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人事工作总结



《机关人事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关人事工作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机关人事工作总结2003年,我处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局党组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牢牢把握为建设体育强省服务的工作目标,紧紧围绕十届全运会办赛创“四优”、参赛进前三的工作重心,继续发扬艰苦朴素、团结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履行职责,只争朝夕,奋发向上,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基本完成了本年度的各项工作任务。一、紧扣建设体育强省这个目标,努力完成三件大事(一)抢抓机遇,深入调研,明确“人才强体”战略新思路。去年,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体育工作会议,明确了建设体育强省的目标,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工作加快建设体育强省的决定(苏发200211号);今年,省委
2、、省政府召开了全省人才工作会议,明确了建设人才强省的目标,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苏发200311号)。两次会议、两个目标、两个11号文件,为我省体育人才工作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抢抓这一机遇,按照局党组的要求,我们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体育人力资源状况调查。面向处级以上干部发放调查问卷75份,大家就我省体育人才队伍的现状、体育人才的需求、体育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体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等发表了各类意见和建议达400余条;面向市县两级体育部门发放调查表124份,对市县两级体育部门的人员状况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在此基础上,我们撰写了江苏省体育人力资源状况调研报告。根据我省
3、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针对调研报告中反映的问题,草拟了江苏省体育局关于实施“人才强体”战略的意见(讨论稿),反复斟酌、几易其稿后,交全省体工会讨论修改,现已正式下发。该意见基本明确了我省体育人才队伍的建设目标、建设重点和建设思路,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们人才思想观念上的解放、人才管理体制上的完善、人才开发投入上的增加和人才结构素质上的提高。(二)咬住目标,大胆创新,探索十运参赛激励政策新举措。根据十运会筹委会第一次会议的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要指示,按照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长远发展与近期目标相结合、突出重点与统筹兼顾相结合的原则,初步建立了措施先进、指向鲜明、系统完整、层次清晰的十运会
4、参赛激励政策体系。政策体系建立过程中,我处在局领导的直接带领下,会同竞技体育处和体育经济处,深入研究国家体育总局和兄弟省市的相关做法,先后草拟了多个方案,精心测算、反复论证,面对十运会备战工作的日趋紧迫和省财政厅经费管理的严格要求,以极大的耐心和坚定的决心进行艰苦地说服和争取工作,最终赢得省财政厅的理解和支持,使得江苏省优秀运动队十运周期年薪制实施办法、江苏省优秀运动队提高十运周期有关人员津贴标准的实施办法及时出台,为备战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三)积极主动,未雨绸缪,迈出十运筹委会人事工作新步伐。在筹委会人事部门专职工作人员仅有一名的情况下,我处克服日常工作任务重、人手少的困难,积极投入到筹备
5、工作当中,坚持想在前、做在前、准备在前,想方设法收集八、九届全运会的相关资料,广泛听取曾参与“三城会”组织工作的同志介绍情况。为筹委会先期启动部门配备了部分骨干力量,出台了工作人员补贴办法,拟定了借用人员的操作程序,起草了组织机构、领导职数、部门职责草案,设计了借用人员的审批表格和函件。随着十运会筹委会各项工作的整体推进,人事工作也必将有条不紊进行。二、坚持为一线服务这个原则,积极推进三项工作(一)突出重点,全力以赴,实现人才队伍素质新提高。人才引进工作是我处的工作重点,也是工作难点。在此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竞技体育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只要是优秀人才,只要备战工作需要,坚决按照“进
6、得来得进,进不来也得进”的要求,开辟多种渠道,协调多种关系,争取多方支持,充分利用政策,千方百计办理调动,想法设法争取计划,绞尽脑汁保证待遇。除招收的运动员外,全系统今年新进人员71名,其中作为特殊人才引进15名,作为特殊人才聘用11名,调进干部9名,接收军队转业干部3名,接收退役运动员1名,调进工人6名,接收应届毕业生26名。优化干部资源配置,规范干部流动、选拔程序。草拟了江苏省体育局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实施细则。根据工作需要,新任用了14名正副处级干部、3名主任助理、9名机关科级干部,办理了7名正副处级干部试用期满考察任职、2名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考察任职、5人次厅局级领导社团
7、兼职,返聘12名离退休老同志到机关和相关直属事业单位帮助工作。从机关选派了3名年轻干部到基层帮助工作、实践锻炼,从事业单位选派了1名干部到苏北参加扶贫促小康工作。职称工作有序进行。结合我系统实际,克服十运会备战时期任务重、时间紧的困难,争取省委宣传部、省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专业资格评定领导小组的支持,全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专业资格申报工作,经送审,今年已有1名同志取得了高级政工师任职资格。经评审,有14名同志具备高级教练员任职资格,新推荐9名同志申报国家级教练员任职资格。1人取得教授任职资格,4人取得副教授任职资格,1人取得高级讲师任职资格。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各类人员参加培训。推荐1名同志为新
8、一轮“333”工程培养对象,选派4名同志参加国家体育总局竞赛干部外语培训班,5名处级干部参加省级机关工委法律知识培训班,开办了全系统党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培训班和首期实用英语培训班。组织体育教练员职称英语培训和考试,全省共有187人参加,138人考试合格,合格率达73.8%;组织、选派90名政工人员参加4轮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和考试,在全系统政工人员中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1名处级干部和1名科级干部在职参加学习,取得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二)强化意识,精心组织,适应运动队管理新情况。针对省办市管运动队人事干部服务意识不强、政策业务不熟的问题,编制了省办市管运动队人事工作操作办法,就运动员进队手续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