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采矿学课程设计参考

上传者:2****5 2022-06-25 11:15:04上传 DOC文件 466.51KB
采矿学课程设计参考_第1页 采矿学课程设计参考_第2页 采矿学课程设计参考_第3页

《采矿学课程设计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矿学课程设计参考(34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采矿学课程设计年级:专业: 采矿工程姓名: 学号:日期: 2015年11月21日33目 录1.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41.1矿区概述41.1.1交通位置41.1.2地形:41.1.3河流水系51.1.4气象及地震情况51.1.5电源和水源61.1.6其他情况61.2井田地质特征71.2.1含煤地层及地质构造71.2.2水文地质条件101.3煤层特征131.3.1煤层特征131.3.2煤质141.3.3瓦斯、煤尘、煤的自燃性用地温152. 储量计算182.1 井田面积及可采煤层确定182.1.1 井田范围确定原则182.1.2 开采煤层182.1.3 井田面积182.2井

2、田储量计算192.2.1 储量计算基础192.2.2 井田地质勘探202.2.3 矿井地质资源量202.2.4矿井工业资源/储量212.2.5矿井设计资源/储量222.3 井田的可采储量232.3.1安全煤柱留设原则232.3.2 矿井永久保护煤柱损失量232.3.3 矿井可采储量263 .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283.1 矿井工作制度283.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283.2.1 确定依据283.2.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293.2.3 矿井服务年限及水平服务年限293.2.4 井型校核304. 井田开拓324.1 井筒布置334.2 工业场地的位置、形式和面积364.3 开采

3、水平的设置374.4巷道布置374.5 开拓延伸方案37参考文献:48前 言 采矿课程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学习的重要一环,它是继我们学过井巷工程、采矿学等课程,以及通过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其目的是巩固和扩大我们所学理论知识并使之系统化,培养我们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计算,绘图,查阅资料的基本技能,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依照老师精心设计的题目,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要求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计算,绘图及编写说明书等全部工作。 煤层开采设计是煤炭开采重要环节,而煤矿开采技术根据煤层赋存条件的不同有很大差异。开采方式不对会造成煤炭资源的极大浪费,甚至会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在

4、21世纪的今天,能源极为重要的时代,要适应蓬勃发展的社会经济,就必须优化开采技术,体现绿色开采和可持续发展策略,而合理的开采设计则能有效减少煤炭损失,将赋存在地下的煤炭高速度,高效率的回采出,满足祖国经济建设对能源的需求。 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和认真贯彻煤炭工业设计政策、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以及国家制定的其它有关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设机理争做到分析论证清楚,论据确凿,并积极采用切实可行的先进技术,力争使自己的设计达到较高水平,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敬请老师指正。 1.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1矿区概述1.1.1交通位置卧龙湖井田位于安徽省濉溪县铁佛、岳集镇境内

5、,东起F7断层;西及西南至F2、F13断层;南至灰岩露头;北至皖豫省界。全井田南北长约89km,东西宽约3.54km,面积24.7176km。卧龙湖井田位于安徽省濉溪县铁佛、岳集境内,地处经济发达的华东腹地,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及便利的交通条件。附近通有京沪、陇海、京九三大铁路干线以及青(龙山)阜(阳)铁路,经百善矿铁路专用线接轨,铁路专用线长约18.66km,经青(龙山)阜(阳)铁路百善车站可与“三大”铁路干线联接。另外,宿(州)永(城)省道公路从井田东北缘穿过,濉(溪)岳(集)县道公路纵横南北,进场公路从濉(溪)岳(集)县道延接入矿,全长约3.32km,交通十分方便。(图1.11.1.2地形

6、:卧龙湖矿地处淮北平原,地势较平坦,基岩无出露。井田内的地表水系主要为浍河,浍河从矿井南缘流过,南沱河流经矿井东北部。浍河属淮河水系,为中型季节性河流,其历年最高洪水位标高为+20.70m(1984年祁县闸下游的记录)。新生界松散层第一、二含水层(组)地下水是矿内供水水源,埋藏浅。1.1.3河流水系本区属黄河流域、淮河水系,主要沟谷呈放射状向东、南、西各向分布,均为季节性河流沟谷,平时干枯无水或仅有溪流,唯在大雨过后短时内水量较大,并在下游汇合后流入淮河。1.1.4气象及地震情况1)气象该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严寒少雪,春季干燥多风,夏、秋季雨量集中,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

7、。据安徽省气象局近四十年资料统计:(1)气温:年均9.5,最低气温在1月份,平均-7,极端最低气温-27.5;最高气温在7月份,平均23.7,极端最高气温39.4。(2)降水量:年降水量平均495.9mm,年降水量最大749mm,年降水量最小216.1mm,日降水量最大183.5mm。每年7、8、9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60%左右。(3)蒸发量:年平均蒸发量1849.3mm,年最高蒸发量2080.0mm,年低蒸发量1427.5mm。(4)风力与风速:年平均风速2.5m/s,多西北风,极端最大风速18.7m/s。最大4月份,平均风速3.3m/s,7、8、9月份最小平均风速1.82m/s。(5)

8、结冰和解冻:每年初霜日期10月上旬,终霜日期翌年4月中旬,历时半年之久。土壤冻结在11月底或12月初,冻结深度为80cm。2)地震根据安徽省地震局78省震字第29号文,地震设防烈度为67。1.1.5电源和水源1.供水水源矿井由煤矿110kV变电站供电,现有356kV变电站两座,6kV开闭所两座,两个变电站均采用双回路供电,两回路电源均来自煤矿110kV变电站相应电压等级的不同母线段,煤矿110kV变电站已与电力系统电网联网,矿井电源供电可靠。2.供电电源本区浅层水和地表水五利用价值,矿井供水水源取自水量丰富、水质优良的奥灰水,利用神井泵抽至地面。另外,矿井涌水排至地面经处理达到复用标准后也可用

9、于矿井生产。两部分水可满足井下生产要求。1.1.6其他情况淮北市为一工业城市,在矿区东部有热点厂、纺织厂、砖瓦厂等工厂,市区北部有太原钢铁厂。矿区内除煤矿外,还有石膏厂、水泥厂、石渣厂、石灰厂、硫磺厂等工厂。沿山边一带开采石灰岩,黄铁矿,石膏矿等矿。矿区内 居民绝大多数为煤矿工人,食品及劳动力均需外地供应。建筑木材及坑木非常缺乏,必须外地支援。1.2井田地质特征1.2.1含煤地层及地质构造1. 含煤地层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为石二叠系下统煤组:从K5砂岩底至K6砂岩底。是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由灰、浅灰色砂岩,深杰、灰黑色粉砂岩、砂质泥岩及黑色泥岩为主体,含4、3、3上、2、1、03、02、01号8

10、层煤,其中2号为主要可采煤层。全组厚34.3588.34m,平均63.59m,由东向西有逐渐增厚的趋势。该组地层沉积时脱离了海侵的影响,转入了过渡相,陆相沉积,地壳活动的不均衡,造成岩相变化很大,旋回结构不甚明显,煤层对比比较困难。2号煤层为本组发育最好的一层煤,层位稳定,全井田可采,上距K6砂岩30m左右,对比较易;1号煤下距2号煤4m左右部分可采,但未算入井田地质储量。02号煤层位于本组上部,上距K6砂岩6m左右,常含1-2层夹石,顶板多为砂质泥岩,富含植物化石,而区别于本组其他煤层基本不可采。01号煤层直接覆于K6砂体之下或间距很小基本不可采。03号煤层位于02号煤层与1号煤层之间,主要

11、依据层间距及层序确定其层位,但02号煤与2号煤之间只有一层煤时,究竟是03号煤还是1号煤,尚需进一步确定,03号煤也基本不可采。主采煤层柱状图见图12。2.地质构造本井田位于西山煤田东北隅,受新华夏系泰山式扭性断裂的影响,其构造形迹西部受马兰向斜,东部受边山大断裂(风声河断层、圪撩沟断层),南部受003煤矿断裂带,北部受赛庄王封断裂的制约。总体为,地层走向大致北西南东,向南西倾斜,倾角312,一般5左右。井田内的断层、褶曲、陷落柱对煤矿正常生产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将井田内主要构造分述如下:(1)断层井田内主要断层为北东及东东向高角度正断层,与主要褶曲轴向大体一致。落差大于20m的大型断层有0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40123.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