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专用中考物理高分一轮 第单元 透镜及其应用课时训练.docx
上传者:书生教育
2022-05-28 11:20:14上传
DOCX文件
677 KB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
精品文档
透镜及其应用
(限时:40分钟)
|对点训练|
【考点1】知道描绘凸透镜的几个术语:光心、焦点、焦距、物距、像距等;能正确画出对于透镜的几条特殊入射光芒的出射光芒。(A)
1.[2018·内江]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会提醒你,不要任意抛弃饮料瓶。这是由于下雨时瓶内灌了雨水后,相当于一个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太阳出来后,它对光芒有 作用,可能会惹起森林火灾。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将汇聚到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称为凸透镜的 ,该点到光心的距离叫作 ,一个透镜有两个 。
3.如图K3-1所示,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往返移动另一侧的纸片,获得最小、最亮的光斑时,纸片距离凸透镜中心10cm,则此凸透镜的焦距是 cm;接着将纸片远离凸透镜移动,纸片上的光斑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纸片上光斑与凸透镜的镜面大小相同时,纸片距离凸透镜的中心是 cm。
图K3-1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
精品文档
4.在K3-2图中,画出经过透镜的折射光芒。
图K3-2
5.蜡烛A发出的一条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芒如图K3-3所示,请画出蜡烛B发出的一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芒。
图K3-3
6.[2018·青岛]如图K3-4所示,F1、F2分别为凹透镜和凸透镜的焦点,且两透镜的左焦点重合,请画出图中平行于两主光轴的光芒经透镜折射后的完整光路。
图K3-4
【考点2】能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过程作出正确的说明,以及得出正确的结论等;能联合凸透镜成像光路图定性描绘凸透镜成像的基本特点(包括成像大小、正立或倒立、虚实情况等)。[B(会)]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的凸透镜上标有“f=15cm”的字样)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4
精品文档
(1)若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时,会成 、 的 像。
(2)若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35cm处时,会成 、 的 像。
(3)若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10cm处时,会成 、 的 像。
2.[2018·盐城]用如图K3-5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图中凸透镜的焦距为 cm。实验中,小明移动蜡烛,察看到光屏上体现清晰缩小的像,此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持续移动蜡烛,发现在光屏上能够成放大的像,说明物体经过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 有关。
图K3-5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化实验操作考察中,小维同学把蜡烛移到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发现不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只能在光屏上看到如图K3-6所示的一个光斑,于是她断定此时蜡烛成正立、放大的 (选填“虚”或“实”)像。为了看到这个像,她站在烛焰的一侧,看到透镜上有如下列图的两个像,这两个像是由于光的 (选填“反射”“折射”或“直线流传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4
精品文档
”)所形成的。为了看到正立、放大的像,她应当 。
图K3-6
4.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K3-7所示的地点,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图K3-7
A.凸透镜的焦距为25cm
B.屏上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C.蜡烛焚烧变短,屏上像的地点会上涨
D.取走光屏,则凸透镜不能成像
5.[2018·烟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蜡烛从如图K3-8所示的A地点渐渐移到B地点的过程中,像距及其像的变化情况是( )
图K3-8
A.像距增大,像变大B.像距减小,像变大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6
精品文档
C.像距减小,像变小D.像距增大,像变小
6.同学们要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采用的器材如图K3-9所示,实验前应合理地摆放和调整器材。
摆放的规律是 ;
调整的结果是 。
图K3-9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焦距等于10cm的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K3-10所示,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处。
图K3-10
(1)将蜡烛放在A点,光屏在B地点上,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2)依次改变蜡烛的地点,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物距/cm
精品文档
1
精品文档
透镜及其应用
(限时:40分钟)
|对点训练|
【考点1】知道描绘凸透镜的几个术语:光心、焦点、焦距、物距、像距等;能正确画出对于透镜的几条特殊入射光芒的出射光芒。(A)
1.[2018·内江]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会提醒你,不要任意抛弃饮料瓶。这是由于下雨时瓶内灌了雨水后,相当于一个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太阳出来后,它对光芒有 作用,可能会惹起森林火灾。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将汇聚到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称为凸透镜的 ,该点到光心的距离叫作 ,一个透镜有两个 。
3.如图K3-1所示,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往返移动另一侧的纸片,获得最小、最亮的光斑时,纸片距离凸透镜中心10cm,则此凸透镜的焦距是 cm;接着将纸片远离凸透镜移动,纸片上的光斑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纸片上光斑与凸透镜的镜面大小相同时,纸片距离凸透镜的中心是 cm。
图K3-1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
精品文档
4.在K3-2图中,画出经过透镜的折射光芒。
图K3-2
5.蜡烛A发出的一条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芒如图K3-3所示,请画出蜡烛B发出的一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芒。
图K3-3
6.[2018·青岛]如图K3-4所示,F1、F2分别为凹透镜和凸透镜的焦点,且两透镜的左焦点重合,请画出图中平行于两主光轴的光芒经透镜折射后的完整光路。
图K3-4
【考点2】能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过程作出正确的说明,以及得出正确的结论等;能联合凸透镜成像光路图定性描绘凸透镜成像的基本特点(包括成像大小、正立或倒立、虚实情况等)。[B(会)]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的凸透镜上标有“f=15cm”的字样)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4
精品文档
(1)若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时,会成 、 的 像。
(2)若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35cm处时,会成 、 的 像。
(3)若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10cm处时,会成 、 的 像。
2.[2018·盐城]用如图K3-5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图中凸透镜的焦距为 cm。实验中,小明移动蜡烛,察看到光屏上体现清晰缩小的像,此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持续移动蜡烛,发现在光屏上能够成放大的像,说明物体经过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 有关。
图K3-5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化实验操作考察中,小维同学把蜡烛移到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发现不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只能在光屏上看到如图K3-6所示的一个光斑,于是她断定此时蜡烛成正立、放大的 (选填“虚”或“实”)像。为了看到这个像,她站在烛焰的一侧,看到透镜上有如下列图的两个像,这两个像是由于光的 (选填“反射”“折射”或“直线流传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4
精品文档
”)所形成的。为了看到正立、放大的像,她应当 。
图K3-6
4.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K3-7所示的地点,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图K3-7
A.凸透镜的焦距为25cm
B.屏上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C.蜡烛焚烧变短,屏上像的地点会上涨
D.取走光屏,则凸透镜不能成像
5.[2018·烟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蜡烛从如图K3-8所示的A地点渐渐移到B地点的过程中,像距及其像的变化情况是( )
图K3-8
A.像距增大,像变大B.像距减小,像变大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6
精品文档
C.像距减小,像变小D.像距增大,像变小
6.同学们要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采用的器材如图K3-9所示,实验前应合理地摆放和调整器材。
摆放的规律是 ;
调整的结果是 。
图K3-9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焦距等于10cm的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K3-10所示,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处。
图K3-10
(1)将蜡烛放在A点,光屏在B地点上,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2)依次改变蜡烛的地点,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物距/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