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机械零件的摩擦、磨损及润滑



《第七章--机械零件的摩擦、磨损及润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机械零件的摩擦、磨损及润滑(21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2章 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2.1 摩擦与磨损2.2 润滑2.3 密封装置2.1 摩擦与磨损 摩擦是机器运转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物理现象。世界上1/31/2的能源消耗在摩擦上,各种机械零件因磨损失效的也占全部失效零件的一半以上。磨损是摩擦的结果,润滑则是减少摩擦和磨损的有力措施。2.1.1 摩擦及其分类 两物体接触区产生阻碍运动并消耗能量的现象,称为摩擦。有些情况下却要利用摩擦工作,如带传动,摩擦制动器等。1.干摩擦如果两物体的滑动表面为无任何润滑剂或保护膜的纯金属。2. 液体摩擦两摩擦表面不直接接触,被油膜隔开。根据摩擦副表面间的润滑状态将摩擦状态分为四种:2.1.2 磨损及其过程 运动副之间的
2、摩擦将导致零件表面材料的逐渐损失,这种现象称为磨损。单位时间内材料的磨损量称为磨损率。工程上常利用磨损的原理来减小零件表面的粗糙度,如磨削、研磨、抛光、跑合等。3.边界摩擦两摩擦表面被吸附在表面的边界膜隔开。4.混合摩擦处于干摩擦、液体摩擦与边界摩擦的混合状态。磨损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跑合(磨合)磨损阶段2.稳定磨损阶段3.剧烈磨损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磨损速度及磨损率都急剧增大。在跑合阶段结束后应清洗零件,更换润滑油。1.磨粒磨损 由于摩擦表面上的硬质突出物或从外部进入摩擦表面的硬质颗粒,对摩擦表面起到切削或刮擦作用,从而引起表层材料脱落的现象,称为磨粒磨损。 减轻磨粒磨损:满足润滑
3、条件,合理地选择摩擦副的材料、降低表面粗糙度值以及加装防护密封装置等。2.1.3 磨损分类 按照磨损的机理以及零件表面磨损状态的不同把磨损分为:2.粘着磨损粘着作用引起的磨损,称为粘着磨损。 粘着磨损按程度不同可分为五级:轻微磨损、涂抹、擦伤、撕脱、咬死。 涂抹、擦伤、撕脱又称为胶合,往往发生于高速、重载的场合。 合理地选择配对材料,采用表面处理,限制摩擦表面的温度,控制压强及采用含有油性极压添加剂的润滑剂等,都可减轻粘着磨损。3.疲劳磨损(点蚀) 两摩擦表面为点或线接触时,由于局部的弹性变形形成了小的接触区。这些小的接触区形成的摩擦副如果受变化接触应力的作用,则在其反复作用下,表层将产生裂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