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新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三章 新资本和剩余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新资本和剩余价值(83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资本与剩余价值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货币转化为资本 - - 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一、货币向资本的转化一、货币向资本的转化 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就是资本价值就是资本 1.1.分析货币与资本的区别分析货币与资本的区别 流通公式: 商品流通形式:商品流通形式:WGW WGW 资本流通形式:资本流通形式:G(G(货币)货币)WW(商品)(商品)GG(更多(更多商品)商品) W G WG W G 卖者,卖者,既卖又买卖者,卖者,既卖又买 商品流通商品流通WGW 资本流通资本流通GWG顺序先卖后买先买后卖目的为买而卖,为满足需要;为卖
2、而买,为增值;内容相同价值量的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同质的货币与货币的交换限度取得了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运动就终止资本的运动是无止境的 2.2.资本总公式资本总公式 GWG 即货币所有者用货币购买商品,然后把商品卖出去,重新换回货币,不是一般的商品流通过程,而是买卖经济行为。 3.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既要等价交换,又要价值增殖既要等价交换,又要价值增殖。GWG ,剩余价值能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剩余价值能不能从流通中产生?等价交换等价交换不等价交换不等价交换不能不能GWG 只改变了财富在不同生产只改变了财富在不同生产者之间的分配,而不会增者之间的分配,而不会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加社会财
3、富的总量。v在流通中,商品进行等价交换,不能增加价值,而使用价值的交换虽对双方有利,但也不能增加价值。v如果流通中实行贱买,贱买着虽可多得价值,但在他在出卖时,别人向他贱买又会失去,仍不能增加价值。v单个资本家之间进行欺骗,个人虽多得价值,总价值却不会增加,只是总价值在个人之间的分配发生变化。 ,剩余价值能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剩余价值能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不能v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的关系只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的关系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反映出来。只有在流通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反映出来。只有在流通中,才能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否则,中,才能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否则,剩余
4、价值就无从产生,货币也无法转化为资剩余价值就无从产生,货币也无法转化为资本。本。v因此,剩余价值的产生必须以流通为条件。因此,剩余价值的产生必须以流通为条件。在流通以外,商品生产者就不能发生任何关在流通以外,商品生产者就不能发生任何关系,系,“商品所有者只同他自己的商品发生关商品所有者只同他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系。”从他和他的商品价值之间的关系看,从他和他的商品价值之间的关系看,这种关系只是他的商品包含着按社会必要劳这种关系只是他的商品包含着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计量的劳动量。这个劳动量表现为价动时间计量的劳动量。这个劳动量表现为价值,而价值通过货币表现为价格。值,而价值通过货币表现为价格。v但是
5、,商品生产者只能由自己的劳动形成商但是,商品生产者只能由自己的劳动形成商品价值,而不能创造进行增殖的价值。他的品价值,而不能创造进行增殖的价值。他的商品凝结了多少社会必要劳动,就表现为多商品凝结了多少社会必要劳动,就表现为多少价值,不会增加价值。少价值,不会增加价值。 ,价值增殖究竟是从哪里产生的价值增殖究竟是从哪里产生的?GWG 发生在发生在GW阶段的阶段的W上上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 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 “资本家幼虫变为蝴蝶资本家幼虫变为蝴蝶”的前提的前提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劳动力: :1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
6、动者具有人身自由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除了自己的劳动力外一无所有,除了自己的劳动力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劳动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者没有生产资料)劳动力的劳动力的价值?价值?有三个部分!有三个部分!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二是维持工人家庭生二是维持工人家庭生存所需要的费用存所需要的费用一是维持工人的生一是维持工人的生存所需要的费用存所需要的费用三是培养工人劳三是培养工人劳动能力所需要的动能力所需要的教育和训练费用教育和训练费用 3 3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力劳动力商品商品:一 般一 般商品商品苹果使用价值使用价值 ,价值也,价
7、值也 ; 这就是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这就是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消失消失消失消失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自身价值更大更大的价值。的价值。总结总结WWG GWWG GWWG G 资本是能够带来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货币剩余价值的货币矛盾矛盾:价值增殖和价值增殖和等价交换等价交换解决解决条件条件: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又不能离开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而产生流通领域而产生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劳动力劳动力 第二节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8、的二重性: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过程的统一,即一方面,即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又是生过程,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过程。(一)、(一)、劳动过程劳动过程v 资本家消费它所购买的劳动力的过程,资本家消费它所购买的劳动力的过程,即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之下即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之下生产使用价值生产使用价值(产品)(产品)的过程的过程。u特点:特点: (1 1)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进行劳动;)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进行劳动; (2 2)工人的劳
9、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工人的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二)、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二)、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1 1、价值形成过程:、价值形成过程:抽象劳动抽象劳动价值价值商品的商品的价值量价值量活劳动创活劳动创造新价值造新价值物化劳动物化劳动v活劳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消耗过程。活劳动是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 v物化劳动:人们从事物质生产,就是人们应用生产工具等劳动资料进行劳动,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生产出新产品 工人劳动进入生产过程元元 6小时小时生产资料生产资料15元元具体劳动具体劳动:抽象劳动抽象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转移生产资料价值1212元元,
10、, 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6 6小时,创造新价值小时,创造新价值3 3元元劳动力价值劳动力价值12元元布布2米米 10元元辅料辅料1套套 2元元价值1515元例例 某纺纱厂,每天支付给一个雇佣工人的劳某纺纱厂,每天支付给一个雇佣工人的劳动力价值是动力价值是3元,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元,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量,工人劳动量,工人劳动6个小时就可以创造出来。如果个小时就可以创造出来。如果一个工人每天可以生产一个工人每天可以生产10斤棉纱,需要消耗斤棉纱,需要消耗11斤棉花,价值为斤棉花,价值为10元;机器设备的磨损部元;机器设备的磨损部分价值为分价值为2元。元。棉纱的价值棉纱的
11、价值工人新创造的价值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棉花的价值棉花的价值机器设备的价值机器设备的价值+15=预付资本量预付资本量劳动力价值劳动力价值生产资料生产资料+=310231215例例 事实上,资本家购买了工人一天的劳动力,事实上,资本家购买了工人一天的劳动力,就获得了一天的劳动力的使用权,不会让工人就获得了一天的劳动力的使用权,不会让工人只劳动只劳动6 6小时。假定资本家让工人劳动小时。假定资本家让工人劳动1212小时。小时。棉纱的价值棉纱的价值工人新创造的价值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棉花的价值棉花的价值机器设备的价值机器设备的价值+30=预付资本量预付资本量劳动力价值劳动力价值生产资料生产资料+=6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