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14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题 目: _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摘 要我们处于网络化和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互联网时代,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也成了我们衡量经济的一个重要指标,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互联网的应用与创新。然而在我们充分享受互联网经济带给我们便利与多样性的生活的同时,实体经济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互联网经济凭借其高效、低成本等优势“毫不留情”地冲击着实体经济的发展根基,可是不管互联网经济发展到如何程度,实体经济都是我们经济发展的支柱,任何时候都不能摒弃它的发展。本文概述了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的现状与趋势,着重分析了互联网经济与实体经济见的联系,最后提出了互联网金融驱动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战
2、略,优化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互联网金融政策环境、健全互联网金融的市场准入标准、政策引导互联网金融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完善服务实体经济的多层次配套产业体系以及构建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以期通过这些措施来创造和谐的经济发展局面。关键词:互联网经济;实体经济;融合AbstractWe are in the era of the Internet, where the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are highly developed, and profound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all aspects of life. The developm
3、ent of the Internet economy has also become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our economic performanc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hav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Internet. However, as we fully enjoy the convenience and diversity of life brought about by the Internet econ
4、omy, the real economy is facing severe challenges to survival. The Internet economy, with its advantages of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cost, has “imperviously” impacted th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of the real economy. However, regardless of how the Internet economy develops, the real economy is the pill
5、ar of ou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annot be abandoned at any time. development of. This article outlines the status quo and trends of internet finance and real economy, and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links between the internet economy and the real economy. Finally, it proposes the strategy of i
6、nternet finance to drive real economy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optimizes the internet financial policy environment that serv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al economy. We will improve market access standards for Internet finance, policies to guide the flow of Internet finance funds to the real ec
7、onomy, improve the multi-level supporting industry system for serving the real economy, and establish an internet financial supervision mechanism. In order to create a harmoniou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these measures.Key words:Internet economy; Real economy; Integration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
8、科技的发展,我们进入了网络化和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互联网时代,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也成了衡量经济的一个重要指标,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互联网的应用与创新。然而在充分享受互联网经济带给我们便利与多样性的生活的同时,实体经济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互联网经济凭借其高效、低成本等优势冲击着实体经济的发展根基,然而无论互联网经济发展到如何程度,实体经济都是经济发展的支柱,实体经济需要在互联网经济的驱动下进行调整,以实现共同发展。故而本文对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问题进行探究。文章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为互联网金融以及实体经济二者共同发展提供参考,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和谐发展。(二)研
9、究内容及方法本文是对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影响的探究,文章主要文献资料法以及案例分析法进行探究。通过学校图书馆、中国知网、网络等搜索资料以获取信息,收集整合近年来国内国外有关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的相关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在文章写作中采用案例来进行论证,最终得出相应的建议。二、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一)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Internet Finance)顾明思议,其是互联网以及金融的结合,具体来讲,是互联网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完成各种金融业务的模式与服务体系,这一模式取代了传统的金融模式中各种繁琐的环节,从标价、货币支付及其他金融活动都是利用电子化、网络化的技术来实现;
10、这一服务体系则包括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等基于互联网平台的金融体系。其是以网络为媒介、依托大数据而进行的一种资金融通的金融业态,在这一业态之下,企业通过互联网来实现资金的流通以及其他金融活动,无论是大中型企业或是中小型企业、或是居民、金融机构等,均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实现金融活动。互联网金融具有五大特点,其一,成本低是由于所有金融活动通过互联网完成,无传统中介费等,故而成本较低;其二,效率高则是通过计算机标准化的才做流程等,提高交易效率;其三,覆盖广这是由于互联网的特性而定的,互联网自诞生之日起,便有着较广的覆盖面,其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快,尤其是当前科技发展迅速,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的;其五
11、,管理弱与风险大是相连的,因为监督、控制、法律等均不够完善,所以管理没有明确的依据,故而存在较大的风险。(二)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指人通过思想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创造的经济。其包括的内容也较多,如物质的产品、京城的产品、生产、流通等积极活动等等。而从部门上来看,实体经济包括工、农、商、文化产业、服务部门等多个部门。经总结,可以看出,实体经济实际上是进过注册的有生产服务活动的经济组织,均可以称其为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特点主要有四点,分别是有形性、主导性、载体性、下降性,而其功能则主要有三点,分别是提供基本生活资料功能、提高人的生活水平的功能以及增强人的综合素质的功能。(三)信息不对称理论阿克洛夫提出经
12、济不对称理论,针对的是市场上经济交易中,交易主体双方获得的信息不均等情况,获得信息较多的一方利用自己获得的信息价值来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导致对方利益受损的现象。信息不对称现象几乎无处不在,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乔治阿克罗夫、迈克尔斯彭斯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便开始对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研究,该理论促使了行为经济学的诞生、推动了博弈论的发展,同时也促使人们对信息进行重新的认识,因为信息不对称,人们在决策是便会有许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造成市场失灵的结果,保障交易双方的信息平等度,才能使自由市场机制充分而有效的发挥作用。相较于实体经济,互联网金融多是通过网络进行,故而存在较多的信息不对称情
13、况,会存在相对较大的风险。故而二者之间会存在一定的矛盾,实体经济在借助互联网金融进行发展时候也应当尽可能来规避风险。三、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的现状与趋势(一)互联网金融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致经过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2005年之前,在这一阶段中,互联网金融的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将“业务搬到网上”,只是简单的“结合”,且金融机构多为大型银行,关于互联网金融的业务也较少,这一阶段是萌芽阶段,并没有出现真正的互联网金融业态;第二个阶段是2005年到2011年,这一阶段,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发展点在“第三方支付机构”,互联网金融的业务范围开始逐渐增大,网
14、络借贷日益流行,且第三方支付机构在2007年基本进入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第三个阶段是2011年至2014年,该阶段互联网金融得以迅猛发展,该阶段互联网金融的代表是“P2P”平台,与此同时,众筹、大数据金融也发展起来,发展日益迅速的互联网金融在这个阶段也受到了政府的关注,各项法令法规出台,互联网金融逐步规范化;第四阶段是2015年至今,这一阶段的代表是支付终端的普及,如支付宝、余额宝、微信支付等等,互联网金融已走入千家万户。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普及以及征信体系的不断完善,必然使社会广大居民纳入信用体系之下,我国社会信用环境日益优化。在此情况下,国家也开始重视互联网金融在我国推动经济转型上的积极作用。
15、早在2014年,国家以及各个地方政府纷纷提出政策和措施,为了促进互联网金融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全力完善发展环境,加快应用重点的推广,使互联网金融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尤其是跨境电商方面,更获得蓬勃发展。除却互联网金融交易额的增长,互联网金融内交易形式也有极大的拓展,众筹、P2P网贷、第三方支付等交易活动也日益增多,各占据互联网金融的一部分,2017年互联网金融各方式所占市场份额如图3-1所示:图3-1 2017年互联网金融各方式所占市场份额由上图所示,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在互联网金融中所占份额较高,占比分比为27.35%与21.11%。总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各种金融方式出现,我国互联网金融呈现
16、出蓬勃发展之势。2.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整体趋势主要为三点,具体如下所示:其一,互联网金融平台数量和交易金额快速增长。我国小微贷款面临很多发展问题,小微企业及个人的融资困难给网络贷款这一新兴的金融平台的诞生及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进入2017年,由于现在市场中企业的主体模式是小型企业,现在小型企业已是我国市长中的最大部分,这些企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但是这些小的企业融资难问题非常的严重,主要是因为这些企业的信誉不是很好,而且银行不愿意花费时间去联络这些小的企业,这些企业找不到担保机构,因此网络贷款的发展,恰恰出现了这些网络贷款为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得到了解决,并且由于
17、中小企业的数量巨大,因此这些网络贷款迅速崛起。 其二,互联网金融平台模式逐步多样化,与线下业务相结合 随着互联网发展的逐渐深入,现在互联网的经营模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互联网为了适应现在的中国传统市场,同时也是为了拓宽自己的发展道路开始采用多种经营模式,有线上线下等等。 例如无担保线上模式,很多的网络公司都愿意进行这种模式的经营,因为其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这种模式主要就是为需要贷款的客户提供平台和信息资源,对于资金管理方面他们是不负责的。很多的贷款公司都是这种经营模式,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太强,较多信誉问题都是没有办法解决的,而且如果公司对于贷款方面进行全权的负责,企业承担的风险会大大的增加
18、。因此很多的企业选择这种经营模式。其三,互联网金融平台质量参差不齐。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建设是非常的薄弱的,当前网上出现的贷款公司并没有在法律的监督之下,没有任何的经营许可,也没有任何的限制,这个行业处于自由发展的状态,因此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现在国家在这方面并没有投入精力,因此这方面的网络公司处于混乱的状态,部分公司在成立一段时间后就倒闭,虽然手里拿着很多的证书,欺骗那些对于网络和法律不是很了解的客户。在这三大趋势之下,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较为复杂,所以必须合理的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实体经济通常是人们利用有形的工具创
19、造出来可见的经济形式,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但归根结底,人们都可以看到、感觉的它们的生产过程。在实体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实体经济的形态主要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每一种事物的产生、衰落与灭亡都是适应时代的要求。面对当前的社会需要,传统的实体经济无法同时保障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利益。计划经济按需定量生产,生产者无浪费,而消费者却失去了选择的权利,得到的效用未必是最大的。市场经济虽然改善了消费者的情况,却造成生产的无效率。2.实体经济发展趋势我国的实体零售经济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传统的杂货店、百货店才刚刚起步。但随着中国加入WTO组织以后,尤其是2004年12月11起,我国取消了外
20、国商业资本在股权、数量和区域等方面的限制,实行对外资零售企业的全面开放。这时候,有实力的跨国零售巨头以直接投资、兼并重组、合资等形式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跨国零售企业的出现给我国市场经济带来繁荣与活力的同时,也给我国的本土零售企业未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与挑战。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整、跨国零售企业在华运作和在线零售市场的发展等因素,我国零售业近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落后的单一实体模式到现如今线上线下零售市场的激烈竞争格局,互联网时代下的我国实体零售企业正走在一条充满挑战和变数的改革之路上。四、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联系(一)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具有共同发展目标在实体经济主导的时代,购买
21、一件商品可谓经过层层关卡才到消费者手中。商品至少经历过厂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这几个环节,而买卖是要有利润的产生,不然就失去了流通的意义,利润又有一部分上缴国库,所以消费者承担了很多轮的税负转嫁。互联网在经济当中,为消费者和生产者架起了一座直达的桥梁,省去了中间繁琐的资源分配步骤,也为消费者节提供了一个合理的价格。如今的电子商务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不仅是因为厂商直销价格合理,大概也是因为可以了解商品的来源。互联网不仅对消费者提供了许多便利,更是为厂商广开销路。由于距离和时间的因素,消费者会选择在居住地附近购买商品,而由于运输成本和部分商品保鲜的原因,厂
22、商也不会去较远的地方销售。所以说互联网经济巧妙地解决了买卖双方在实体经济中存在的时空限制问题。当前世界处于一个万物智联的环境中,消费者通过互联网购物APP可以买到全国各地以及世界部分地区的商品,当然,相对的,生产者把自己的商品展示在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店上,就等于向全世界发放了一张名片,订单销往任何可能的地方。故而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均是使产品销售出去,有着共同的发展目标。(二)实体经济是互联网金融产生与运行的根基互联网经济是处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安全范围内的基于互联网技术而产生的经济活动。所以互联网经济是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之上,同时也具有虚拟经济的某些特征,如应用现代科技拓宽了买卖双方交
23、易的时空范围,突破了以往经济只能传递有限信息的局限,进一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是“虚实”之间的一个平衡点,也正是当前我们经济发展所追求的一种新形态。虽然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经济的运作模式有很大的不同,而且从效率的角度来看似乎互联网经济更胜一筹,更得到人们的青睐,可是我们不要忽略了两者之间不可磨灭的联系。互联网经济归根结底还是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是一种经济的网络化。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互联网经济就是空中楼阁。也正因为连着存在着难以割舍的关系,所以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其“宿主”实体经济的发展。(三)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虽然最终的发展目标一致,但是也存在
24、一定程度的矛盾。具体来说,新旧经济形态在产业和模式上存在固有的冲突。正如每次产业革命的发生,除了新技术渗透到传统经济中并促进其发展,还可能取代一些传统企业,导致新旧经济的关系紧张。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让生活各个方面的处理方式都变得简练,使实体经济看起来似乎有些多余。2016年我国实体店迎来了倒闭潮,甚至陪伴中国经济走过几十年的老店也不能幸免。上海的太平洋百货一决定于2016年底结束营业,万达百货也要关掉国内的一半百货商店,还有大家熟知的王府井百货、百盛,情况都不容乐观。近年来实体店的数量如表4-1所示:表4-1 2014-2017年实体店情况厂商直销中心总数大型超市总数专卖店门店总数2014141
25、194728949201523293802611320163099481228542017306858421093数据来源:统计年鉴由近几年数据图表可以明显看出来,厂商直销中心的个数在成上升趋势并趋于平稳,侧面反映出互联网经济平台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厂商在从实体店倒向网店。然而在互联网经济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也正是实体经济最难熬的阶段。大型超市和专卖店的数量在持续不断地减少,从2014年到2017年减少了近30%。究其原因,实体经济的衰落与互联网经济的繁荣有着其内在联系。以互联网为支撑的经济模式省去了实体经济高额的房租、增值税、广告费、运输费,而且因为能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服务而被消费者青睐,实
26、体经济难敌其优势,发展前景渐渐黯淡,两者存在矛盾。五、互联网金融驱动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战略(一)优化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互联网金融政策环境实体经济在其繁荣时期一往无前地发展,如今已有太多过剩产能无处可销。并非市场已经饱和,而是如今实体经济的产能已经落后,不能适应市场的多元化、高标准的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产品的质量和独特性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实体经济不能按着自己的现有的能力和以前的传统在现代化社会中长久立足,当务之急就是要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流通等技术,对企业的设备进行改革换代,提高产品的质量。另外,中国企业应紧跟德国步伐,尽早进入工业4.0时代,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等技术分析市场动
27、态和趋势,为消费者“量体裁衣”,摆脱落后和没有销路的产能。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则要个考虑转型升级。资源是有限的,人们的需求是无限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老旧观念应该摒弃,否则就会坐吃山空,导致“荷兰病”的悲剧重演。生产低端产品的行业应向中高端产品不断转型升级,延长产业链,积极落实中国“智”造。另外,因为互联网经济是构建在实体经济之上的,同时对实体经济也会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故而需要在促进实体经济转型的同时优化互联网金融,最终实现其共同发展。(二)健全互联网金融的市场准入标准互联网金融能够规范有序的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完善市场准入标准。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保证进入行业
28、的企业信用问题,制定详尽的入门规则,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企业的进入。此外,我国目前还没有较为系统、明确、可操作性强的关于互联网金融企业退出机制的法律规定,为加快互联网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进程,还应建立关于互联网金融企业市场退出机制的法律法规,一旦互联网金融企业触及到退出机制的下限,应及时将不合格企业清理,保证互联网金融环境的洁净。 构建信用体系是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我国当前不健全的信用体系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产生重重阻碍。完善互联网金融的信用体系,第一,打破数据垄断,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将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纳入到央行征信系统,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采集与信用相关的各种数据,进行匹配、加工,
29、在此基础上生成信用报告等征信产品,对放贷机构提供各种征信服务。从数据流动过程看,征信业务可以分为数据采集、产品加工、对外服务三个方面。 第二,大力发展市场化征信机构,以市场化力量推动征信市场发展。第三,要充分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探索利用碎片化信息开展征信。(三)政策引导互联网金融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当前,实体经济的发展受到融资闭塞的影响,要将互联网金融筹集来的充裕资金有效引导到实体经济中去。第一,进一步优化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募集到资金的资源配置,加大对实体经济中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定向支持。第二,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定向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可以根据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
30、多少以及是否流向重点小微企业来判断给予互联网金融企业多少相应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第三,加快完善各配套政策的配合,科学评价互联网金融企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成效 (四)完善服务实体经济的多层次配套产业体系在实体经济企业组织方而,应该意识到互联网金融在融资方而的便利,以比较开放的视野探索尝试依托互联网融资平台获取资金需要的资金,避免融资思路过于僵化。但是不能够过度的依赖互联网,因为互联网的风险是不可估计的,而且现在企业应该实现多方面的发展,找到更多的经营渠道,如果一味的依赖互联网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虽然现在互联网行业发展迅速,而且发展空间巨大,但是还不能够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
31、过化。 在融资平台方面,应该加大建设确保融资平台的健康发展,现在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不是很大,市场还没有规范,还缺少法律依据,因此要想在这方面有好的发展,就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企业应该建立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尽可能的做到细致,确保每个环节的安全,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应该吸取经验,迅速改进经营模式以保证投资者和客户的财产安全。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其共同发展。(五)构建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不同于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是新生事物,如何保证互联网金融规范、健康的驱动实体经济发展,是摆在互联网金融监管机构面前的重要挑战。第一,探索实施“负面清单”式的监管模式。要充分尊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自身规律,减少行政审批和行政
32、监管,探索实施“负面清单”式的监管模式,设定“红线”边界。摒弃一刀切,实行分级监管,鼓励、引导互联网金融企业、行业自律组织和第三方评级、咨询机构的发展。第二,构建多层次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尽快建立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主体自治三者有机相结合、跨部门跨地域的多层次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第三,制定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规范。以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原则,统一信息披露来源、标准和渠道。谁提供金融产品,谁披露信息,并对产品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明确规定互联网金融机构建立互联网产品信息发布平台,对项目资金投向、投资期限、预期收益、潜在风险等情况进行披露。建立全国性的互联网金融重大风险信息发布平台,对可能
33、引发重大社会影响的风险信息及时发布,避免金融消费者因信息不对称而可能遭受财产损失。 结语本文所探究的是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文章在概述了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的相关理论之后,对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二者共同发展的措施。受限于个人水平,文章存在一定疏漏,恳请导师批评指导。参考文献1莫申生. 制度安排视角下的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D.浙江大学,2014.2苏薪茗. 银行理财业务机制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3张小明. 互联网金融的运作模式与发展策略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4杨深珠. 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
34、,2016.5耿烨姗. 互联网时代的新金融与我国未来金融模式选择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6.6李医芳. 互联网金融、经济发展与货币政策传导效率D.华中师范大学,2016.7陆岷峰,杨亮. 互联网金融驱动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战略研究J.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5,31(06):5-11.8陆岷峰,杨亮. 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关系及驱动思路研究J.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6,36(01):3-7+14.9陆岷峰,杨亮. 我国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关系研究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8(02):140-145.10孙博. 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
35、6.11黄明刚. 互联网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6.12蔡文华. 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研究J. 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11):7.13周子钰. 互联网金融中实体经济促进作用解析J. 经贸实践,2018(01):144.14胡洋. 互联网金融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及推进策略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6.15白杰.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演进及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4.16韩旻真. 互联网金融的影响J. 商场现代化,2017(01):132-133.17朱珏霖. 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如何协同共赢J. 人民论坛,2017(14):88-89.18李张珍.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商业银行创新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