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第十二章财政税收法

上传者:2****5 2022-07-26 17:56:42上传 PPT文件 348.51KB
第十二章财政税收法_第1页 第十二章财政税收法_第2页 第十二章财政税收法_第3页

《第十二章财政税收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章财政税收法(49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财政税收法财政税收法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税收法的一般理论财政税收法的一般理论一、财政与财政法一、财政与财政法(一)财政的本质(一)财政的本质 财政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参与财政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参与部分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所形成部分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这种特殊分配关系,是以这种特殊分配关系,是以国家为主导的一方的分配关系,它包括国家与各国家为主导的一方的分配关系,它包括国家与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1 1、国家分配论、国家分配论2 2、公共财政论、公共

2、财政论3 3、税收交换论、税收交换论(二)财政法的概念(二)财政法的概念 是指调整财政分配和财政管理活动中是指调整财政分配和财政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财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形成的财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二、财政法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二、财政法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的地位 财政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财政法是重财政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财政法是重要的宏观调控法,是经济法体系中的一个要的宏观调控法,是经济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门法。重要部门法。三、财政法的基本内容和体系三、财政法的基本内容和体系1 1、财政法总则、财政法总则 它规定财政法的宗旨、任务、基本原则和它规定财政法的宗旨、任务、基本原则和

3、适用范围,还规定财政法主体的法律地位适用范围,还规定财政法主体的法律地位、财政管理体制等。、财政管理体制等。2 2、国家预算法、国家预算法3 3、税法、税法三、财政法的基本内容和体系三、财政法的基本内容和体系4 4、财政转移支付法、财政转移支付法 目前,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一般是指政府间转移支目前,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一般是指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政府间转移支付,它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付制度。政府间转移支付,它是指各级政府之间财政资金的相互转移或财政资金在各级政府之间财政资金的相互转移或财政资金在各级政府之间的再分配。的再分配。5 5、国有资产管理法、国有资产管理法 国家通过行使国有财产收益权,参与国有企业

4、纯国家通过行使国有财产收益权,参与国有企业纯收入的分配,这是财政的基本职能之一。收入的分配,这是财政的基本职能之一。6 6、财政监督法、财政监督法 上述基本内容在财政法基本原则的指导下,构成上述基本内容在财政法基本原则的指导下,构成我国社会主义财政法的有机体系。我国社会主义财政法的有机体系。第二节第二节 预算法预算法一、预算和预算法的概念一、预算和预算法的概念 国家预算是国家基本的财政收支计划,是国民经国家预算是国家基本的财政收支计划,是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预算由中央预算和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预算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地方预算组成。 单位预算是指实行预算管理的国家机关、社

5、会团单位预算是指实行预算管理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的经费预算和全民所有体、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的经费预算和全民所有制的企业的财务收支计划与预算有关的部分。制的企业的财务收支计划与预算有关的部分。 预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各级人民政府和实预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各级人民政府和实行预算管理的各部门、各单位一定期间的财政或行预算管理的各部门、各单位一定期间的财政或财政收支计划。分为国家预算和单位预算财政收支计划。分为国家预算和单位预算。一、预算和预算法的概念一、预算和预算法的概念 预算法是调整国家在预算资金的筹集和预算法是调整国家在预算资金的筹集和取得、分配和使用、管理和监督等过

6、程取得、分配和使用、管理和监督等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9511951年,政务院就颁布了年,政务院就颁布了预决算暂行条例预决算暂行条例,这是我国建国后的第一个预算管理法规,一直沿这是我国建国后的第一个预算管理法规,一直沿用到用到19911991年国务院发布年国务院发布国家预算管理条例国家预算管理条例。我国现行我国现行预算法预算法于于19941994年通过,自年通过,自19951995年年1 1月月1 1日起施行。国务院还于日起施行。国务院还于19951995年颁布了年颁布了预算法实预算法实施条例施条例。目前,。目前,预算法预算法是国家组织预

7、算收是国家组织预算收支、管理预算工作的主要法律依据,是我国规范支、管理预算工作的主要法律依据,是我国规范预算的基本法。预算的基本法。 但是,但是,预算法预算法也存在一些问题:该法计划经也存在一些问题:该法计划经济的色彩比较浓,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税制济的色彩比较浓,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税制和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不足,对于违反预算执行和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不足,对于违反预算执行的法律责任规定较为笼统且处罚较轻等。的法律责任规定较为笼统且处罚较轻等。二、预算管理职权、收支范围与预二、预算管理职权、收支范围与预算编制算编制1 1、预算管理职权、预算管理职权 根据根据预算法预算法的规定,中央政府预算由

8、的规定,中央政府预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批,地方各级政府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批,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批。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批。2 2、法定预算收支范围、法定预算收支范围 预算收入包括:预算收入包括:(1 1)税收收入;)税收收入;(2 2)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3 3)专项收入;)专项收入;(4 4)其他收入。)其他收入。2 2、法定预算收支范围、法定预算收支范围 预算支出包括:预算支出包括:(1 1)经济建设支出;)经济建设支出;(2 2)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支出;发展支出

9、;(3 3)国家管理费用支出;)国家管理费用支出;(4 4)国防支出;)国防支出;(5 5)各项补贴支出;)各项补贴支出;(6 6)其他支出。)其他支出。 但是,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有关收入和支但是,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有关收入和支出项目的划分、地方向中央上缴收入、中出项目的划分、地方向中央上缴收入、中央对地方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具体办法,央对地方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由国务院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委员会备案。3 3、预算编制、预算编制 我国政府预算按照复式预算编制。我国政府预算按照复式预算编制。(1 1)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原则;)量入为出

10、、收支平衡原则;(2 2)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3 3)合理性原则。)合理性原则。三、预算的执行、调整与决算三、预算的执行、调整与决算1 1、预算的执行、预算的执行2 2、预算调整、预算调整3 3、决算、决算四、对预算、决算的监督和法律责四、对预算、决算的监督和法律责任任1 1、预算决算监督:事前监督、日常监督和事、预算决算监督:事前监督、日常监督和事后监督后监督2 2、预算法律责任、预算法律责任第三节第三节 税法的一般原理税法的一般原理一、税收与税法的概念一、税收与税法的概念(一)税收的概念及特征(一)税收的概念及特征所谓税收,是以实现国家职能为目的,基所谓税收,是以实现国家职能为目的

11、,基于政治权力和法律规定,由政府专门机构于政治权力和法律规定,由政府专门机构向居民和非居民就其财产和特定行为所实向居民和非居民就其财产和特定行为所实施的施的强制、非罚和不直接偿还的强制、非罚和不直接偿还的国家征收国家征收行为,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行为,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一)税收的概念及特征(一)税收的概念及特征 其特征表现在:其特征表现在:1 1、税收的目的、税收的目的2 2、税收的政治前提和法律依据、税收的政治前提和法律依据3 3、税收主体、税收主体(1 1)征税主体:国家授权的专门机关,一般为国家)征税主体:国家授权的专门机关,一般为国家税务机关、财政机关和海关。税务机关、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731249.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