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一起沙门菌爆发的菌株鉴定和分子溯源研究.doc

上传者:惜春文档 2022-07-07 17:33:43上传 DOC文件 18 KB
一起沙门菌爆发的菌株鉴定和分子溯源研究
王 宇 许学斌 刁保卫 王红霞 陈 军 周 玫 华哲云摘要:[目的]1起沙门菌爆发的菌株鉴定和分子溯源研究。[方法]收集2007年上海市黄浦区1起食源性沙门菌爆发病例的菌株,使用3种不同产地沙门菌分型血清进行菌株比对鉴定,测试菌株耐药性并对部分菌株进行多位点基因序列分型(MIST)。通过Pluse Net China非伤寒沙门菌数据库聚类分析上海市与重庆市爆发菌株的脉冲凝胶电泳(PFGE)图谱。[结果]发生在上海市黄浦区某工地爆发的1起食源性菌株,经血清学和MIST鉴定为汤卜逊沙门菌ST 26型;菌株对6种抗生素(四环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霉素、萘啶酸、磺***异恶唑)的耐药率均为100%。2007年重庆市报告多起食源性爆发案例中的C群沙门菌,经鉴定亦为汤卜逊沙门菌ST 26型,与上海市的菌株间存在高度遗传同源性。[结论]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和泰国S&A的沙门菌分型血清的H因子“c”和“k”间存在交叉凝集。2007年上海市黄浦区发生的食源性爆发病例可能为输入性汤卜逊沙门菌ST26型的多重耐药克隆株引起。
关键词:C群沙门菌;鉴别诊断;交叉凝集;分子分型;爆发;多重耐药
中图分类号:R516.3 文献标志码:A

上海市黄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上海市4个监测点之一,于2007年加入全球沙门菌监测网络(GSS),现更名为全球食源性感染性疾病监测网(GFN)。实验室按照方案要求配置泰国产沙门菌分型血清对监测点医院定期送检的沙门菌腹泻病例菌株进行血清学复核。2007年10月,黄浦区中心医院连续报告5例以上疑为同一血清型的沙门菌腹泻病例,实验室初步鉴定为猪霍乱沙门菌,高度怀疑为聚集性病例,黄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场人员随即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爆发菌株经我们使用泰国产沙门菌分型血清和丹麦SSI分型血清对菌株作分型比对、耐药分析和脉冲凝胶电泳(PFGE)等表型与分子型的综合分析后,最终确定引发此次食源性爆发的病原菌是汤卜逊沙门菌。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菌株 2007年上海市GSS监测的18株汤卜逊沙门菌(包括黄浦区中心医院分离的8株汤卜逊沙门菌爆发菌株和1株分离自市售猪肚的汤卜逊沙门菌);大肠埃希菌ATCC25922为药敏试验质控菌株;布伦登卢普沙门菌H9812作为PFGE的分子量标准菌株;国内参考株丙型副伤寒沙门菌(CNCC50017-156)、猪霍乱沙门菌(CNCC50018-5)、猪霍乱孔成道夫变种沙门菌(CNCC50732)均来自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菌种保藏室。
1.1.2 培养基 亚硒酸盐煌绿增菌液(SBG)、罗伯特增菌液(RVS)、木糖赖氨酸胆酸盐琼脂平板(XLD)、CHROMagar(tm)沙门菌显色琼脂平板(CAS)、水解酪蛋白琼脂平版(M-H)、H相诱导软琼脂平板来自上海科玛嘉科技有限公司;肠道双支糖综合鉴别管和其他辅助生化鉴定试剂由本中心供应室配置。以上增菌液和平板均避光10℃以下保存,在有效期内使用。
1.1.3 试剂和仪器 血清有沙门菌分型诊断血清50种(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沙门菌分型诊断血清79种(S&A,Ltd,泰国)、沙门菌分型血清118种(SSI,丹麦)

一起沙门菌爆发的菌株鉴定和分子溯源研究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4150172.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