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秋《质量管理》平时作业答案



《2011秋《质量管理》平时作业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秋《质量管理》平时作业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质量管理平时作业(一)一、 填空题1、 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认为,产品质量就是产品的(适用性)。2、 一般来说,常把反映产品(使用目的)的各种(技术经济参数)作为质量特性。3、 市场调研质量,是指确定和完善(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质量。4、 产品设计质量职能就是把(顾客的需要)转化为材料、产品和过程的(技术规范)。5、 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产品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6、 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把管理工作的重点从(事前把关)转移到(事前预防),把从管理产品质量(结果)变为管理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7、 正常生产条件下计量的质量特
2、性值的分布大多为(正态分布),从中获得的数据的直方图为中间高、两边低,左右基本对称的(正态型)直方图。8、 所谓5MIE,是指(人员)、(机器设备)、(材料)、(方法)、(测量)和(环境)。二、 名词解释1、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2、 工作质量:是指同产品质量直接有关的各项工作的好坏,是企业或部门的组织工作、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对保证产品质量做到的程度。3、 质量职能:是指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中全部活动的总和。 4、质量管理:是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最高管理者根据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目标领导制定企业的质量方针,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5、全面质量管
3、理(ISO8402):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6、质量信息:指的是反映产品质量和产供销各环节工作质量的原始记录、基本数据以及产品使用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各种信息资料。三、 判断题()1、质量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它是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2、工业产品的质量特性,有一些是可以直接定量的,它们反映的是这个工业产品的代用质量特性。()3、固有特性是通过产品、过程或体系的设计和开发及其后之实现过程形成的属性,产品的价格即属于固有特性。()4、统计质量管理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利用数理统计原理,检测出不合格品并检验产品的
4、质量。()5、质量职能所包括的各项活动,既有在企业内各部门进行的,也有在企业外部的供应商、顾客中进行的。()6、重视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是日本的质量管理区别于西方各国质量管理的主要特征。()7、因果图中,“要因”一定要确定在末端因素上。()8、因果图是可以用于多元目的的研究分析工具。()9、在排列图中,帕累托曲线用来表示各项目的累计作用。()10、绘制散布图时,要区分不同条件下的数据。四、 单项选择题。1、 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的含义是广义的,除了产品质量外,还包括( A )。A、工作质量 B、过程质量 C、服务质量 D、外观质量2、 所谓符合性质量,指的是( C )。A、市场调研质量
5、B、设计质量 C、制造质量 D、使用质量3、 质量管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要把分散在各部门的( A )活动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检查和监督,从而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A、质量职能 B、生产作业 C、质量教育 D、QC小组4、 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 B )。A、朱兰 B、菲根堡姆 C、休哈特 D、戴明5、 统计质量管理阶段的管理依据是( B )。A、产品质量符合质量规格 B、按既定标准控制质量 C、应用数理统计方法 D、以用户为主,重在产品适用性6、 产品质量产生和形成的起点是( C )。A、产品规划过程 B、试验研究过程 C、设计过程 D、制造过程7、 现代科学质量管理的发源地
6、是( D )。A、法国 B、英国 C、日本 D、美国8、 建立在帕雷托原理基础上的质量管理常用方法是( D )。A、分层法 B、调查表 C、因果图 D、排列图9、 为了对资料中心值或分布状况一目了然,需使用的工具是( C )。A、散布图 B、因果图 C、直方图 D、排列图10、 由于生产过程中有某种缓慢变化因素的影响,其直方图的图形是( D )。A、正态型 B、偏态型 C、孤岛型 D、平顶型11、 分析影响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是PDCA循环中( A )阶段的工作内容。A、计划 B、执行 C、检查 D、处理12、 PDCA循环运转的关键在于( D )阶段。A、计划 B、执行 C、检查 D、处理五
7、、 多项选择题1、 用户对产品使用要求的满足程度,反映在对产品的( A、B、C、D、E )等方面。A、性能 B、经济特性 C、服务特性 D、环境特性 E、心理特性2、 对质量管理体系来说,质量的载体主要是指(A、C、D )。A、产品 B、人员 C、过程 D、体系 E、环境3、 下列工业产品的质量特性中,属于真正质量特性的是( B、D )。A、容易操作 B、寿命 C、轻便 D、硬度 E、舒适4、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包括(A、B、C、D )。A、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 B、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C、全企业的质量管理 D、全行业的质量管理 E、全社会推动的质量管理5、 产品质量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大致可以划
8、分为( A、B、D、E )等四个过程。A、设计过程 B、制造过程 C、流通过程 D、使用过程 E、辅助过程6、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 A、C、D、E )。A、质量教育工作 B、质量评优工作 C、标准化工作 D、计量工作 E、质量责任制7、 在PDCA循环的P阶段,为了找出存在的问题,可以使用( B、C、E )等质量管理常用工具。A、散布图 B、排列图 C、直方图 D、因果图 E、控制图8、 在散布图中,当变量X增大时,变量Y也随之增大,这种关系会出现在( A、C )的散布图中。A、强正相关 B、强负相关 C、弱正相关 D、弱负相关 E、曲线相关9、 日本的质量管理是一种经营思想的体现,
9、这一经营思想可以归纳为质量第一,下道工序是顾客,以及(A、B、C、D)。A、面向消费者 B、重视人的因素 C、机能管理 D、用数据、事实说话 E、重视标准化的作用 六、简答题1、简述产品质量与工作质量的关系。答:产品质量与工作质量是既不相同又密切联系的两个概念。产品质量取决于工作质量,工作质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条件。产品质量是企业各部门、各环节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因此,实施质量管理,既要搞好产品质量,又要搞好工作质量。而且,应该把重点放在工作质量上,通过保证和提高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2、“检验的质量管理”有哪些缺点?答:这种“检验的质量管理”有下列缺点:一是解决质量问题缺乏系统的观念;二
10、是只注重结果,缺乏预防,“事后检验”,只起到“把关”的作用,而无法在生产过程中“预防”和“控制”不合格品的产生,一旦发现废品,一般很难补救;三是它要求对成品进行100%的全数检验,对于检验批量大的产品,或对于破坏性检验,这咱检验是不经济和不实用的,在一定条件下也是不允许的。3、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答:(一)质量第一、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繁荣(二)系统的观点 、(三)“用户至上”,用户第一,下道工序就是用户 (四)质量是设计、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m25t?P (五)预防为主的观点 &sgo,?Yl1h F!rT&bex3v4W (六)数据是质量管理的根本,一切用数据说话 (
11、z j*kWId (七)经济的观点 8u:_ CS)3 S Nz (八)突出人的积极因素4、如何全面理解预防为主的观点?答: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把管理工作的重点应从“事后把关”转移到“事前预防”,把从管理产品质量“结果”变为管理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各种措施,把影响产品质量的有关因素控制起来,以形成一个能够稳定地生产优质产品的生产系统。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以“预防为主”,并不是说不要检验工作。5、简述因果图的应用程序。答:(1)简明扼要地规定结果,即规定需要解决的质量问题。 (2)规定可能发生的原因的主要类别。 J0 D1R-z;Lsy(yq:V5yG#|(3)开始画图,把“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