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第五章__汇率决定理论

上传者:9****8 2022-07-20 10:18:33上传 PPT文件 322KB
第五章__汇率决定理论_第1页 第五章__汇率决定理论_第2页 第五章__汇率决定理论_第3页

《第五章__汇率决定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__汇率决定理论(65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 五 章汇率决定理论 第一节 汇率决定问题概述 一、货币制度的演变 1、货币制度史的发展是一个纸币不断取代金属铸币的过程。 2、货币四大职能中最主要的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纸币取代黄金的过程是从流通手段职能的扩大开始,逐步实现的。 3、纸币相对于金币具有天然优越性。 表5-1 各阶段货币制度的特征 金本位制度纸币本位金铸币本位 金块本位 金汇兑本位金的作用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直接充当直接充当较多充当充当通过纸币间接充当较少直接充当较少充当充当通过纸币间接充当不充当稀少充当基本充当不充当不充当不充当部分充当纸币的作用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不充当较少充当较少充当不充当以黄金

2、为基础充当较多充当较多充当不充当以黄金为基础充当全面充当更多充当较少充当直接充当全面充当全面充当部分充当二、不同货币制度下的汇率决定问题 1、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以铸币平价(两种金属铸币含金量之比)为基础,因供求关系而围绕其上下波动,波动幅度受黄金输送点的限制。但其波动的幅度较小,基本稳定。 汇价=铸币平价+(-)黄金运送费 2、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以法定平价(纸币所代表的含金量之比)为基础,因供求关系而围绕其上下波动。 汇率稳定程度下降,政府通过设立外汇平准基金维持汇率稳定。 3、纸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以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为基础第二节 购买力平价说 (theory

3、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瑞典学者卡塞尔(G.Cassel),1992 基本思想:货币的价值在于其具有的购买力,因此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它们各自具有的购买力的对比,也就是说汇率与各国的价格水平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一、开放经济下的一价定律1、某一商品在一国内部不同地区的价格之间的关系 前提:位于不同地区的该商品是同质的;价格可灵活调整,不存在价格粘性。例1:某品牌电视机,甲地价3000元,乙地价2500元,交易成本100元。例2:住宅,甲地价每平米4000元,乙地价每平米2000元。例3:理发,甲地价10元,乙地价5元。 可贸易商品 不可贸易商品(不可移动

4、的商品、套利成本无限高的商品) 一价定律:对于可贸易商品,套利活动将使其地区间价格差异保持在较小范围内。如果不考虑交易成本等因素,则同种可贸易商品在各地的价格都是一致的。2、可贸易商品在不同国家的价格间的关系 区别(1)商品价格必须折算成统一的货币(2)进行商品买卖的同时,还须进行不同货币间的买卖(3)跨国间的套利活动存在许多特殊障碍,交易成本更高。3、开放经济下的一价定律:如果不考虑交易成本等因素,则以同一货币衡量的不同国家的某种可贸易商品的价格应是一致的。 Pi=e Pi* (5.1)二、购买力平价的基本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 前提(1)对于任何一种可贸易商品,一价定律都成立;(2)物价指数中

5、各种可贸易商品所占的权重相同。 n n ipi=eipi* i=0 i=0 P=eP* e=P/P* (5.2) 汇率取决于不同货币衡量的可贸易商品的价格水平之比,即取决于不同货币对可贸易商品的购买力之比。相对/弱购买力平价 交易成本使一价定律不能完全成立;各国的一般物价水平以同一种货币计算时存在一定的、较为稳定的偏离。 e= p/p* 为常数 (5.3) e=p-p* (5.4) 相对购买力平价意味着汇率的升值与贬值是由两国的通胀率的差异决定的。如本国通胀率超过外国,则本币将贬值。与绝对购买力平价相比,相对购买力平价更具应用价值,因其放松了假设,且通胀数据更易于得到。 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基础是

6、货币数量说。货币数量决定货币购买力和物价水平,从而决定汇率,所以汇率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 购买力平价认为物价的变动会带来名义汇率的反方向等量的调整,因此名义汇率在剔除货币因素后所得的实际汇率是始终不变的。三、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检验与评价 购买力平价理论存在的问题(1)技术上的困难:物价指数的选择问题;商品分类的主观性;计算相对购买力平价时基期年的选择;(2)短期内汇率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暂时偏离购买力平价,如价格粘性的存在等;(3)长期内实际经济因素的变动会使名义汇率与购买力平价产生永久性的偏离。如生产率的变动、消费偏好的变动、自然资源的发现、本国对外国资产的积累、对国际贸易管制措施的变动等。 战

7、后尤其是70年代以来工业化国家的汇率分析表明 (1)短期内,高于或低于正常的购买力平价的偏差经常发生,且偏差幅度很大;(2)长期看,无明显迹象表明购买力平价的成立;(3)汇率变动非常剧烈,幅度远远超过价格变动幅度。 评价(1)处于汇率理论的核心位置,是全部汇率理论的基础;(2)不完整性;(3)开辟了从货币数量角度对汇率进行分析的先河第三节 利率平价说(theory of interest-rate parity) 凯恩斯等从金融市场角度分析汇率与利率所存在的关系,是一种短期分析。一、套补的利率平价(covered interest-rate parity) 假定资金能在国际间流动,不存在任何限

8、制与交易成本 假定甲国一年期存款利率为i,乙国同种利率为i*,即期汇率为e(直接标价法)。 如果投资于本国(甲国)金融市场,则每1单位本币可增值为: 1+(1i)=1+i (5.5) 如投资于乙国,则期满时增值为:1/e+1/ei*=1/e(1+i*) (5.6) 一年后期满时,假定汇率为ef,则这笔乙国货币可兑换成的本币数为: 1/e(1+i*) ef= ef/e(1+i*) (5.7) 由于ef不确定,可在即期购买一年后交割的远期合约,远期汇率为f,届时1单位本币可增值为 f/e(1+i*)。 如果1+if/e(1+i*),则投资于本国金融市场;如果1+if/e(1+i*),则投资于乙国;

9、如果1+i=f/e(1+i*),则投资于两国都可以。 所以当投资者采取持有远期合约的套补方式交易时,市场会最终使利率和汇率间形成下列关系:1+i=f/e(1+i*)即 f/e=(1+i)/(1+i*) 记 =(f-e)/e 则=(f-e)/e=1+i-(1+i*)/(1+i*)=(i-i*)/(1+i*) +i*=i-i* =i-i* (5.8) 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则本币在远期将贬值;如果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则本币在远期将升值。即汇率变动会抵消两国利率差异,使金融市场处于平衡状态。 套补利率平价基本成立,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但也会因交易成本、外

10、汇管制及各种风险因素使其与实际汇率存在一定偏离。二、非套补的利率平价 根据对未来汇率变动的预期计算预期收益,在承担一定汇率风险的情况下进行投资。 假定投资者风险中立,如果投资者预期一年后的汇率为Eef,则乙国金融市场的投资活动最终收入为(1+i*)Eef/e。 如果这一收入与投资于本国金融市场的收入存在差异,则投资者会在市场上进行相应操作以使两者相同。则在市场处于平衡状态时,有 1+i=(1+i*)Eef/e整理得 E=i-i* (5.9) E为预期汇率的远期变动率 预期的汇率远期变动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则市场预期本币在远期将贬值。三、评价 1、从资金流动角度分析

11、汇率,对于研究资金流动频繁的外汇市场上汇率的形成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利率平价能较好地始终成立。 2、汇率与利率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并同时受更为基本的因素(如货币供求等)的作用而发生变化。 3、具有特别的实践价值:中央银行利用发达、有效的货币市场,通过利率尤其是短期利率的变动对汇率进行调节。第四节 国际收支说一、G.L.Goschen:国际借贷说汇率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即汇率的供求决定论。 当一国进入支出阶段的外汇支出(流动债务)大于进入收入阶段的外汇收入(流动债权)时,外汇的需求大于供应,本国货币汇率下降,反之则上升。当进入收支阶段的外汇供求相等时,汇率便处于均衡状态。二、国际收支说的基本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712951.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