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第1章第二部分.ppt
上传者:相惜
2022-06-20 11:39:52上传
PPT文件
518 KB
五、要素禀赋理论Factor-Proportions Theory
俄林:1899年4月俄林生于瑞典南方的一个小村子。他早年就读于斯德哥尔摩大学,后来又赴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留学。1924年任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经济学教授,5年后回瑞典任斯德哥尔摩大学商学院教授。197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1933年出版《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论》。俄林的理论受他的老师赫克歇尔关于生产要素比例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影响,结合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在《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论》中最终形成。因此,俄林的国际贸易理论又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精选课件
主要观点(P10):
一国应当分工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要素所生产的产品。通过分工和国际贸易,双方均有利得。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Home, the labor-abundant country, exports cloth, the labor-intensive good; Foreign,the land-abundant country, export food, the land-intensive good.
General statement is: Countries tend to export goods whose production is intensive in factors with which they are abundantly endowed.
精选课件
H-O贸易模型及其推论
1 要素密集度、要素丰裕度及生
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
2 H-O贸易模型分析
精选课件
要素密集度(P30)
要素密集度是指产品生产中不同要素被密集使用的程度亦即要素的投入比例。在使用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生产 X和 Y两种商品的情况下,要素密集度可用K /L来衡量。如果生产Y商品的K/L大于生产X商品的K/L,我们就说 Y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而 X是劳动密集型商品。
这里应当注意的是,要素密集度衡量的是相对量而并非绝对量。
精选课件
前提条件(P29)
有关生产技术的假设
生产函数一次齐次(即线性齐次)的;(即不考虑规模经济)
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在生产中可互相替代;
没有要素密集型转变的情况;一个是资本密集、另一个是劳动密集
有关贸易条件的假设
没有运输费;自由贸易;完全竞争,
没有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把问题变得容易处理的假设
只有两种商品,两种要素,两个国家,即2*2*2模型;
可供使用的要素量固定不变(即“禀赋”),且存在差异
精选课件
价格差异
生产成本不同
(L熟练程度)
要素价格不同
要素禀赋
古典模型
H-O模型
H-O定理的逻辑框架:供给(P31、32)
国际贸易
需求×
供给√
技术A相同
完全竞争
精选课件
见P30图
生产X商品所需的资本量
生产X商品所需的劳动量
∴X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资本/劳动比率较小)
精选课件
要素丰裕度(P31图)
要素丰裕度是从一国整体的角度来衡量其所拥有生产要素的丰富程度(大自然赋予)。
定义要素丰裕度有两种方法:
一是用要素的总量即总资本与总劳动之比(TK / TL)来衡量,如果(TK / TL)B 大于(TK / TL)A,则B 国(外国)是资本丰裕国,而 A 国(本国)是劳动丰裕国。
二是用两国的要素相对价格(即工资率与利率之比)来衡量,如果(w/i)B大于(w/i) A ,则B国是资本丰裕国,相应地 A 国是劳动丰裕国。
精选课件
齐次线性
线性方程:在代数方程,如y =2 x +7,仅含未知数的一次幂的方程称为线性方程。这种方程的函数图象为一条直线,所以称为线性方程。
齐次线性方程:在一个线性代数方程中,如果其常数项(即不含有未知数的项)为零,就称为齐次线性方程.
精选课件
齐次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Q = f(L,K)。
齐次生产函数:在新古典经济理论中,最重要的假设就是存在着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在规模报酬不变时,也就是说生产函数是线性齐次性。线性齐次生产函数(注:线性齐次函数一个性质就是所有的自变量都变动n倍,因变量也变动n倍,即F(nL,nk)=nF(L,K)。线性齐次生产函数可以表明这样一种生产过程,即投入扩大1倍,产出也扩大1倍。)
精选课件
俄林:1899年4月俄林生于瑞典南方的一个小村子。他早年就读于斯德哥尔摩大学,后来又赴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留学。1924年任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经济学教授,5年后回瑞典任斯德哥尔摩大学商学院教授。197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1933年出版《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论》。俄林的理论受他的老师赫克歇尔关于生产要素比例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影响,结合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在《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论》中最终形成。因此,俄林的国际贸易理论又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精选课件
主要观点(P10):
一国应当分工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要素所生产的产品。通过分工和国际贸易,双方均有利得。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Home, the labor-abundant country, exports cloth, the labor-intensive good; Foreign,the land-abundant country, export food, the land-intensive good.
General statement is: Countries tend to export goods whose production is intensive in factors with which they are abundantly endowed.
精选课件
H-O贸易模型及其推论
1 要素密集度、要素丰裕度及生
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
2 H-O贸易模型分析
精选课件
要素密集度(P30)
要素密集度是指产品生产中不同要素被密集使用的程度亦即要素的投入比例。在使用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生产 X和 Y两种商品的情况下,要素密集度可用K /L来衡量。如果生产Y商品的K/L大于生产X商品的K/L,我们就说 Y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而 X是劳动密集型商品。
这里应当注意的是,要素密集度衡量的是相对量而并非绝对量。
精选课件
前提条件(P29)
有关生产技术的假设
生产函数一次齐次(即线性齐次)的;(即不考虑规模经济)
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在生产中可互相替代;
没有要素密集型转变的情况;一个是资本密集、另一个是劳动密集
有关贸易条件的假设
没有运输费;自由贸易;完全竞争,
没有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把问题变得容易处理的假设
只有两种商品,两种要素,两个国家,即2*2*2模型;
可供使用的要素量固定不变(即“禀赋”),且存在差异
精选课件
价格差异
生产成本不同
(L熟练程度)
要素价格不同
要素禀赋
古典模型
H-O模型
H-O定理的逻辑框架:供给(P31、32)
国际贸易
需求×
供给√
技术A相同
完全竞争
精选课件
见P30图
生产X商品所需的资本量
生产X商品所需的劳动量
∴X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资本/劳动比率较小)
精选课件
要素丰裕度(P31图)
要素丰裕度是从一国整体的角度来衡量其所拥有生产要素的丰富程度(大自然赋予)。
定义要素丰裕度有两种方法:
一是用要素的总量即总资本与总劳动之比(TK / TL)来衡量,如果(TK / TL)B 大于(TK / TL)A,则B 国(外国)是资本丰裕国,而 A 国(本国)是劳动丰裕国。
二是用两国的要素相对价格(即工资率与利率之比)来衡量,如果(w/i)B大于(w/i) A ,则B国是资本丰裕国,相应地 A 国是劳动丰裕国。
精选课件
齐次线性
线性方程:在代数方程,如y =2 x +7,仅含未知数的一次幂的方程称为线性方程。这种方程的函数图象为一条直线,所以称为线性方程。
齐次线性方程:在一个线性代数方程中,如果其常数项(即不含有未知数的项)为零,就称为齐次线性方程.
精选课件
齐次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Q = f(L,K)。
齐次生产函数:在新古典经济理论中,最重要的假设就是存在着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在规模报酬不变时,也就是说生产函数是线性齐次性。线性齐次生产函数(注:线性齐次函数一个性质就是所有的自变量都变动n倍,因变量也变动n倍,即F(nL,nk)=nF(L,K)。线性齐次生产函数可以表明这样一种生产过程,即投入扩大1倍,产出也扩大1倍。)
精选课件
国际经济学》第1章第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