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联络线桥梁工程铁路T梁预制施工方法及工艺

上传者:万**** 2022-06-13 19:29:36上传 DOC文件 44.50KB
联络线桥梁工程铁路T梁预制施工方法及工艺_第1页 联络线桥梁工程铁路T梁预制施工方法及工艺_第2页 联络线桥梁工程铁路T梁预制施工方法及工艺_第3页

《联络线桥梁工程铁路T梁预制施工方法及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络线桥梁工程铁路T梁预制施工方法及工艺(26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联络线桥梁工程铁路T梁预制施工方法及工艺根据本项目设计图纸,在本标段联络线中:肖家大桥、社门范家特大桥、丁家村特大桥、联络线禾水特大桥中上部结构采用24m、32m预制T梁,全线共预制T梁99孔。 (1)制梁设备及工装模板:模板分底模、外侧模和端模以及桥面挡板等配件。张拉设备:包括预应力张拉千斤顶、油泵等。混凝土设备:主要有微机自动控制搅拌站、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振捣设备、龙门吊、砂石输送带等。钢筋设备:钢筋切断机、无齿锯、钢筋调直机、钢筋弯折机、电焊机、对焊机等。吊装设备及滑移设备:龙门吊、卷扬机、整体滑模滑车、滑模轨道、横移滑道等。主要试验和检测设备:压力试验机、万能材料试验机、恒温养护箱、

2、水泥软练设备一套、混凝土养护箱、硬度仪、静载试验设备等。其它:汽车吊、载重汽车、翻斗车、变压器、发电机、锅炉等。(2)钢配件的加工与安装钢配件:指支座板、联结铁、支承垫板。钢配件应严格按设计的材质、尺寸及工艺要求加工,经检验合格后,方准予以使用。钢配件在搬运中,严禁抛掷、摔砸、倾倒,以免变形,影响安装使用。钢配件应安装牢固、位置准确、与模板密贴,保证浇筑混凝土时配件周围不漏浆。支座板的加工应符合桥梁设计图及相应支座图的要求,预埋钢筋与支座板焊接时,应采用胎卡具预留反拱法施焊,以尽量减少焊接翘曲变形。(3)钢筋的制作与安装钢筋制作参照整孔箱梁钢筋施工章节,此处不做叙述。钢筋骨架在绑扎就位前,应先

3、检查底模板。涂刷隔离剂,安装好支座钢板,在确认底模板与支座板尺寸位置符合要求后,方可画线绑扎。为了加快桥梁生产速度,设计3套钢筋绑扎胎卡具,可预先在胎卡具上把梁体及桥面钢筋绑扎好,再利用龙门吊吊装钢筋骨架到生产台座上,调整、安装到钢筋骨架验收标准。钢筋骨架制作必须严格遵照图纸规定尺寸和钢筋编号,在底模板或胎卡具标明位置,再布筋绑扎。钢筋骨架绑扎好后,用撬棍从下缘箍筋处横向将钢筋骨架逐段细心抬起,在下缘箍筋、蹬筋和纵向拉筋交叉处,垫以水泥砂浆垫块,其位置须相互错开、分散布置,间距以80cm为宜,距跨中截面至少0.5m;并在腹板蹬筋上卡入砂浆短撑块并绑扎,以保证腹板厚度及蹬筋位置的准确。定位网片要

4、事先在固定的样板胎具上焊好,然后在绑扎钢筋骨架的箍筋和蹬筋时,将定位网片按编号在设计位置与箍筋、蹬筋同时绑扎好。(4)预留孔道梁体纵向孔道的预留,采用80的橡胶管进行成型,横向孔道的预留采用50的钢管抽拔棒进行成型。在施工中要采取控制措施使两片梁横向预留孔正确,以便后续穿筋张拉。为使两片梁的预留孔道对孔准确,内肋孔径可以大于外肋。穿、绑橡胶管前应先检查、管子是否有破损,并剔除其破损的管子。破损管严禁穿入,以免造成堵孔现象。梁体钢筋骨架与定位网片绑扎好后,即可从骨架两端向跨中将橡胶管穿入定位网片的设计坐标孔。管子穿好后,对管道的方向、位置必须反复检查和调整,确保管道定位准确,使管子顺直,无死弯。

5、对于跨中截面的接头处应用胶带进行缠绕,缠绕至少三层确保不漏浆。缠绕覆盖接头长度至少30cm。(5)桥面钢筋绑扎桥面钢筋绑扎应在侧模、端模安装完成后进行,绑扎桥面钢筋之前须将各种类型的钢筋按设计位置标画在桥面模型板上或按照胎卡具上刻痕进行绑扎,然后将弯制成型的桥面钢筋摆放进行绑扎。在同一片梁内,梁体主筋必须采用同钢号钢筋。钢筋接头应分散布置,并避免设置在钢筋承受应力最大之处。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闪光接触对焊的接头,在受拉区不得超过50%,在受压区不受限制。电弧焊接的接头应错开。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不应小于直径的

6、10倍,也不宜位于最大弯矩处。两钢筋接头相距在30倍直径以内或两焊接接头相距在50cm以内,均视为处于同一截面。焊接闪光接触对焊接头时,首先应按实际条件,试焊合格后方可成批焊接;并应对每个焊接接头进行外观检查,逐批取试件进行接头抗拉强度、冷弯试验。 (6)钢模型制作与拆装钢模型由侧模、底模和端模三大部分组成。侧模通过焊接拼装成整体式。靠滑梁轨道安装和拆卸。底模每节设计为4m制作成连续的整体台座。钢模板在设计加工制造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确保梁体各部结构尺寸的正确,且能经多次反复使用不致产生影响梁体结构性能的变形。考虑到预加应力后混凝土的压缩和梁体上拱,侧模下部和底模在设计制造时应预

7、留长度及反拱度,其具体数值因梁而异,由技术部门提供。根据我单位施工实际决定采用32m桥梁采用50mm的预留压缩量,预设50mm的反拱值,24m桥梁采用30mm的预留压缩量,预设30mm的反拱度值,其他跨度采用20mm预留压缩量,20mm的反拱度值。加工钢模板所用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如需用其它料代用,须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各部件下料,应严格按设计尺寸放线,经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气割或裁剪。各部件在实施拼焊时,应在固定的胎具上进行,以减少或避免焊接变形。施焊时必须遵照焊接工艺规定办理,焊缝高度和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气孔和夹渣。板面是否平整、光洁、有无凹凸变形及残余粘浆,模板接口外及端

8、模管道孔眼应清除干净,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所有面应均匀涂刷隔离剂。检查所有模板连接端部和底脚有无碰撞而造成不符合使用的缺陷或变形,震动器支架及模板焊缝处是否有开裂破损,如有均应及时补焊、整修合格。检查端模板上的各种预埋件是否齐全,包括锚固板、锚固板连接螺栓等。检查滑移设备(包括卷扬机、滑车、钢丝绳、挂钩、液压机构等设施)是否运转正常,滑移线是否有障碍物,以确保安全,扣件是否完好、齐全,并处于待用状态。钢模安装顺序为:先安装端模,再安装侧模,最后安装桥面边墙模板、PVC泄水管固定装置等小块模板。端模安装:起吊端模距安装位置适当距离时,先将橡胶管逐根插入端模各自的孔内,在端模徐徐就位的过程中,同时配

9、合,一边理直管子一边将外露橡胶管向外抽拔,切实保证端部管道顺直无死弯。端模就位后,检查调整螺旋形弹簧圈,使之处于设计位置。侧模安装:当端模安装就位后,开始安装侧模。先使侧模沿滑移轨道安装到位,对准与底模板的相对位置,升起吊车小车丝杆使侧模升起,再横向位移至设计位置,上好上拉杆,打好底脚楔子,用竖拉杆调整好垂直度,并与端模联结完好。侧模立完绑好桥面钢筋后,安装PVC泄水管固定装置和挡碴墙、内边墙、端边墙内模,并用螺栓联结稳固,上好全部上拉杆。调整检查各部分的连接装置并紧固。检查整体模型的长、宽、高、直等各部结构尺寸并调整在允许误差内,做好记录,不符合规定者,应及时调整。钢模安装必须做到位置准确,

10、连接紧密,尤其要注意底模与侧模垂直,侧模与底模接缝密贴不漏浆,在侧模与底模接触面处设置橡胶带,以保证梁体下翼缘圆顺过渡。浇筑混凝土时必须设专人值班,负责检查紧固件,上下拉杆、斜位杆、底顶件、垫扣件,如有松动即及时紧固,以免模型走形或漏浆。当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毕46小时后,即可拆除支承垫板,隔墙联结角钢等预埋件的固定螺栓,拆除隔墙盖板。8小时后,即可拆除两端的端模板。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亦不低于25Mpa,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不大于15之条件同时具备后,方允许拆除侧模。拆模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当模板与混凝土完全脱离后,方可吊离模板。拆卸模顺序,先卸所有紧固件和

11、联结螺栓,再拆两端端模,拆底脚楔子、上拉杆等,然后拆挡碴墙、内边墙、端边墙内模,最后拆除梁体内外侧模扇。拆除端模:拆卸与端模板相连的模板和连接螺栓,用千斤顶分别顶端模相应部位使其与梁体分离,吊开端模并清理模板、清点配件。拆除梁内外侧模扇:拆卸所有与侧模相连的模板和连接螺栓,模型顶部的千斤顶和下部底楔块脱离位置后,上顶下拉同步进行。使侧模拆离梁体下落200mm左右,同时向外侧横向移动300mm,移到相应的位置上。拆模时,严禁使用大锺重击或撬棍硬撬,避免造成模板局部变形或损失混凝土棱角。钢模板拆完后,应及时清除模板表面和接缝处的残余灰浆并均匀涂刷隔离剂,与此同时还应清点和维修、保养、保管好模型零星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24083.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