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人教版届高考专题复习课后限时作业九.docx

上传者:cjl201801 2022-07-19 09:24:25上传 DOCX文件 32 KB
福建省 2012 高考语文 课后限时作业(九)
一、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 1〜2题。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1.下列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全乡的人都喜欢的人,不一定是好人。
B.孔子认为,全乡的人都讨厌的人,不一定是坏人。
C.孔子认为,应当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来判断一个人的好坏。
D.孔子认为,不应当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来判断一个人的好坏。
【解析】孔子认为,不应当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来判断一个人的好坏。
【答案】C
【参考译文】 子贡问孔子: “全乡的人都喜欢的人. 您觉得这个人怎么样呢”孔子回
答道:“还不行。”
子贡又问道:“全乡的人都讨厌的人,您觉得怎么样呢”孔子回答道: “还不行。 最好
是全乡村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村的坏人都憎恨他。”
2.结合上面的选段,分析下面这句话反映了孔子是怎样评价一个人的。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答案】 孔子认为,评价一个人要坚持是非标准,而不可简单地从众,应当花时间深
入考察。
【参考译文】 孔子说:“大家都讨厌他,一定要去仔细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同
样也一定要去仔细考察一下。”
二、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 3〜4题。
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①之不逮②也。”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注】①躬:身。②逮:及。
3.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不该追求饮食起居等物质生活,而应当把重心放在做事,放在道德修养上。
B.古人不轻易说话,因为他们认为言出必行,言行不一致是可耻的。
C.少说话多做事,尽管显得木讷,但谨慎处事也是相当可取的。
D.孔子认为为人处事要像古人一样,做事敏捷,言谈谨慎。
【解析】“尽管显得木讷”说法不妥当,“讷”原意为“迟钝”, 文段中引申为“谨
慎” “审慎”。
【答案】C
4,请结合文段,谈谈你对"言行一致”的看港,
【答案】做人必须京行一致,做事敏捷,宜谈慎重,把重心放在行动上, 放在切实的道徒学问修养上.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素养,也才能改变自己,改卷 社会,笄邂免因为夺夸其淡而失信于人,避免沉溺于浮夸的言号中* 【参考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追求丰足,居住不追求舒适,做事敏捷,言谈谨慎,
亲近有道德的人匡正自己,这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孔子说:“古时候的人话不轻易说出口,因为他们对没做到这些事感到羞耻。”
孔子说:“君子要言谈谨慎行动敏捷。”
三、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5〜6题。
有子曰:“礼①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 ②,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 ①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
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②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 武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5.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意思就是说,礼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实现“和

人教版届高考专题复习课后限时作业九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4953257.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