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汉语言文学《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第三次作业及答案(共4页)



《2014年秋汉语言文学《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第三次作业及答案(共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秋汉语言文学《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第三次作业及答案(共4页)(4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姓 名学 号得 分教师签名形考作业3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第三次作业(第67章)一、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身体没有疾病就是健康。( ) 2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并没有一条绝对的分界线,而是具有相对性,是一种连续过渡、不断变化的状态。( )3有关心理健康的调查统计显示,与一些弱势群体相比,医生、教师、公务员这些较为体面优越的中产群体存在较少的心理问题。(× )4人的一生包括不同年龄阶段,每一年龄阶段其心理发展都表现出相应的质的特征,这种特征称为心理年龄特征。( )5在人际交往中,十分要好的朋友应该要向对方公开各自的隐私,坦诚相对。(× )6终身学
2、习是学习者的一种生活方式。( )7终身教育特别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8树立学习即生活的观念是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 )9科学研究表明,个体的学习效果主要受智力水平的影响。(× )10在学习型社会中,一个政府、企业、城区、社区、村组和家庭都可以成为一个学习的基本组织。( )二、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A )是一个人学习、生活、工作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A. 智力发展正常 B. 情绪稳定乐观C. 意志品质健全 D. 行为协调适度2.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曾对1528名智力超常儿童进行追踪研究,其研究成果表明(A )。A个性与成就的
3、关系大于智力与成就的关系B个性与成就的关系小于智力与成就的关系C个性和智力与成就的关系都不密切D以上表述均不正确3孟子说:“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这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 D )。A. 尊重与平等原则 B. 以诚待人原则C. 宽容谦让原则 D. 理解信任原则4当一个人某一件事未成功,就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并产生自卑感而产生种种心理障碍,这属于认知偏差中的(B )特征。A. 绝对化要求 B. 过分概括化 C. 苛求自我 D. 认知歪曲5( C )是一种自觉低人一等的惭愧、羞怯、内疚、畏缩甚至灰心失望的情感和体验。A. 猜疑 B. 抑郁 C. 自卑 D. 嫉妒6在(C )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