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山市教案17 人教版正式完美教案.doc

上传者:小雄 2022-06-01 12:23:17上传 DOC文件 87 KB
山市教案17 人教版正式完美教案.doc《山市》教案
教学目标:
、反复诵读课文,学****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海市蜃楼的现象,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许多人都听说过海市蜃楼,却无缘目 睹这种神奇的现象。有道是“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为我们写下的 《山市》,描绘了山中蜃景,与我们所说的海市蜃楼略有不同。山市是一种科学现象,它到底有怎样 的奇观呢?让我们走进这山市,去感受这山市的奇妙吧!
二、 整体感知
、教师引导学生在预****的基础上学****文言文,“研讨与练****所列字词:孤塔耸起插青冥 碧瓦 飞薯历历在目 风定天清一切乌有
直接霄汉黯然缥缈
、检查预****大屏幕出示字词,学生识记,并自学课下注释。
三、 教师知道学****文言文的方法和步骤
教师导读:阅读文言文须掌握合理的方法步骤。方法适当,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大屏幕出示方 法)
、通览全文,了解全貌:识记生字词、断清句层次、朗读按标点、难句找出来。
、逐词逐句,通懂其义:分析理解词语、省略补出翻译、精读分析理解、画批圈点小结。
对以上方法加以解释指导,引导学生懂得好文不厌百回读,在诵读中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 见,古文多诵读的道理。引导学生“初读通语句,再读明大意,三读有感悟,四读品内涵,五读得 启迪”,在诵读中展开联想和想象。
四、 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学生在自由诵读和教师的学法指导下,自由地进行初读、再读、三读后开展竞读。每小组推荐 同学进行朗读比赛,各组对每组参读的同学进行评价。教师参与学****过程。
、学生看注释讲内容,直译即可。各小组互相帮助,理解句子的含义。
、学生讲述内容后,各组之间相互质疑,相互解答。教师适时点拨,并加以补充。
五、 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探究想象,学生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从开始到最后是怎样一步步变化的?
、为什么那时候有人把“山市”称为“鬼市” ?结尾的作用是什么?
、怎样欣赏感受这神奇的山市,能否用科学解释其中的道理?
、想象一下,山市是怎样一幅神奇的画面。
学生相互研究讨论后,教师可帮助明确:纵观山市的出现分三个阶段:初现孤塔宫殿,再展城 郭恢宏,又看危楼出现。结尾照应开头,这里说的“山市”跟“海市”一样,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 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丽而又奇特,多少年也难得出现,少数人偶遇,多数人难得一见。那时的人 们缺乏科学知识,称它为“鬼市”。此是作者根据目击者的叙述所写,令人回味无穷。山市到底会是 一幅什么美景呢?可以让绘画好的同学画出,在班里展示欣赏。
六、 拓展练****、请用自己的话向别人描绘一下美丽神奇的山市。
、继续收集有关山市或海市蜃楼的故事。
、读读蒲松龄的其他文章,了解其创作风格。
教学建议:
、教师课前可搜集有关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导人中或结束时能讲清“山市”形成的原理。
、学生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反复阅读。爱好美术的同学可用绘画展示“山市”的美景。
、文章语言精炼生动,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去揣摩、理解。通过研读对这一现象进行适当 探究。

山市教案17 人教版正式完美教案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508095862.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