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设计的实例分析



《2020年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设计的实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设计的实例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设计的实例分析随着对自然湿地作用的深入认识,世界上城市水体景观设计也逐渐从纯粹的水景设计过渡到对湿地系统的设计或改造。 在进行湿地的景观设计时, 除了考虑美学上的功能外, 生态功能也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下面, 对国内外的一些实例进行分析,以说明如何在对湿地系统进行景观设计时,兼顾美学与生态。1 、安姆斯(AMES湖计划,美国,圣保罗市,1998美国圣保罗市的PHALE幽物中心,于1960年左右建于一个填平的小湖区上, 由一个可容纳 100 多辆车的停车场和一排一层结构的商店组成。 后来, 这个购物中心由于商业区迁移而被废弃。 1998 年,圣保罗市政府决定恢复原来的安姆斯湖,
2、 重建为湿地公园。 目的是将不远的PHALE湖区与密西西比河联接起来,恢复野生动物的生物走廊, 同时为当地居民提供一片无需远足便可领略的自然风貌。 在对地下和地表水体、土壤结构、 居民意见等进行详细的调查论证以后,项目实施的第一步是彻底移去所有的人工建筑, 开辟蓄水盆地和小运河通道。然后,在底部填入腐殖质丰富的淤泥层,以构造接近自然状态下的土壤结构。 接下来, 引入活水, 在水体内外栽种多种原生的沉水、浮水、挺水和旱生植物,构筑完整的湿地生态景观。最后,在湿地周边种植一片传统型的公园草坪和若干种常见的城市绿化树木, 建立一条绿化带 ; 此举一来可作游人野炊休息场所,二来是在居民区与湿地区之间形
3、成过渡。原来的水泥停车场和年久失修的商店建筑用地上,如今清水潺潺,草木茂盛。 这是城市湿地景观重建的一个例子,它说明,即便是一片不大的空间,经过科学的生态设计,也能达到重建生态系统,兼顾生态良性循环和为城市生活服务的目的。2 、湿地中心(theWetlandCenter) ,英国,伦敦, 20002000 年夏天正式向大众开放的伦敦湿地中心,紧邻繁忙的希思罗(Heathrow)国际机场,距离伦敦市中心不到6km,被誉为“展示在未来的世纪里人类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处的一个理想模式” 。 它是由一系列大小不一的池塘和错落有致的植被组成的生态组群。这里6 年前还只是泰晤士河南岸 4 个废弃的混凝土水库的
4、旧址, 英国野生鸟类和湿地基金会(WildfowlandWetlandsTrust , WWT)资 2500 万美元,引水排淤,分隔水域,种植了 30 多万株水生植物和3 万多棵树,将其改造成为现今欧洲最大的城市人工湿地系统。该中心占地 43hm2分割为 30 多片湿地,由世界湿地区、水生生物区以及一个现代化的游览中心组成。 若干条步行小径贯穿全区。 世界湿地区如同一个湿地博览馆,通过构造不同的土壤结构、植被类型,真实展示了 14 种世界不同地域的湿地,如尼罗河的水鸟,在各处安家落户。由于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各个湿地区虽是开放体系,却相对独立,自成一格,确保外来和本地物种的界限。 水生生物区则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