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读懂诗歌



《诗歌鉴赏----读懂诗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读懂诗歌(28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诗歌鉴赏诗歌鉴赏 如何读懂诗歌如何读懂诗歌诗歌鉴赏三步走诗歌鉴赏三步走能能读懂读懂会会鉴赏鉴赏精精表达表达读懂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是知识的综合运用,读懂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怎样才算读懂?】【怎样才算读懂?】n能翻译出大意能翻译出大意(借用文言文知识)(借用文言文知识):描写描写了什么了什么意象意象(景物)(景物)渲染渲染了什么了什么意境意境(氛围)(氛围)表达表达了什么了什么情感情感(心境)(心境)反映反映了什么了什么思想思想(态度、观点)(态度、观点) 一、明白表层意思一、明白表层意思 二、领会深层意思二、领会深层意思 时间时间地点地点人物人物事情事情景物景物 汉江临
2、眺汉江临眺王维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汉江临眺汉江临眺王维王维楚塞三湘接,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留醉与山翁。(我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我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之水
3、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九派汇聚合流。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远方的)城郭在前面的水面上浮动;(远方的)城郭在前面的水面上浮动;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摇荡起(远方的)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摇荡起(远方的)天空。天空。襄阳风光美丽,(似乎想要把我)留下,襄阳风光美丽,(似乎想要把我)留下,与山翁共谋一醉。与山翁共谋一醉。练习二:翻译这首诗的大意练习二:翻译这首诗的大意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李益微
4、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李益微风惊暮坐,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为拂绿琴埃。 傍晚时分,一阵微风吹来,傍晚时分,一阵微风吹来,把我从冥坐中惊醒。我走近把我从冥坐中惊醒。我走近窗户,思绪飘渺起来
5、。窗户,思绪飘渺起来。(风)吹开门,又吹动竹子。(风)吹开门,又吹动竹子。(我听到动静)以为是故人(我听到动静)以为是故人来(看望我)。来(看望我)。 (风)吹落竹枝上的露珠,(风)吹落竹枝上的露珠,露珠滴在石阶下的青苔上。露珠滴在石阶下的青苔上。 (这风)何时掀开门帘进屋(这风)何时掀开门帘进屋来,为我拂去绿琴上的尘埃。来,为我拂去绿琴上的尘埃。【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送杜十四之江南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6、 方法归纳方法归纳答答:题目:题目“送送”字字看出这是一首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诗。荆州和东吴是接壤的水乡,你离去的时候春天的江水正荆州和东吴是接壤的水乡,你离去的时候春天的江水正渺渺茫茫。渺渺茫茫。 太阳将要落山远行的小船要停泊在何处?太阳将要落山远行的小船要停泊在何处?抬眼向天尽头望去真让人肝肠寸断忧伤之极,表达了作抬眼向天尽头望去真让人肝肠寸断忧伤之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者对友人的惜别哀伤惜别哀伤之情之情。问:从思想内容分,这是什么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问:从思想内容分,这是什么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征人怨 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
7、山。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反映了游子思家之情,流露着浓浓的乡愁。反映了游子思家之情,流露着浓浓的乡愁。 写征夫长期守边而辗转不能还乡的怨情。写征夫长期守边而辗转不能还乡的怨情。 n(一)(一)品诗题品诗题抓题眼抓题眼 诗歌标题含着诸多信息:诗歌标题含着诸多信息:时间、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创作的缘由、作地点、人物、事件、创作的缘由、作者的情感、诗歌的题材、作品的主旨者的情感、诗歌的题材、作品的主旨等等。 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 总结方法总结方
8、法【例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例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注】这是李白于乾元元年【注】这是李白于乾元元年(758(758年年) )流放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鹤楼所作。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贬官到长沙。古曲有梅花落。到长沙。古曲有梅花落。问: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问:诗歌前两句
9、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一旦成为贬滴之人,就像贾谊到了长沙,日日西一旦成为贬滴之人,就像贾谊到了长沙,日日西望,望不见长安,也望不见家。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望,望不见长安,也望不见家。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思而不得的苦闷。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思而不得的苦闷。n(二)(二)看注释看注释抓暗示信息抓暗示信息n 从从注释注释了解了解作者作者、背景背景、疑疑难词语难词语、难懂的典故难懂的典故,深入理,深入理解诗意。解诗意。总结方法【例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例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其二其二) ) 陆游
10、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这首诗在开头先用夸张手法写这首诗在开头先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的雄阔壮丽,饱含饱含热爱之情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做了铺垫;,并为进一步抒情做了铺垫;“泪尽泪尽”二字将二字将亡亡国之恨国之恨宣泄无遗;一个宣泄无遗;一个“望望”字写出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失地的企盼,一个
11、,一个“又又”字则曲折第表达出字则曲折第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陆游】【陆游】 南宋爱国诗人。南宋时期,金兵占领南宋爱国诗人。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他毕生致力于抗金和收复失了中原地区,他毕生致力于抗金和收复失地。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地。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陆游被罢斥归故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乡,在山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