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小学科学七册身边的运动单元教材介绍-魏欣2011.9

上传者:5****1 2022-07-09 20:01:24上传 PPT文件 499.50KB
小学科学七册身边的运动单元教材介绍-魏欣2011.9_第1页 小学科学七册身边的运动单元教材介绍-魏欣2011.9_第2页 小学科学七册身边的运动单元教材介绍-魏欣2011.9_第3页

《小学科学七册身边的运动单元教材介绍-魏欣2011.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七册身边的运动单元教材介绍-魏欣2011.9(39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首师大版小学科学第七册首师大版小学科学第七册“身边的运动身边的运动” 单元单元新源里四小魏欣新源里四小魏欣 2011.9 身边的运动身边的运动教学内容教学内容n9.植物的运动n10.动物的运动n11.人体的运动n12.各种各样的运动课标要求n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特性,例如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等;n观察一些动物的主要器官与功能;n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n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植物的向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光性、向地性;观察、实验与探究观察、实验与探究解释骨骼、肌肉工作模型解释骨骼、肌肉工作模型1 生物适应环境的

2、几个特性;生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2 认识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认识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3 骨骼和肌肉的作用;骨骼和肌肉的作用;4 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 方向和快慢;方向和快慢;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单元重点单元重点核心观念 运动是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教学基本框架教学基本框架运运动动动植物运动动植物运动人体的运动人体的运动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植物运动植物运动动物运动动物运动骨骼骨骼关节关节肌肉肌肉位置、方向、快慢(速率)位置、方向、快慢(速率)方式多样、方式多样、运动概念、参照物、运动概念、参照物、路程速率时间路程速率时间向性运动、感性运动向性运动、感性运动多样的

3、方式;多样的方式;方式与结构;方式与结构;运动与目的;运动与目的;保健(生存的需要)保健(生存的需要)n9“植物的运动植物的运动”一课,主要是指导学生认识对植物生存和繁殖有重大意义的两种运动方式: 1、植物的向性运动。 2、植物的感性运动。 认识植物的运动是与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是有关联的 *:植物的运动方式不是属于位移的运动:植物的运动方式不是属于位移的运动概念图(也是评价)植物的运动植物的运动向性运动向性运动感性的运动感性的运动向重力性向重力性向光性向光性向触性向触性感震感震感温感温感夜感夜“植物的运动”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n1、通过观察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植物的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了解植物运动的

4、意义。n2、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归纳概括的思维能力。n3、通过本课活动,发展学生研究自然界奥秘的兴趣,向学生进行“生命是运动的”科学自然观教育。 “植物的运动”教学建议向性运动向性运动1、通过组织学生设计、观察蚕豆实验,认识植物的、通过组织学生设计、观察蚕豆实验,认识植物的向重力性;向重力性;蚕豆根的向重力性(即根的正向地性; 茎的负向地性)2、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视频(没有成熟的向日葵的花、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视频(没有成熟的向日葵的花盘移动或植物的向光实验)盘移动或植物的向光实验) ,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引导学生认识植物的向光性的向光性 ;3、通过观看猪笼草捕虫的视频等认识植物

5、的向触性;、通过观看猪笼草捕虫的视频等认识植物的向触性;葡萄(卷须)、牵牛(茎)和猪笼草(叶)的向触性。感性运动感性运动 通过观看植物的视频资料或查阅文字资料组织通过观看植物的视频资料或查阅文字资料组织学生认识植物的感震运动、感温运动、感夜运动),学生认识植物的感震运动、感温运动、感夜运动),了解植物运动的意义。了解植物运动的意义。1、含羞草的感震运动;2、郁金香的感温运动;3、酢浆草、落花生和睡莲的感夜运动。 与刺激方向无关 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是植物适应生存环境的特性。 教学建议n1、至少2课时第一课时:以蚕豆的实验为主。课 下:搜集资料,观察。第二课时:认识各种各样的植物的运动。n2、准备

6、丰富的资源(有条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观察身边的植物,没条件的要准备视频和图片) 教学建议n3、至少要保证一个实验(向重力性/向光性)和一个观察(酢浆草/合欢)4、不要过于强调记忆二级词汇(如向触性)n5、要让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运动方式与身体结构的关系n“动物的运动”一课,主要是指导学生认识动物在获取食物、逃避危险、求偶与抚养后代、寻找生存环境等方面的各种运动方式,以及与其运动方式相适应的身体结构。10 动物的运动“动物的运动”教学目标n1、通过(实物、视频资料、图片)观察等形式组织学生认识一些动物的运动方式(哺乳动物、鱼、鸟、昆虫、爬行动物);通过分析典型动物(鸟、蛇等)的运动过程认识到

7、“运动与身体结构的关系” 了解动物运动的意义。n2、在观察活动中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信息资料的能力;在分析“动物的结构与功能”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n3、向学生进行“生命是运动的、生命的运动与结构是有紧密联系的”科学自然观教育,培养学生研究自然界生命奥秘的兴趣。教材内容n问题问题1:动物都会运动,不同种类的动物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n问题问题2:为什么动物的运动方式千姿百态,各不相同呢?(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为研究人体的运动作铺垫。)n问题问题3:动物运动与自身的生存有什么重大意义呢?n1、学生课前搜集资料(阅读、观察等)n2、要形成系统,进行分类。 教学建议没有腿没有腿2条腿条腿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93895.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