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复习一.doc
上传者:小健
2022-07-05 16:49:06上传
DOC文件
480 KB
中考文言文复****一.doc中努譜詁一
1、 三人行,必有我师。
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指出下列通假字,并解释。
不亦说乎 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项为之强
四、解释下列加“
”的字词。
子曰( )(
)学而时****之(
)(
)人不知而不愠
( )不亦君子乎(
)( )吾曰三省吾身(
)
( )(
)( )为人谋而不忠乎?( )(
)(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乎(
)温故而知新(
)(
)
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
)见贤思齐焉(
)(
)
三人行( )弘毅( )(
)任重而道远(
)(
)
仁以为已任(
)死而后已(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
其恕乎( )(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
)
( )是知也
( )学而时****之(
)温故而知新
(
)
五、谈谈你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看法。
一、 填空:
1、 《论语》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 的一部书,共—篇,是 经典著
作之一。作者是 和 写的。孔子,名 ,字 。 时 国
卩取邑人(今在 ),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和 家。
2、 《论语》有许多成语现在还广泛沿用,如 、 、 、 ,
请分别一一解释:
②
③ ④
3、 《论语十则》第一则和第二则选自《论语》中的 ,第三、四、五则选自《论语》
中的 ,第六则选自《论语》中的 ,第七则选自《论语》中的 ,
第八则选自《论语》中的 ,第九则选自《论语》中的 ,第十则选自《论
语》中的
4、 《论语》十则中Jd ,② ,③
是介绍学****方法的;① ,
,③ 是介
绍学****态度的;① ,② ,
是修身做人的。
5、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 , 和 是学说的两个方面。
6、 课文默写: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 ?
其恕乎! , o
二、 翻译下列句子:
二、《鱼我所欲也》
一、填空:
1、按课文填空:
鱼,莪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
生亦我所欲,‘ ’,A ' ;死£我所恶,
B o 女口使 C , ?
使 , ?
人皆有之, o
一箪食,一豆羹, ,
E , ; 、
F ,
G , , ?
2、翻译上文中的A——I句。A B
D
E
F G
H I
3、 本文的观点是 »先从 和 来说理,又举了 和
两个 事例,通过 ,让人仍认识到 o
二、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故患有所不辟也 2、乃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 乡为身死而不受 5、困于心衡于虑然后作
6、入则无法家拂士 7、曾益其所不能
8、亲戚畔之 9、子墨子九距之
10、子墨子守圉有余 11、公输盘讹
12、小惠未编 13、始_反焉
14、河曲智叟亡以应 15、_厝朔东
16、无陇断焉
三、 解释加“—”的字词
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烹( )有甚于生者( )( )故不为苞
得也( )( )故患有所不辟也( )( )如使
(
)得生者( )(
是故(
)非独( )是心(
箪(
)豆羹( )(
(
)蹴( )不屑(
(
)( )为宫室之美(
己(
)本心( )
四、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 )由是(
)(
)
)( )勿丧(
)(
)
)呼尔而与之(
)(
)
)万钟(
)于我何加焉
)妻妾之奉(
)穷乏者(
)
所识穷乏者得我 呼尔而与之 ■ 所欲有甚壬生者 万钟壬我何加焉 方七百里 方其远出海门 豐不若孀妻弱子 豐益其所不能 河曲智叟直以应 今直亦死
蹴尔血与之
由是则生血不用也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可以己乎 年亘九十 亘焉置土石 汝心之固吾义固不*** 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
三、《孟子》两章
一、填空:
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 o这本书是 所作,
经典之一。作者名 ,邹人,是 的再传弟子。此文主要讲 解 、 、 之间的不同作用,突出了 在战争中的关键因素。
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作者认为人才是 造就的。
列举了 、 、 、 : 、 六个杰出人物,并列举了客观
因素 "A , , , , " 和主观因素
"B , , ,
1、 三人行,必有我师。
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指出下列通假字,并解释。
不亦说乎 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项为之强
四、解释下列加“
”的字词。
子曰( )(
)学而时****之(
)(
)人不知而不愠
( )不亦君子乎(
)( )吾曰三省吾身(
)
( )(
)( )为人谋而不忠乎?( )(
)(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乎(
)温故而知新(
)(
)
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
)见贤思齐焉(
)(
)
三人行( )弘毅( )(
)任重而道远(
)(
)
仁以为已任(
)死而后已(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
其恕乎( )(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
)
( )是知也
( )学而时****之(
)温故而知新
(
)
五、谈谈你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看法。
一、 填空:
1、 《论语》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 的一部书,共—篇,是 经典著
作之一。作者是 和 写的。孔子,名 ,字 。 时 国
卩取邑人(今在 ),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和 家。
2、 《论语》有许多成语现在还广泛沿用,如 、 、 、 ,
请分别一一解释:
②
③ ④
3、 《论语十则》第一则和第二则选自《论语》中的 ,第三、四、五则选自《论语》
中的 ,第六则选自《论语》中的 ,第七则选自《论语》中的 ,
第八则选自《论语》中的 ,第九则选自《论语》中的 ,第十则选自《论
语》中的
4、 《论语》十则中Jd ,② ,③
是介绍学****方法的;① ,
,③ 是介
绍学****态度的;① ,② ,
是修身做人的。
5、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 , 和 是学说的两个方面。
6、 课文默写: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 ?
其恕乎! , o
二、 翻译下列句子:
二、《鱼我所欲也》
一、填空:
1、按课文填空:
鱼,莪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
生亦我所欲,‘ ’,A ' ;死£我所恶,
B o 女口使 C , ?
使 , ?
人皆有之, o
一箪食,一豆羹, ,
E , ; 、
F ,
G , , ?
2、翻译上文中的A——I句。A B
D
E
F G
H I
3、 本文的观点是 »先从 和 来说理,又举了 和
两个 事例,通过 ,让人仍认识到 o
二、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故患有所不辟也 2、乃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 乡为身死而不受 5、困于心衡于虑然后作
6、入则无法家拂士 7、曾益其所不能
8、亲戚畔之 9、子墨子九距之
10、子墨子守圉有余 11、公输盘讹
12、小惠未编 13、始_反焉
14、河曲智叟亡以应 15、_厝朔东
16、无陇断焉
三、 解释加“—”的字词
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烹( )有甚于生者( )( )故不为苞
得也( )( )故患有所不辟也( )( )如使
(
)得生者( )(
是故(
)非独( )是心(
箪(
)豆羹( )(
(
)蹴( )不屑(
(
)( )为宫室之美(
己(
)本心( )
四、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 )由是(
)(
)
)( )勿丧(
)(
)
)呼尔而与之(
)(
)
)万钟(
)于我何加焉
)妻妾之奉(
)穷乏者(
)
所识穷乏者得我 呼尔而与之 ■ 所欲有甚壬生者 万钟壬我何加焉 方七百里 方其远出海门 豐不若孀妻弱子 豐益其所不能 河曲智叟直以应 今直亦死
蹴尔血与之
由是则生血不用也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可以己乎 年亘九十 亘焉置土石 汝心之固吾义固不*** 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
三、《孟子》两章
一、填空:
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 o这本书是 所作,
经典之一。作者名 ,邹人,是 的再传弟子。此文主要讲 解 、 、 之间的不同作用,突出了 在战争中的关键因素。
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作者认为人才是 造就的。
列举了 、 、 、 : 、 六个杰出人物,并列举了客观
因素 "A , , , , " 和主观因素
"B , , ,
中考文言文复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