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一种加载振荡源阻带天线的研究

上传者:9****8 2022-07-19 19:31:49上传 DOC文件 942.01KB
一种加载振荡源阻带天线的研究_第1页 一种加载振荡源阻带天线的研究_第2页 一种加载振荡源阻带天线的研究_第3页

《一种加载振荡源阻带天线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加载振荡源阻带天线的研究(23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 一种加载振荡源阻带天线的研究专业:通信工程 姓名:邓榕俊 指导老师:肖金祥摘 要 一个紧凑的带阻带的平面超宽带天线特点是设计一个额外的小辐射贴片插入一个天线缺口,它可以实现在带宽5.0 - 6.0GHz上表现出很好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天线满足了工作带宽在3.1-10.6GHZ且驻波比<2 GHz的带宽需求,同时避免与5.8 GHz 无线局域网频段的干扰。本文研究的是一种加载振荡源的阻带天线。对一些影响该类型天线系统驻波比的重要参数研究。关键字 超宽带,带宽,阻带ABSTRACTA compact planar UMB antenna with band notched charac

2、teristics is presented.With the inclusion of an additional small radiation patch, a frequency-notched antenna is also designed and good out of band performance from 5.06.0GHz can be achiev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ntenna meets the requirement of wide-working bandwidth of 3.110

3、.6 GHz with VSWR2, while avoiding the interference with the 5.8 GHz WLAN band. This paper is a kind of stop-band oscillator loaded antenna. Some impact on the type of antenna system VSWR of the important parameters and the antenna system transfer function is given in.Key words:UMB Bandwidth Band-not

4、ched 目 录1绪论21.1天线的概况21.2研究现状31.3研究的意义41.4研究的内容52天线的基本技术参数52.1 阻抗带宽52.2 辐射方向图72.3 方向性82.4 效率,增益93一种加载振荡源阻带天线的研究103.1研究手段103.2天线的设计104.天线的方针和研究124.1驻波比124.2方向图144.3增益175.总结18参考文献19答 谢201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天线的概况,并叙述了加载振荡源阻带的UMB天线研究的意义,并且就论文的研究内容作了说明。1.1天线的概况1873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Maxwell)建立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天线的理论基础。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

5、(Hertz)在电磁波产生的经典实验中,首次使用了天线。即赫兹偶极子或基本振子。它由两个相距甚近的小球组成,采用火花放电激励电磁波辐射,接受使用环天线。100多年来,天线理论和技术,随天线电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地成长,目前业已成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学科的学科体系。多种多样的天线类型,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天线在开拓和发展无线电技术中,已经起来和正在起着重要的突破性的作用,其技术的发展前景将无可限量。为全面概括地了解天线的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在此,不妨对过去的年代,做一简要的回顾。20世纪初,无线电技术主要用于长波无线电通信。190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马可尼(Marconi)最先使用大型天线实

6、现远洋通信,其发射天线采用50根下垂铜线组成,顶部用水平横线连在一起,横线牵引在两个支撑塔上。这就是付之实用的第一付天线,即马可尼天线,亦称垂直接地天线或单极天线。当时相应提出了该天线的理论分析和工程设计方法。早期,天线的发展受到振荡源的限制,大约到1920年,三极管出现,可以产生1MHZ连续波之后,谐振式半波天线才能得以实现。1925年前后,人们发现短波能够被电离层反射,可用于远距离通信,于是便相继产生了一些新型定向短波天线,例如同相天线、V型天线等。但是,由于电离层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昼夜不同,四季变化,本身并不稳定。为了解决由此引起的每天早晚更换通信波长而必须改调天线的麻烦,又陆续出现了各

7、种波段的宽频带天线,例如倍波天线、菱形天线、笼形天线等。30年代中期,由于微波电子器件速调管和磁控管的产生,以及二次世界大战军事上的需要,雷达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从而要求天线具有很强的方向性,于是各种新型的微波天线,如喇叭天线、抛物面天线、透镜天线等,开始发展并应用起来。与此同时,有关天线的理论基础、原理分析和计算方法,开始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此外,随着频率提高波长变短,电磁波似光特性进一步表现出来。从而为射电天文、航天技术、卫星通信、定位、导航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使超短波及微波天线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不仅在上述各方面,而且在电视及调频广播等方面也普遍应哟个起来。随之出现

8、了螺旋天线、对数周期天线、微波天线及蝙蝠翼型天线等多种形式的宽频带超短波天线。特别是超短波八木天线自1926年问世以来经久不衰,到现在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20年来,由于电子技术、空间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天线为适应和满足各种不同用途的要求,其形式和种类也日益增多,性能指标不断改进提高。例如双反射面卡塞格伦天线、自适应天线、有源天线、与频率无关天线等,也颇为人们关注。另外,由于遥感技术的发展,天线的散射特性、瞬时特性及天线在导体或等离子体中的辐射特性也都引起了广泛的重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雷达应具有搜索、引导、跟踪等多种功能及强抗干扰能力;而对于通信系统则要求具有更大的信

9、息容量。为此,时域天线这一新课题逐渐发展起来。同时还出现了微波全息天线及非正弦波天线等新领域。此外,在航天与卫星技术中,得天线结构特别提出了小型、轻便、平嵌等一系列要求,因此,微带天线今年得到迅速发展,类型不断增多,相应课题的研究正在开展,许多成功的设计已在空间电子学和常规天线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1.2研究现状 本文研究的天线是基于UMB天线的,超宽带天线技术作为超宽带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近几年来,超宽带天线技术才得到各国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超宽带天线作为能够有效辐射时域短脉冲的天线应该保证能够达到以下要求:a.天线的输入阻抗具有超宽带特性,即要求天线的输入阻抗

10、在脉冲能量分布的主要频带上保持一致,以保证信号能量能够有效地辐射出去和不引起脉冲特性的改变或下降。b.天线的相位中心具有超宽频带不变特性,即要求天线的相位中心在脉冲能量分布的主要频带上保持一致。c,天线还要具有良好的方向图特性,即频带内的增益平坦度以及小型化的要求。超宽带天线的设计工作必须同时兼顾上述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到超宽带通信系统中的超宽带接收机等射频前端电路对天线的要求。所以超宽带天线的研究和设计工作是极具挑战的。国外的研究学者起步较早,提出了很多具有创造性的天线模型。早期宽带天线的代表是由Oliver Lodge提出的电容区域,但是天线的尺寸较大而且天线带宽也较小。那个时期,所谓的“宽

11、带天线”实际上就是多重谐振天线。这种天线具有很多个约为10kHz的窄带,可以同时接收多个频率不同的信号。国内的超宽带天线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多种新型超宽带天线陆续涌现,本文研究的加载振荡源的阻带天线就是其中一种。目前国内一些研究所已经开始对超宽带天线技术进行研究,虽初有成效,但是无论是理论还是应用研究都与国外研究进展无法比较。1.3研究的意义传统的宽带天线由行波天线、非频变天线、喇叭天线等几种类型组成。这些传统的宽带天线一般没有稳定的相位中心,由天线结构不同的部分来决定不同频率信号辐射的相位中心。因此,用传统的宽带天线来辐射频谱较宽的纳秒级短脉冲信号将带来波形的严重失真。为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711898.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