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华东师范大学版形式逻辑课后题答案

上传者:sun****z1 2022-07-26 15:34:12上传 DOCX文件 36.19KB
华东师范大学版形式逻辑课后题答案_第1页 华东师范大学版形式逻辑课后题答案_第2页 华东师范大学版形式逻辑课后题答案_第3页

《华东师范大学版形式逻辑课后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东师范大学版形式逻辑课后题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5 / 4形式逻辑答案第一章 形式逻辑的对象和意义(P13-14)一、1、逻辑学;客观规律。2、思维规律。3、客观规律。 4、某种理论、观点、看法。二、1、(b)。2、( b)第二章概念(P43-49)二. ( 1)单独、集合;(2)普遍、非集合;(3)普遍、集合;(4)普遍、非集合;(5)普遍、非集合;(6)普遍、集合。三字母ABCD分别表示先后出现的概念一一T六. 全部错误。理由:1、使用了否定;2、循环定义;3、定义过窄;4、循环定义;5、隐喻;6、定义过宽;7、 定义过窄;&定义过宽。七、全部错误。理由:1、是分解;2、混淆根据、子项相容;3、不是划分;4、子项相容、划分不全、

2、混淆根据;5、 混淆根据、子项相容;6、是分解;7、多出子项;8、划分不全。九、1、内涵、外延。2、交叉、反对。3、不相容(全异)、同一。4、(略)。5、定义过窄。6、 真包含(同一)、不相容(全异)。7、限制、概括。8、多出子项、划分不全。十、a c d d(c) cd a c第三章 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上)(P77- 81)一、(3)、(5)直接表达判断。二、A A A E O I A(a) E三、1、不能,能。2、能,能。3、(略)六、(3)正确。七、1、SOP。2、真包含于。3、全同、真包含于。4、真假不定。5、特称、肯定。6、SI P 真。八、c d d d c d九、de de bc

3、 bc十、SIP、SOP取值为真,SIP可换位:sip pis。十一、推导一:ABC三句话分别是性质命题 SAP、SaP、SEP, a与E是反对关系,必有一 假,所以根据题意 SAP必真,所有学生懂计算机,班长必然懂计算机。推导二:A句与C句是反对关系,不可同真,必有一假,所以B句真,B句真则C句假,所以A句亦真,所有学生懂计算机,班长必然懂计算机。POS 必假, P 真包含十二、推导: SIP 与 SOP 是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所以 于 S 或与 S 全同,即 S 真包含 P 或与 P 全同,而前者使 AB 两句话均真,不合题意,所以 S 与 P 全同。十三、分析:“该来的(人)

4、不(是)来(的人) ”可推出“来(的人)不(是)该来的(人) ” (seppes)。"不该走的(人是)走了(的人)”可推出"不走(的人是)该走的(人)( sap sep pes pas)第四章 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下) ( P110-114)一、1、第一格 AAA 式。 2、第三格 AAI 式。二、1、大项扩大。2、中项不周延。中项不周延。 6、中项不周延。三、1、答案不唯一。2、MIP3、 MOP(横线)(横线) (横线)3、第二格 AEE 式。 4、第二格 AEE 式。3、四概念。4、中项不周延。5、4、 PAMMAS MAS SOMSIP SOP SOP四、1、结论是“

5、有些 A是C”或“有些C是A”。 2、可推出“所有 A不是C”或者“所有的C不是A”。3、能,结论是E或0。 4、结论是0,因为前提有特称,有否定。5、不能。只有 EEE 式可以使三个项都周延两次。而两个否定句不能推出结论。6、结论否定,大项周延,而 I 的主谓项均不周延。五、“甲生疮, 甲是中国人, 中国人生疮。 ”小项扩大。“中国人生疮, 你是中国人, 你生疮。” 四概念。“你说谎,卖国贼说谎,你是卖国贼。 ”中项不周延。 “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 最有价值的,我的话是不错的。 ”六概念。六、1、“a与b全异,b与交叉c”分别得出“所有 a不是b,有的b是c” ,可推出“有的 c 不是

6、a”。 a 与 c 的关系有三种可能:真包含于、交叉、全异。2、“ a 包含 b,c 包含 b”即“ b真包含于a,b真包含于c”,可分别得出“所有 b是a,所有b是c”,可推出“有的a 是 c”。 a 与 c 的外延关系有 4 种可能:全同,真包含于,真包含,交叉。七、1、正确。 2、性质命题不是肯定。 3、媒介项不周延。 4、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中变得 周延。八、1、 结论如果是肯定,小前提必肯定( 2分); 结论如果是否定,大项必周延,大前提是特称,只有大前提是否定,才能保证大项周延,小前提必肯定。(3分)2、 第四格里大前提是特称否定,结论必否定,大项必然不当扩大; ( 2 分) 小前

7、提特称否定,大 前提必肯定,中项必然不周延。所以(3分)3、前提中最多有三个项周延,且必须是 A 与 E 组合,结论必否定,大项必周延,中项再周延两次,小项必不周延,结论必特称;(3 分) 前提如果少于三个项周延,中项周延两次,大小项都将不周延,结论必然是特称肯定。所以(2分) 4、小前提否定,大前提必肯定;(2分) 结论必否定,大项必 周延,大前提已然肯定,必须全称才能保证大项周延,所以(3分) 5、矛盾的命题肯定否定必相反; (1 分) AB 肯定,则 C 必肯定, D 必否定;( 2 分) AB 中有一否定, 则C必否定,D必肯定,所以(2分)九、1、“M与P不相容”得出“所有 M不是P

8、”,与“所有M是S”推出“有的S不是P”。S与P的外延关系有三种可能:真包含,交叉,全异。2、“ M真包含于P”得出“所有M是P”,与“有些S是M ”推出“有些S是P”。S与P的关系有4种可能:全同,真包含(于), 交叉。3、“ M真包含S”即“ S真包含于M ”可得出“所有 S是M ”,与“所有M不是P” 推出“所有S不是P”,S与P的关系是:全异。十、(1)、(2)、(4)有效;(3)无效(大项扩大) 。十一、 1 、对称、传递;2、反对称、传递;3、对称、非传递;4、对称,反传递; 5、非对称、传递;6、对称、传递。十二、 1、违反对称性关系原理; 2、违反非传递性关系原理。第五章 复合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730805.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