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内部控制成本探析.doc

上传者:cj83252951 2022-07-21 17:39:44上传 DOC文件 18 KB
内部控制成本探析
朱 萍 【摘 要】 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是防范风险,实现价值最大化。加强内部控制需要付出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成本与效益原则的考量下,坚持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待内控投入成本,设计前充分调研、科学决策,建设中优化流程、精简控制,执行后及时测评反馈、完善补充,是降低内部控制成本需把握的要点。
【关键词】 内部控制;成本;风险管理

把内部控制作为贯穿企业经营管理与风险控制的系统工程来建设,对企业是一个新挑战。不加强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企业难以做大做强;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代价高昂,尤其是对急需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和发展能力的企业,内部控制的投入加剧了资金紧张。许多企业为此而陷入两难的境地。
在成本效益原则的导向下,加强内部控制可以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已得到广泛认可,如何利用企业有限的资源达到内部控制的效果才是困扰管理者的关键问题。内部控制投入成本虽然在不同的阶段会受企业接受程度和接受能力的影响,但基本上是可以预计和估量的,从加强内部控制增加的工作量入手,探析内部控制成本和降低控制成本的途径,有助于在保证内部控制效果和实现既定目标的前提下,确保企业“把钱用在刀刃上”,持续拥有内部控制的热情和动力。

一、加强内部控制需做好大量工作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企业提交以下新报告:一是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自我评价报告;二是审计师对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意见。这背后要求企业加强以下工作才有可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一)记录内部控制的过程
企业不仅要设计出适合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实施内部控制,还需要记录内部控制的过程,为评价内部控制、鉴证内部控制及弥补内部控制缺陷提供依据。
(二)记录会计政策和程序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问题,它是与企业相关的各利益集团处理经济关系、协调经济矛盾、分配经济利益的一项重要措施。企业恰当选择会计政策,对于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会计期间和前后各项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否则,势必削弱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同时对企业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职业判断会产生影响。所以企业需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及政策的变更原因、过程及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以支持企业内外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及政策的变更合法、合理性的判断。
(三)自评内部控制
自评内部控制是指各层面人员定期直接参与评估内部控制效果作出的自我评价。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下列方面:确定组织整体或职能部门的目标,识别其主要风险;评估组织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及有效性;确认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或存在严重风险的业务环节;评估组织非正式的控制及其有效性;评估组织业务流程及其运作效率,对自我评估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因此,企业整体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都要做好日常的记录,留下完整的控制轨迹,作为自我评价的依据。
(四)弥补控制缺陷
由于存在判断错误、决策失误、勾结串通或管理层越权以及成本限制等固有局限性,内部控制并不总是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当内部控制的设计或执行未能及时防止或发现错误或舞弊时,就构成了内部控制缺陷(包括设计缺陷和执行缺陷)。企业应当制定

内部控制成本探析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5101464.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