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第四章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实践模式

上传者:9****8 2022-07-18 18:33:04上传 PPT文件 60KB
第四章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实践模式_第1页 第四章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实践模式_第2页 第四章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实践模式_第3页

《第四章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实践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实践模式(35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 基本特征:即混合经济体制。政府和市场相结合,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的自发调节相结合。 但是,政府和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各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在程度、范围、方式上有所不同,甚至区别很大。 美国模式:对经济干预最少,是自由经济的 现实典型范式。 德国模式:是一种社会市场经济经济模式。 日本模式:是政府干预最多的,也被称为政府主导性市场经济模式。 一、美国自由市场经济的特点一、美国自由市场经济的特点 二、美国政府经济干预的内容二、美国政府经济干预的内容 三、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的启示与借鉴三、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的启示与借鉴 (一)实行以自由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经济体制 私有制为主

2、体;与竞争结合 (二)有限的政府干预 秩序;稳定,监管,保障。 (三)完善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 美国的法律覆盖社会的各个方面,有针对全社会的法规,如公司法、反垄断法、环境保护法、社会安全和保护法,还有针对特定行业的法规,如限制一些公司进入特定行业,限制某些特定行业的利润,规定律师和医生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和领取执照方能行业。 在公司内部也设有法律部,比如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的法律部就有800名工作人员,350位律师 美国在涉外经济活动中也注重运用国际公法和国际惯例。例如美国经常引用关贸总协定的条款,反对一些国家对美国进行产品倾销,美国还利用一些双边经济协定,处理两国之间的贸易争端。 美国还利用巴黎统筹

3、委员会对向一些国家出口战略物资、高技术及军用产品进行限制,美国还积极促成国际贸易中一些法规的形成和制定,例如美国在乌拉圭谈判中积极促成技术贸易壁垒协议、服务贸易多边框架协定、知识产权协议、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的制定。 (一)宏观的财政和金融政策 “补偿性财政政策”和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和再贴现率以及直接从事公开市场业务。 (二)组织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一)宏观的财政和金融政策 财政杠杆主要包括“补偿性财政政策”和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这两个方面。 补偿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主动地采取增加或减少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的措施,即用财政的不平衡去

4、求得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 自动稳定器的内容主要包括累进的税收结构制度、失业保险和社会福利支出制度。当经济运行出现波动时,这些制度性的措施能够自动做出调整。 局限性:第一,减税和增税的幅度都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即减税过多势必会使财政收入减少,从而导致赤字扩大;而增税过多则会引起物价上涨。 第二,财政总支出的扩大是有限度的,因为它会造成财政赤字的增加,从而使政府的债务扩大。 第三,利用财政杠杆进行特定目标的调控通常耗时较长,往往等它充分发挥作用时,客观情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金融杠杆主要是指由中央银行即联邦储备委员会掌握的、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运用的三大政策工具,即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和再贴

5、现率以及直接从事公开市场业务。 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是指由联邦储备委员会规定的存款性金融机构吸收的存款与缴纳的准备金的比率。 联邦储备委员会可以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即通过对存款准备金数量的影响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美国政府分为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三级,它们的职能划分: 州政府负责管理州内的工商企业、交通,管制公用事业、银行和保险公司,提供公共卫生、公共教育、公共福利,保护自然资源等。 地方政府是指市政府和县政府,它主要提供中小学教育,建设和维护城市道路,供应城市饮用水,组建警察和消防,为低收入者提供福利照顾等。 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主要是反垄断、保护和促进市场竞争,管理公用

6、物品价格,对某些产品如食品、药品等进行特别管制,劳工管理,环境保护等。 首先,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 其次,促进自由竞争,增强经济活力。 一味强调自由竞争而忽视社会公平 美国暴发的深刻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 纵观美国市场经济,不难发现它有两个主要特点: 一是它拥有一个得到宪法保护和促进的国内统一大市场。美国宪法的不少条款是以保护国内市场的统一、维护自由市场的运转为目的的。这一市场不但庞大而且富有潜力。 二是它有一个由宪法保障的私有财产权、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进取精神构成的竞争机制,充满生机和活力。 但是,它在当代社会还是一味强调自由竞争而忽视社会公平,从而导致当今的美国社会两极分化严重,

7、财富分配不均,社会上团体和阶层分裂现象突出,社会治安问题严重。 更为另人深思的是,美国所极力吹捧和宣扬的自由市场能创造高效率的神话也被最近美国暴发的深刻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所打破。 理念:既要自由竞争,又要社会公正。 一、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一、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二、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特点二、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特点 三、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中政府管理的内容三、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中政府管理的内容 四、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四、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五、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启示与借鉴五、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启示与借鉴 第一阶段:经济社会体制的选择时期。194

8、5-1948 第二阶段:社会市场经济初步形成时期。1948-1965 第三阶段:社会市场经济改造时期。1965-1980 第四阶段:社会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时期。1980-2000 (一)社会资源配置以市场为基础。 (二)有限的而又积极的政府调节。第一是建立及维护公平的法律秩序 ;第二是间接干预经济市场,政府的干预要受到严格的市场进入政策制约 ; 第三是政府的产业政策具有较强的导向功能,一般是采取逆向调节为主,在经济过热时,政府以紧缩政策措施来防止经济的超常波动;在经济需求不足时,采取刺激经济的扩张性政策,达到增加社会需求的目的。 德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开支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3。主要包括:失业保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711157.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