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变化》教案



《《月相变化》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相变化》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月相变化教案菜园二小 陈波芬【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月相是月球在一个月的圆缺变化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形状。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过程与方法:1.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1.学生能根据不同的月相判断其出现的时间,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教学重点】月相变化的变化规律及其成因【教学难点】根据月相的不同分析其出现的时刻【教具准备】白色纸片,剪刀,双面胶,14个信封 【教学过程】
2、一、回顾导入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关于月球的一些知识,谁来说说对月球有哪些了解。2.师:那么,你们看到过月球的阴晴圆缺么?师:你都见过哪些形状?是在农历的什么时候看到的?3.请34名同学把自己看到的月球的形状画在黑板上。师:很好,老师发现咱们班的同学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善于观察,这些都是咱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的月球的不同形状。PPT出示(图片和文字):科学家把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板书课题)二、画月相,给月相排序(一)画月相1指导画月相:刚才老师发现还有同学想画对吧,那么接下来每个同学都来画一副自己见过的月相吧。刚才这几个同学画的月相不怎么规范,那应该怎么画呢。2
3、.师引导画法(1)我们已经知道月球是一个怎样的球体?(2)出示黑白球,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球体。(3)PPT出示画法。3.接下来我们每个小朋友来画月相,出示要求:PPT出示温馨提示:1.以小组为单位,每人画一幅你见过的月相,但是小组内不要重复2.画好以后互相讨论你画的月相是发生在每个月的什么时间并张贴到黑板上。(二)给月相排序 1.小组上台汇报,并张贴在黑板上。2.同学们,我们平时见到的月相变化有规律吗?有什么规律?板书:上半月:由缺到圆3. 师:黑板上张贴的月相有规律吗?4. 推测下半月的月相可能会怎样变化?板书:下半月:由圆到缺(三)探索月相变化的成因1.月相变化在一个月中到底是怎样变化的
4、,我们通过模拟实验一起来探究。2.出示实验方法:A黑板看做太阳,皮球当做月球,亮面始终朝向太阳。B全班分成两大组,每一组站在圆圈上的8个位置,每个位置上站两个同学,面朝外站C拿皮球的同学绕大圆转一圈,每转到一个位置就停留一会,观测者仔细观察你所看到的月相。D观察结束,画下你观察到的月相,并和之前的月相做比较,小组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正确的。5.老师带领学生做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演示月相形成的过程。6.学生记录观察到的月相变化并讨论。7.学生汇报修正之前不合理的月相。(1)请站在1-5位置上的学生把月相图贴在黑板上,提问,当月球转到1-5位置上时,月相变化有规律吗?(由缺到圆,亮面朝右)(2)分
5、析1-5位置上的同学看到的月相分别是什么时候,并重新贴在初一到十五的地方。(师先引导初一和十五的月相,再确定其他几天的月相)(3)补充上半月其他时间的月相(教师把其他月相贴在黑板一边,让学生选贴)(4)对比之前贴的月相,把不合理的拿掉。(5)提问:我们观察月相是面朝哪个方向?在哪个位置看到月相?什么时间看到的?(6)小结上半月的月相在上半夜的西部天空,亮面朝西。PPT出示上上西西。(7)请6-8位置上的学生拿月相图贴在黑板上,提问,当月球转到6-8位置上时,月相变化有规律吗?(由圆到缺,亮面朝左)(8)分析6-8号位置大概是什么时候,并贴在黑板上。(9)补充下半月的其他时间的月相,让学生选贴。
6、(10)同学们,这些月相我们平时见得多吗?为什么不多?(11)小结:下半月的月相在下半夜看到,亮面朝东,在东部的天空可以看到,PPT出示:下下东东。三、观察白天的月相PPT出示完整的月相变化图,小结:刚才我们模拟了完整的由缺到圆,由圆到缺的月相变化的过程,但我们科学上最好的方法还是能实际观察与记录,所以学了这课以后,我们有个任务,进行一个月的观察,时间是白天7点钟观察,并记录在书本的图中。四、拓展动脑筋:今年春节晚上,某商店被盗。第二天,公安人员审询了最有嫌疑的两个嫌疑犯张三和李四。张三说:“昨晚十点钟,借着月光我看到李四进商店偷东西。”李四说:“十点的时候,我正在家里睡觉。”请你帮助公安人员
7、判断,谁最有可能是罪犯,为什么?(答案:张三最有可能是罪犯。因为春节是正月初一,根本没有月亮,可李四说他借着月光看到李四进商店偷东西,是在撒谎,因此,他最有可能是罪犯。)5、 板书设计 月相变化 上半月:有缺到圆 下半月:由圆到缺【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 1、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8、、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要求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的形状、月相的农历时间。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月相变化的课件、太阳图片、圆纸片 学生准备:彩笔、剪刀、活动记录等。 【教学过程】 课前语:同学们,月亮有很多美称与雅号:玉兔、夜光、冰轮、玉轮、桂魄、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宋代诗人苏轼在中秋一诗里则用“玉盘”描述月亮:(幻灯1)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诗中,中秋月夜之清美、良宵难得之感叹溢于言表。
9、60; 古人只能用诗词歌赋来表达对月亮的喜爱和好奇之情,随着科技发展的今天我们登上月球,实地勘察已经不是梦想。这节课就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月球的知识。好,上课。 一 创设情境,引出月相话题: 1、(幻灯2)水调歌头中苏轼有一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的悲欢离合往往无法预料,但月的阴晴圆缺却有它的规律性,亘古不变,任何人也左右不了。我们把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月相。(板书:月相变化) 2、生活中,你曾见过哪些月相? 其实我们生活中大多数传统节日,总与某些月相同时出现,如元宵节、中秋节的晚上,天上总是高悬一轮圆圆
10、的明月,“七夕”的夜晚,则是半轮弦月挂在西天,而“除夕”那天,则一定是月黑之夜。由此可见,在过去,“月相”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实际上,月相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还远不止这些。 3、 画月相 : (1)你能把看到过的月相画下来吗? 教师给每个同学准备了几张相同大小的圆纸片,请你在纸上画一个月相,然后把它们剪下来。 (2)老师请几位同学把所画月相的纸片贴在黑板上,全班同学一起观察-这些月相是什么时候能看到的?这些月相有哪些不同?生活中能否见到这样的月相吗? (3)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观看一段视频(视频1)这是在太空中拍摄的月相变化的视频,很神奇是吧?联系刚才观看的视频你能判断出黑板上所画月相的
11、正误吗? 这里我们要注意:所画月相阴暗相接的圆弧的半径应稍大于圆的半径,美术课中所画的弯弯的月亮并不存在。 二、给月相排序 (幻灯3)中国古代的天文仪器中,至少有两件是与月相有关的,一是瑞轮荚,二是月晷。张衡设计制造了“瑞轮荚”,所谓荚是一种神草,传说生长在尧的居室阶下。随着月亮的出现,一天长出一个荚,最多能长到十五个荚。过了月圆之后,又一天掉一个荚。这样,荚就可以指示出月相和日期。这个传说实际上是反映了尧时天文历法的提高。用现在的话来说,这是一台“机械日历”,有了它,人们就可以很方便地知道今天是几号,月相是什么了。 1、那么下面让我们也来发扬张衡的这种刻苦钻研的科研精神,动脑思考来给上半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