发送、接收两端的信息通道,也称为传信道是连接发送、接收两端的信息通道,也称为传输媒介。通信系统中的信道分为输媒介。通信系统中的信道分为有线信道有线信道和和无线信无线信道道两类。两类。 有线信道主要是传输线,无线信道主要有自由空间、有线信道主要是传输线,无线信道主要有自由空间、地球表面、海水等媒介。地球表面、海水等媒介。 无线电的频率范围划分为若干个区域,称为无线电的频率范围划分为若干个区域,称为波段或波段或频段频段。 绪 论(a)射线(b)(c)电离层(d)对流层40-50Km沿视线传输沿视线传输30M300GHz 雷达雷达 微波微波距地面距地面50K

10、m 以上以上距地面距地面12Km 以下以下直射传播直射传播地波传播地波传播天波传播天波传播散射传播散射传播30K3MHz 远距离通信远距离通信300K30MHz 广播广播30M3GHz 电视电视 雷达雷达无线电信号的无线电信号的传播传播特性特性绪 论 在自由空间中在自由空间中 c = f 式中,式中, c 3108m/s, f 为频率,为频率, 为波长。为波长。只有馈到天线上的信号波长与天线尺寸可以相只有馈到天线上的信号波长与天线尺寸可以相比拟时,天线才能有效地辐射和接收电磁波。比拟时,天线才能有效地辐射和接收电磁波。语音信号频率为语音信号频率为3003000Hz, 1001000km绪 论频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93478.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