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ppt50鲁教版2



《都江堰ppt50鲁教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都江堰ppt50鲁教版2(4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姓名李希军电话学科语文年级、_- .咼三邮件单位山东省泰安英雄山中学教学设计教学主题 贴近苍生,濡养万民一、教材分析都江堰是鲁教版必修第三册第四单元的讲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文明 的踪迹”,本文是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中的一篇文章,全书的主调 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究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人格构 成。因此都江堰这篇文章与其说是在写都江堰,不如说是在写李冰,通过李 冰来体悟文化的精义。那么都江堰这项跨越千年的水利工程,它的文化精义是什 么?余秋雨先生以自己特有的思考方式给出了答案一一贴近苍生,濡养万民。二、学生分析对于一篇厚重的文化散文,学生往往读不出它的深厚意蕴。而且,对
2、于高考的 重头戏一一散文阅读,本篇堪称典例,学生也未必能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有待生 生讨论探究和老师精讲点拨。另外,余秋雨先生的语言特色,学生往往只是停留 于感觉的层面,需要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总结明确。三、教学目标1. 理解文中多处对比的作用。2. 把握文章主旨,理解本文以小见大的手法。3. 了解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点。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R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 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 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一、导入环节,采用多媒体的手段播放好一个都江堰,创设情境,激发学
3、 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二、,授课环节,以自主探究一一合作释疑为基本教学模式,以文本为载体, 立足诵读和语言的体味,借助想象和联想,灵活地诱引学生用心领悟散文语言, 深入思考文化的精义。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和个性化解读,中间穿插PPT,通过课件等,以学生为主体,以文为本,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主要采用“对 话体悟法”、“点拨讨论法”两种方法,让学生真正“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三、最后,4回顾文本,在晨星的背景音乐中,教师小结,收束课堂。课 后,让学生完成反馈练习。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一读文本引导学生重点掌 握对比手法;通 过抓关键语句来 概括文意;在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