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第五章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上传者:2****5 2022-06-17 20:11:43上传 PPT文件 315.50KB
第五章大气污染及其防治._第1页 第五章大气污染及其防治._第2页 第五章大气污染及其防治._第3页

《第五章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大气污染及其防治.(29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四章第四章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大气污染及其防治5.1 概述概述5.1.1大气圈及其结构大气圈及其结构1.大气圈大气圈 在自然地理学上,把由于地心引力而随地球旋转的大气层叫做在自然地理学上,把由于地心引力而随地球旋转的大气层叫做大气圈。大气圈。2.大气圈的结构大气圈的结构(1)对流层对流层(2)平流层平流层(3)中间层中间层(4)热层热层(5)外层(逸散层)外层(逸散层)5.1.2 大气的组成5.1.3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我国于1996年特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5.2 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类型5.2.1 大气污染及其分类 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是指进入大气层的污染物的浓度超过环境所能允许的

2、极限,使大气质量恶化,从而危害生物的生活环境,影响人体健康,给正常的工农业带来不良的大气状况。 分类: 根据影响所设计的范围:根据影响所设计的范围:局部性污染、地区性污染、广域性污染(超过行政区域的广大地域的大气污染,如比一个城市更大区域范围的酸雨侵害。 )、全球性污染。 根据能源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和反应:根据能源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和反应:煤炭性、石油型、混合型、特殊性。 根据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及其存在的大气环境状况:根据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及其存在的大气环境状况:还原性和氧化性。5.2.2大气污染源按污染源存在的形式:固定污染物、移动污染物污染源的分类污染源的分类按污染物排放的形式:面源、

3、线源、点源按污染物排放的时间:连续源、间断源、瞬时源按污染物产生的类型: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按污染物排放的空间:高架源、地面源5.2.3主要大气污染物及其发生机制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由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称为大气污染物。分类按照污染物存在的形态:颗粒污染物、气态污染物按照与污染源的关系: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若大气污染物是从污染源直接排放的原始物质,进入大气后其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则称为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若由污染源排出的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或几种污染物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4、或光化学反应,形成了与原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则所形成的新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1.颗粒污染物进入大气的固体粒子和溶液粒子均属于颗粒污染物。(1)尘粒粒径大于75um的颗粒物。(2)粉尘 在固体物料的输送、粉碎、分级、研磨、装卸等机械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或由于岩石、土壤的风华等自然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悬浮于大气中称为粉尘,其粒径一般小于75um。(3)烟尘 在燃料的燃烧、高温熔融和化学反应等过程中所形成的颗粒物,漂浮于大气中称为烟尘。(4)雾尘 小液体粒子悬浮于大气中的悬浮物总称(5)煤尘 煤在燃烧过程中未被完全燃烧的粉尘,大、中型煤码头的煤扬尘以及露天煤矿的煤扬尘等。2.气态污染物(1)

5、含硫化合物 主要是SO2、SO3和H2S。 来源来源:主要是燃烧含硫煤和石油等燃料,有色金属冶炼厂、硫酸厂等人为因素造成的。(2)碳的氧化物 主要是CO和CO2。 来源:来源: CO主要是由于燃料燃烧不完全所产生的。同时汽车尾气的排放也能产生CO(3)含氮氧化物 主要是NO和NO2。 来源: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硝酸的生产或使用、氮肥厂、有机中间体厂、有色及黑色金属冶炼厂的生产过程。(4)碳氢化合物(5)氟氯烃化合物3.二次污染物(1)光化学烟雾(洛杉矶型) 是大气NOx、HC及CO等污染物,在强太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形成的。(2)硫酸烟雾(伦敦型) 当大气的相对湿度比较高,气温比较低

6、,并有颗粒气溶胶存在时,SO2就容易形成硫酸烟雾。5.3大气污染的危害5.4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5.4.1全球气候变暖1.温室效应加剧 温室效应: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允许太阳辐射的能量穿过大气到达地表,同时防止地球发射的能量逸散的天空。这些气体的作用如一个温室的罩子,其结果使地层大气变暖。2.全球气候变化生物是全球变暖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全球变暖更加重了对食物供应的威胁。对沿海城市的威胁。5.4.2臭氧层被破坏臭氧层有“地球保护伞”之称。 一个氟氯烃分子分解生成的氯原子可以分解近十万个臭氧分子。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保护臭氧层赫尔辛基宣言 根据这些协议,发达国家在

7、1996年1月1日前,发展中国家到2010年最终淘汰臭氧层消耗物。我国的冰箱业已与2005年停止使用氟氯烃物质。5.4.3酸雨蔓延酸雨:PH值低于5.6的酸性降水。危害:(1)造成森林生态系统的衰退和森林衰败。(2)造成土壤酸化,土壤酸化可使一些有毒的金属离子溶出。(3)酸雨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4)酸雨严重损坏建筑材料和历史古迹。 大气污染的主要危害对象为城市人口。2004年全国由于大气污染共造成近35.8万人死亡、约64万呼吸和循环系统病人住院,约25.6万新发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27.4亿元。 水污染的主要健康危害对象是农民。目前,仍有3亿农民喝不到安全饮用水。5.5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29054.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