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学期第6周语文教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教时.2013.9.26



《沪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学期第6周语文教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教时.2013.9.2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学期第6周语文教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教时.2013.9.26(4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 备课日期:2013年9月26日星期四 授课时间: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积累好词佳句。2、学习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3、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对环境作具体、真切的描写的写法。4、理清文章结构,理解文章主题。教学安排:三课时第二课时教学重点:来源:中.考.资.源.网WWW.ZK5U.COM1、领会课文写作顺序,分析第一段内容。2、掌握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感受文章中重点词句的感情色彩。教学过程:一、 讲授新课:1、朗读第一段,找出关键句: 来源:中.考.资.源.网作者写道:“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似
2、乎”表示对自己的印象不能全成肯定,“确凿”则是完全肯定的语气。有矛盾吗?该怎样理解作者的用意? 关键句是“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是因为不相见已隔了七八年,印象模糊,“确凿”是因为童年生活快乐而难忘记。2、 请学生复述第一部分内容,思考:作者回忆了百草园哪几个生活片段?泥墙根玩耍、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雪地捕鸟3、“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一句中写到了哪些自然景物?请用相同的句式造句。植物:菜畦、皂荚树、桑葚 物体:(石井栏)动物:鸣蝉、黄蜂、叫天子更突出了百草园具有无限趣味,既然“单是”所指这一点,已经趣味无穷,也就使人感到园中的乐趣到处皆是了。4、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景物?采用哪些修辞?中
3、.考.资.源.网视觉:高大、肥胖、轻捷(形状)、碧绿、紫红、黄(颜色);触觉:光滑的石井栏;听觉:长吟、低唱、弹琴、啪; 味觉:又酸又甜修辞:排比、比喻、拟人形象地表现了园中生活的乐趣无穷,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由衷的喜爱。中.考.资.源.网先写动物,后写植物,而且还写了儿童“我”的活动。课文是从一个孩子的眼光来描写景物的,我们不难看出童年时代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些地方能体现出来)从他用手按住斑蝥的脊梁看烟雾从后窍喷出的神态到接连不断地拔起何首乌的根的动作,可以看到童年的“我”是个贪玩、淘气、逗人喜爱的孩子。5、作者写了美女蛇的故事,这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民间传说,谁能来讲一讲?写美女蛇
4、故事的作用是什么?这个故事符合儿童喜爱惊险故事的心理,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谁能再讲一个关于蛇的传说。6、谁能说说如何在雪地捕鸟?中.考.资.源.网把关键词划出来: 扫开支撒系牵看拉罩作者对捕鸟经过的记叙,虽然仅仅用了两个句子共100个字,但写得很细致,很有层次。第一句,简洁交代了冬季捕鸟的条件。第二句,着重写捕鸟经过。这之中,又是先写捕前必要的准备,创造招鸟环境和确保来鸟落网的可能,强调要先露出一块地面再撒些秕谷,支棒要短,竹筛大而多孔,绳长,人远远牵着,看鸟雀下来后再猛然一拉。最后说明,只要掌握好以上要领,罩住鸟是不成问题的。
5、这一小段记叙,语序顺正而严格,绝不能任意调换。“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准确、生动、真切写出捕鸟的全过程。9、写捕鸟活动就是为了说明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无穷乐趣。从结构上说,暗暗地呼应了开头“乐园”。10、作者即将结束在百草园的生活时是怎么想的?三个也许,他在反复揣测,可见他对百草园是多么的留念。11、过渡段作用? 承上启下,表达出作者深刻眷恋百草园和被迫离开时无奈与依依惜别的深情,“也许”不可删,否则由猜测变成肯定,不符合文章原意。 二、课堂小结:通过描写百草园是一个绚丽明快、充满生气的乐园,充分表达了我对自由自在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好奇 、求知的性格特点。三、作业布置:预习课文后半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