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有机化学答案_高占先【全】

上传者:2****5 2022-07-01 23:13:21上传 DOC文件 22.38MB
有机化学答案_高占先【全】_第1页 有机化学答案_高占先【全】_第2页 有机化学答案_高占先【全】_第3页

《有机化学答案_高占先【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答案_高占先【全】(86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有机化学(第二版)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 绪 论1-1 扼要解释下列术语.(1)有机化合物 (2) 键能、键的离解能 (3) 键长 (4) 极性键 (5) 键(6)键 (7) 活性中间体 (8) 亲电试剂 (9) 亲核试剂 (10)Lewis碱(11)溶剂化作用 (12) 诱导效应 (13)动力学控制反应 (14) 热力学控制反应答:(1)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2) 键能:由原子形成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或共价键断裂成两个原子所吸收的能量称为键能。键的离解能:共价键断裂成两个原子所吸收的能量称为键能。以双原子分子AB为例,将1mol气态的AB拆开成气态的A和B原子所

2、需的能量,叫做AB键的离解能。应注意的是,对于多原子分子,键能与键的离解能是不同的。分子中多个同类型的键的离解能之平均值为键能E(kJ.mol-1)。(3) 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核之间距离称为键长。(4) 极性键: 两个不同原子组成的共价键,由于两原子的电负性不同, 成键电子云非对称地分布在两原子核周围,在电负性大的原子一端电子云密度较大,具有部分负电荷性质,另一端电子云密度较小具有部分正电荷性质,这种键具有极性,称为极性共价键。(5) 键:原子轨道沿着轨道的对称轴的方向互相交叠时产生分子轨道, 所形成的键叫键 。(6) 键:由原子轨道侧面交叠时而产生分子轨道,所形成的键叫键 。(7)

3、活性中间体:通常是指高活泼性的物质,在反应中只以一种”短寿命”的中间物种存在,很难分离出来,,如碳正离子, 碳负离子等。(8) 亲电试剂:在反应过程中,如果试剂从有机化合物中与它反应的那个原子获得电子对并与之共有形成化学键,这种试剂叫亲电试剂。(9) 亲核试剂:在反应过程中,如果试剂把电子对给予有机化合物与它反应的那个原子并与之共有形成化学键,这种试剂叫亲核试剂。(10) Lewis碱:能提供电子对的物种称为Lewis碱。(11)溶剂化作用:在溶液中,溶质被溶剂分子所包围的现象称为溶剂化作用。(12)诱导效应:由极性键的诱导作用而产生的沿其价键链传递的电子对偏移(非极性键变成极性键)效应称为诱

4、导效应。它可分为静态诱导效应和动态诱导效应。(13)动力学控制反应:在有机反应中,一种反应物可以向多种产物方向转变时,在反应未达到平衡前,利用反应快速的特点来控制产物组成比例的,称为动力学控制或速率控制。(14) 热力学控制反应:在有机反应中,一种反应物可以向多种产物方向转变时,在反应未达到平衡前,用平衡到达来控制产物组成比例的,称为热力学控制或平衡控制。1-2 简述处理化学键的价键法、分子轨道法和共振论。答:价键法要点:价键的形成可看作是原子轨道的重叠或电子配对的结果。两个原子如果都有未成键的电子,并且自旋方向相反,则可以配对,也就是原子轨道可重叠形成共价键;重叠部分越大,所形成的共价键越牢

5、固,因此要尽可能地使原子轨道让某一方向互相接近,以达到最大的重叠(共价键的方向性);一个原子的未成到电子如果已经配对,它就不能再与其他原子的未成对电子配对(共价键的饱和性);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可以进行杂化,组成能量相等的杂化轨道,这样可使成键能力更强,体系能量降低,成键后可达到最稳定的分子状态。分子轨道法要点:分子中的原子以一定的方式连接形成分子轨道,分子中的电子分布在分子轨道中,分子轨道可以由组成分子的原子轨道线性组合得到;分子轨道的数目与组成分子轨道的原子轨道数目相等;每个分子轨道有一定的能量,每个分子轨道只能容纳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即同样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共

6、振论要点:电子离域体系的分子、离子或自由基不能用一个经典结构表示清楚,而需用几个可能的原子核位置不变、只有电子对排布变化的经典结构表示(即共振结构或极限结构),实际分子、离子或自由基是共振杂化体;每个共振结构都不能代表共振杂化体,共振结构不是实际分子、离子或自由基的结构,仅仅是理论上或纸面上的结构;一个电子离域体系写出的共振结构数目越多,则这个体系越稳定;每个共振结构对共振杂化体的贡献不是均等的,越稳定的共振结构对共振杂化体的贡献越大,相同的共振结构对共振杂化体的贡献相等;共振杂化体的能量低于任何一个共振结构的能量。1-3 写出下列化合物短线构造式。如有孤对电子对,请用黑点标明。1-4 杂化对

7、键的稳定有何影响?按能量递增的顺序排列s,p,sp1,sp2,sp3轨道。并画出这些轨道的形状。答:杂化可使其轨道重叠更好,即成键能力更强,同时,提供更大键角,由此减少电子对之间的排斥,使体系能量降低,成键后可达到最稳定的分子状态。原子轨道中s特征越多,能量越低。因此,能量递增次序为:ssp1sp2sp3 p。 s p sp sp2 sp31-5 判断下列画线原子的杂货状态(1)sp2,(2)sp,(3)sp,(4)sp3,(5)sp,(6)sp。1-6 下列化合物中,哪些分子中含有极性键?哪些是极性分子?试以“”标明极性分子中偶极矩方向。答:除(2)外分子中都含有极性键。(2)和(3)是非极

8、性分子,其余都是极性分子。分子中偶极矩方向见下图所示,其中绿色箭头所示的为各分子偶极矩方向。1-7 解释下列现象。(1)CO2分子中C为sp杂化,该分子为直线型分子,两个C=O键矩相互抵消,分子偶极矩为零,是非极性分子;而SO2分子中S为sp2杂化,分子为折线型,两个SO键矩不能抵消,是极性分子。(2)在NH3中,三个NH键的偶极朝向N,与电子对的作用相加;而NF3中三个NF键的偶极朝向F,与N上的未成对电子的作用相反并有抵消的趋势。(3)Cl和F为一同主族元素,原子共价半径是Cl比F大,而电负性是F比Cl大。键的偶极矩等于=qd,q为正电荷中心或负电荷中心上的电荷量,d为正负电荷中心的距离。

9、 HCl键长虽比HF的长,但F-中心上的电荷量大大于Cl-上的电荷量,总的结果导致HF的偶极矩大于HCl。所以键长是HCl较长,偶极矩是HF较大。1-8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中指定键的键长由长到短排列并说明理由。答:(1)从乙烷,乙烯到乙炔,碳原子杂化态由sp3到sp2至sp,s成份提高,拉电子能力增强,虽同属于碳氢键但键长缩短。(2)键长顺序为CICBrCClCF。因为卤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IBrClF,即其范德华半径为IBrClF,则其原子共价半径IBrClF。(3)碳碳键键长为乙烷乙烯乙炔。因为碳原子杂化态由sp3到sp2至sp,其共价键分别为单键、双键和叁键,碳碳原子间的作用力是乙烷乙烯乙

10、炔,作用力越强,则两原子被拉得越紧,键长越短。1-9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酸性由强到弱排列。(1)DACB;(2)ABDC1-10 下列物种哪些是:(1)亲核试剂,(2)亲电试剂,(3)既是亲核试剂又是亲电试剂?答;(1)亲核试剂:Cl-,H2O,CH3OH,CH2=CH2,HCHO,CH3CN,-CH3;(2)亲电试剂:H+, AlCl3,Br+,Fe3+,+NO2,HCHO,CH3CN,+CH3,ZnCl2,Ag+,BF3;(3)既是亲核试剂又是亲电试剂: HCHO,CH3CN;(4)两者都不是的:CH4。1-11 按质子酸碱理论,下列化合物哪些是酸?哪些是碱?哪些既是酸又是碱?答:酸:NH

11、3,HS-,HBr,H2O,NH4+,HCO3-;碱:NH3,CN-,HS-,H2O,HCO3-;既是酸又是碱:NH3,HS-,H2O,HCO3-。1-12 按Lewis酸碱理论,在下列反应中,哪个反应物为酸?哪个反应物为碱?答:(1)H2O 为酸,CN-为碱;(2)BF3为酸,HCHO为碱;(3)H2O 为酸,CH3NH2为碱;(4)Cu2+为酸,NH3为碱;(5)AlCl3为酸,COCl2为碱;(6)I2为酸,I-为碱。1-13 指出下列溶剂中哪些属于极性质子溶剂?哪些属于极性非质子溶剂?哪些属于非极性溶剂?答:极性质子溶剂:(5),(6); 极性非质子溶剂:(1),(4),(7),(8)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59995.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