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红-给排水专业与土建专业的协调设计



《王小红-给排水专业与土建专业的协调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小红-给排水专业与土建专业的协调设计(66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设备专业交叉培训课件设备专业交叉培训课件(給水排水)(給水排水)王小红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总平面设计二、单体总平面设计总平面设计 1.总平面设计中,建筑物退界、退红线、蓝线、绿线的距离应符合各地规划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 2.建筑物及附属设施不得突出道路红线和用地红线建造,不得突出的建筑突出物为:地下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结构挡土桩、挡土墙、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及其基础、化粪池等; 地上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门廊、连廊、阳台、室外楼梯、台阶、坡道、花池、围墙、平台、散水明沟、地下室进排风口、地下室出入口、集水井、采光井等; 除基地内连接城市的管线、隧道、天桥等市政公共设施。 3. 地下建筑物距离用
2、地红线宜不小于地下建筑物深度(自室外地坪至地下建筑物底板)的0.7倍,为保证施工技术安全措施的实施,其距离最小不得小于5m。老城区或用地紧张的特殊地区需考虑开挖时的施工设备用地及地下管网铺设最小不得小于3米。 建筑专业在布置总图平面时,应充分考虑周边市政条件,同时在总图布置时还应考虑化粪池、隔油池的设置空间。在总图布置时应注意以下与水有关的问题:(一)周边是否有河流?当有内陆河时,一定要掌握河流的洪水位。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确定控制洪水位,比如,对市级重要建筑,室外地坪要高于50年一遇洪水位。(二)周边是否有丘陵,基地是否位于山谷或农田?丘陵或山体对基地而言往往有极大地汇水流域,而山谷、农田往往
3、是泄洪道。总图布置不当会影响行洪,给建筑物的使用与安全带来威胁。 遇到第一种情况一般需要到当地水利部门了解相应的洪水位,遇到第二种情况,应要求甲方提供由专业单位(一般为水文部门)编制的基地防洪设计要求,以便在总图布置时合理布置排洪沟。 另外,应及早了解周边市政排水管标高,以确定标高设计是否满足重力流接入的要求。 3.1.4 2当场地周围市政排水管线埋深浅时,场地设计标当场地周围市政排水管线埋深浅时,场地设计标高需根据高需根据地下地下排水管线标高,采用最小纵坡和起点最小排水管线标高,采用最小纵坡和起点最小埋深反推确定。埋深反推确定。 对单体公建比较容易推算,对于小区往往管线较多,各自都有埋深要求
4、,考虑以排水管为主,以起点覆土0.5米,管径0.3米,坡度3(雨水)5(污废水)推算。 单体单体1. 层高与净高2. 地下室3. 屋面及给水排水管线设置4. 厨房5. 卫生间6. 水泵房7. 屋顶水箱8. 管道井 层高与净高:层高与净高: 层高是指建筑物各层之间以楼面面层层高是指建筑物各层之间以楼面面层计算的垂直距离,室内净高应按楼地面至计算的垂直距离,室内净高应按楼地面至吊顶或楼板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计算;在吊顶或楼板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计算;在控制层高时要充分考虑结构、空调、给排控制层高时要充分考虑结构、空调、给排水、电气等各类管线。水、电气等各类管线。 如果空调采用水平的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5、走道吊顶内除消防管、电缆桥架等管线外,还有新风管、空调供水管、回水管、凝结水管,某些楼层还有生活冷水管,生活热水管等。这种情况的风管与水管差不多大,各类管线一般分层敷设。一般是空调风管、空调水管走同一层,其他管线走一层。每层高度一般200250左右。同样,考虑穿管及吊顶龙骨因素,净高一般为梁底(400200)。可以看出,对这类建筑,水平走向的空调形式对走道净高影响不大,梁高对走道影响大。合理布置开间、跨度很重要。如果空调采用垂直走管,垂直新风系统,则走道吊顶内没有新风管、空调供水管、回水管、凝结水管。但需要增加竖向管井。 对大空间建筑(如大商场、地下停车库等),空调或排烟系统的风管较大,有的高
6、度可达8001000。这些建筑一般都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例如地下车库:如果单层停车,要求风管不要走在汽车通道处,可走在停车位后端;如果立体停车,要求所有大管都走汽车通道,地下室消防给水管尽量避开风管敷设,保证立体停车高度。 当结构主次梁高度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穿梁的方式走管。 当然,也可以将风管贴梁底走,其余管道遇风管时均往上绕。这对施工单位放样师傅要求较高。在很多施工中,风管往往晚于水管施工,具体位置又有变化的可能,这样的绕行设计经常造成水管返工,而且返工量相当大。 大空间还可能采用无梁楼盖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方式的楼板相对比较厚,但柱帽尺寸往往不超过3200*3200,对走小口径管线影响不
7、大。但对宽度相对较大的风管而言,不可能像贴梁底安装一样贴板底安装,因为安装要求,一般需离板底200mm。而喷淋系统的喷头又有安装要求,一般管底离板底需350mm。如果我们仅考虑风管与喷淋系统的安装高度,有两种安装方式:(一)风管上,喷淋管下。板下200mm+风管+喷淋支管(60mm)+喷淋管支架(50mm)+喷头(150mm)=板下460mm+风管高。(二)喷淋管上,风管下。板下350mm+风管+风管下喷头(150mm)=板下500mm+风管高。 第二种方式比第一种方式安装要求需多40mm但施工方便许多。如果考虑其他管道的安装,所需安装高度相差不大。地下室地下室 高层建筑,无论从节地角度考虑,
8、还是从结构合理性考虑,一般都设有地下室。根据用途不同,埋深不同,有的地下层多达五层。目前,对以高层建筑为主的住宅小区而言,地下层往往为满铺一层,顶板覆土。地下室用于停车库、设备用房、人防等。顶板上覆土内一般走排水管、燃气管、弱电管;而给水管、电力管往往走地下室内。建筑与给排水的矛盾经常是地下层净高及顶板覆土厚度。 净高问题已在层高与净高篇内讨论,在此只讨论覆土厚度,住宅小区地下室顶板覆土除走管线外,还有考虑绿化率的因素。建筑群设计焦点往往是:地下室板顶覆土是0.9米还是1.2米或者1.5米?从土建要求考虑,在满足绿化率时,覆土少可以缩短汽车坡道长度,减少造价;从给排水角度来看,覆土深有利于排水
9、管埋置。给排水规范规定出户管覆土不得小于0.3米,排水管外径一般0.16米(按0.2米计算),第一根室外排水管管顶与排出管管底平,室外排水管管径0.3米,顶板防水层以及检查井底垫层相加按0.1米计算,第一只排水检查井处覆土要求0.9米;污水排水管坡度按最小0.005计算,就可根据排水管走向算出排水管长度以及所需覆土高度。 地下室设计除考虑净高、覆土外还应考虑设备通道,地下室排水等。设备用房设在汽车库旁边时,可利用汽车通道作为设备通道,无法利用汽车通道时,应根据设备运输要求留足设备通道或设备吊装口。设备通道宽度一般应是设备宽度的1.2倍,设备通道高度一般应比设备高度高0.5米。 地下室设采光通风
10、井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出地面的设采光玻璃,且不漏水的采光井,井下有使用功能;另一种是没有地下室顶盖的采光天井,有的不接纳雨水,有的接纳雨水。第一种采光井对给排水专业来说要注意喷淋的布置;要特别注意的是第二种中的可能接纳雨水的采光天井的排水。一般需要按50年一遇的暴雨强度来设计它的排水,并需不间断电源保证供电。地下层防排水地下层防排水 从给排水角度来说,地下室防水是指防止外部水从坡道、孔洞进入地下室。地下工程的排水管沟、地漏、出入口、窗井、风井等,应有防倒灌措施。特别要注意排水管沟、地漏的防倒灌措施。 地下室排水主要是依靠水泵排水,排水泵放置在集水坑内。从结构经济性考虑,目前给排水专业提出的集
11、水坑尺寸(除坡道口外)一般为1.0M2*1.0M(深),规范要求是集水坑有效容积不小于最大一台排水泵5min的出水量。排水泵除了排除地下室本身发生的污水、消防水外,还要排除流入地下室的雨水。建筑设计时应避免室外雨水流入地下室,不仅要注意坡道口起坡还要避免墙面水流入地下室。 地下室人员入口一般在梯段最低处设截水沟,而在起步处设一较大的起坡或向上一级挡水台阶(许多过街地道口以及地铁入口均采用这种做法)。地下汽车库坡道入口一般在坡道底部设截水沟,在坡道顶部设一高出室外地坪150200mm的反坡并设截水沟。目前截水沟盖板大多采用复合树脂材料的成品隔栅板,一般尺寸为300*450。 设计多层地下车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