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范文



《课文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文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范文(5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课文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认识役、妮等八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噩耗、战役、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的意思及课文重点句子的含义。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3、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那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体会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课前准备了解抗美援朝战争,搜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发生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引入,激发探究兴趣1、出示题目:亲人是什么意思?(有血缘关系的,关系亲密的人)谁是我们的亲人?2、课文中的亲人指谁?(指大娘、小金花、大嫂,指朝鲜人民)这句话离别的
2、话是谁说的?3、介绍时代背景: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浩浩荡荡地踏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抵抗美帝国主义者的侵略。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中朝两国人民终于打败了美国侵略军。1958年10月撤离朝鲜。在漫长的八年中,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我们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生死与共。当我们打败了侵略者,当我们完成了历史使命,当离别的日子终于不顾人们深重的感情而来临时,志愿军战士深情地说-引读课题:再见了,亲人4、课文中的大娘、小金花、大嫂,与志愿军战士并没有真正的血缘关系,那为什么把他们也称为亲人呢?-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二、深入研读,展示探究过程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哪些事例说明朝鲜
3、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1)大娘为志愿军战士洗衣服,几夜无眠;(2)大娘送打糕,昏倒路旁;救伤员,失去小孙孙;(3)小金花,为救老王,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4)大嫂,为挖野菜,炸伤了腿。2、走进情境,感受体验。(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哪里看出大娘像亲人一样对待志愿军战士?划出相关句子,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交流。学生说句子,自由谈体会。重点出示: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哪里写出了雪中送炭的困难和危险?大娘她们仅仅是为我们送来打糕吗?还为我们送来了什么?(鼓励、希望、信心.)抓住动词,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八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