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乡镇经济发展策略分析.doc
上传者:小雄
2022-05-25 12:27:07上传
DOC文件
98 KB
山区乡镇经济发展策略分析.doc山区乡镇经济发展策略分析
山区乡镇经济发展策略分析
摘要:乡镇经济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整 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山区面积占国土陆地 面积的1/3,大力发展山区乡镇经济显得尤为重要。因而, 认真研究乡镇经济,特别是贫困乡镇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和困难,探索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措施,有助于乡镇经济的 跨越发展。
关键词:山区乡镇经济发展策略
1山区乡镇经济发展的特征
1. 1本质和作用
山区乡镇经济主要是指根据自身自然环境所限,形成的 具有山区地域特征' 资源禀赋特征和产业特征的相对独立的 区域经济,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基本行政单元经济,是国民经 济的“细胞”和基础。山区乡镇经济既是县域经济与农村经 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 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其经济主体是农业'农村和农民。 只有乡镇经济发展了,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巩固,农民收入
才能提高,农村社会才能稳定。
1.2特征
作为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桥梁和纽带,乡镇经济在区 域经济发展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与发 展中也形成了显著的基本特征。
1.2.1市场驱动力小
乡镇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来自于政府主导而非民间诱 导,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政府干预下的制度创新。由于山 区乡镇经济的微观市场主体力量弱小,难以创新制度,乡镇 政府在山区乡镇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更加彰显,外部力量 的作用非常突出。可见,当前大多数山区乡镇的发展模式还 只能是一种政府驱动模式,而不是市场驱动模式。
1.2. 2体制束缚严重
国家今年来虽然在政治' 经济' 文化、金融、医疗等各 个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机制体制改革,但相对于城市 工业经济而言,乡镇经济发展体制还未完全解放出来,存在 的各种束缚依然比较严重。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一方面, 因机构层级较多,行政成本增加,行政效率下降;另一方面,
各级政府往往倾向于调配区域内资源来发展中心城市,因此 造成乡镇经济自身活力不足' 财力不足' 资源不足。
1.2.3经济结构不合理
据人口统计数据显示,XX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
136782万人,其中乡村常住人口为6186 6万人,占总人口 的比重为45. 23%,然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 9万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万,仅占城市平均水平的36%o 从经济结构上看,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极低,缺乏骨干 型的企业和规模稍大的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从所有制的构 成来看,乡镇企业凤毛麟角,且规模较小。在此情况下,启 动经济增长的难度较大,带动能力差。
1.2.4财政征收困难
乡镇财政增收普遍面临以下困难:一是多数乡镇因缺乏 普遍型的工业企业和支柱产业,导致乡镇财政缺乏应有的骨 干税源的支撑;二是预算外资金征收困难,机动财力不足。 乡镇预算外资金的主要来源是计生、国土及其他行政' 事业 性收费,随着国家事业性收费管理制度的日益完善,这些收 入也在逐步消减。
2XXX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XXX乡位于南阳市XXX县西北部,距县城30公里,与鲁 山' 南召县接壤,南北狭长,约55公里,面积298平方公 里,横跨江淮两大流域,辖38个行政村,约6万人,属纯山 区乡镇,鲁姚路贯穿南北。据统计,XX年XXX乡家庭人均纯 收入仅为580 0元,这离小康社会的标准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同时,在经济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2. 1城镇化率低
城镇化率指某一特定区域内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 重。国家统计局显示,从城乡结构看,XX年城镇常住人口 749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0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 61866 万人,减少1095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4. 7 7%。, 即城镇化率为54.77%o XXX乡人口总计6万人,全乡范围内 仅有一个中心集镇区,其中目前居住人口还不到1万人,可 见城镇化率还不足17%0
2贫困人口多,贫困情况严重
据统计,截止XX年年底,农村贫困人口 7 017万,占 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11%。XXX乡在38个行政村范围内,共 识别和排查出困难户2000户,低保户2600户,五保户近1000 户,残疾人总计约3000余人。这些贫困人口加起来约占该 乡总人口的近20%。可见,X XX乡的贫困人口是国家平均水 平的近2倍。同时,痴'傻' 呆' 捏,老' 弱' 病' 残,鳏'
寡、孤、独等弱势群体所占比重也非常高,这些弱势群体的 存在,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导致贫困情况 更加严重。
2. 3主导产业不明晰,生态环境脆弱
虽然XXX乡在近几年逐渐发展了以薄皮核桃'红梨' 白 桃等为主的水果业,以香菇' 木耳等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和以
山区乡镇经济发展策略分析
摘要:乡镇经济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整 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山区面积占国土陆地 面积的1/3,大力发展山区乡镇经济显得尤为重要。因而, 认真研究乡镇经济,特别是贫困乡镇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和困难,探索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措施,有助于乡镇经济的 跨越发展。
关键词:山区乡镇经济发展策略
1山区乡镇经济发展的特征
1. 1本质和作用
山区乡镇经济主要是指根据自身自然环境所限,形成的 具有山区地域特征' 资源禀赋特征和产业特征的相对独立的 区域经济,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基本行政单元经济,是国民经 济的“细胞”和基础。山区乡镇经济既是县域经济与农村经 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 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其经济主体是农业'农村和农民。 只有乡镇经济发展了,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巩固,农民收入
才能提高,农村社会才能稳定。
1.2特征
作为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桥梁和纽带,乡镇经济在区 域经济发展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与发 展中也形成了显著的基本特征。
1.2.1市场驱动力小
乡镇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来自于政府主导而非民间诱 导,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政府干预下的制度创新。由于山 区乡镇经济的微观市场主体力量弱小,难以创新制度,乡镇 政府在山区乡镇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更加彰显,外部力量 的作用非常突出。可见,当前大多数山区乡镇的发展模式还 只能是一种政府驱动模式,而不是市场驱动模式。
1.2. 2体制束缚严重
国家今年来虽然在政治' 经济' 文化、金融、医疗等各 个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机制体制改革,但相对于城市 工业经济而言,乡镇经济发展体制还未完全解放出来,存在 的各种束缚依然比较严重。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一方面, 因机构层级较多,行政成本增加,行政效率下降;另一方面,
各级政府往往倾向于调配区域内资源来发展中心城市,因此 造成乡镇经济自身活力不足' 财力不足' 资源不足。
1.2.3经济结构不合理
据人口统计数据显示,XX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
136782万人,其中乡村常住人口为6186 6万人,占总人口 的比重为45. 23%,然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 9万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万,仅占城市平均水平的36%o 从经济结构上看,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极低,缺乏骨干 型的企业和规模稍大的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从所有制的构 成来看,乡镇企业凤毛麟角,且规模较小。在此情况下,启 动经济增长的难度较大,带动能力差。
1.2.4财政征收困难
乡镇财政增收普遍面临以下困难:一是多数乡镇因缺乏 普遍型的工业企业和支柱产业,导致乡镇财政缺乏应有的骨 干税源的支撑;二是预算外资金征收困难,机动财力不足。 乡镇预算外资金的主要来源是计生、国土及其他行政' 事业 性收费,随着国家事业性收费管理制度的日益完善,这些收 入也在逐步消减。
2XXX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XXX乡位于南阳市XXX县西北部,距县城30公里,与鲁 山' 南召县接壤,南北狭长,约55公里,面积298平方公 里,横跨江淮两大流域,辖38个行政村,约6万人,属纯山 区乡镇,鲁姚路贯穿南北。据统计,XX年XXX乡家庭人均纯 收入仅为580 0元,这离小康社会的标准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同时,在经济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2. 1城镇化率低
城镇化率指某一特定区域内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 重。国家统计局显示,从城乡结构看,XX年城镇常住人口 749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0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 61866 万人,减少1095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4. 7 7%。, 即城镇化率为54.77%o XXX乡人口总计6万人,全乡范围内 仅有一个中心集镇区,其中目前居住人口还不到1万人,可 见城镇化率还不足17%0
2贫困人口多,贫困情况严重
据统计,截止XX年年底,农村贫困人口 7 017万,占 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11%。XXX乡在38个行政村范围内,共 识别和排查出困难户2000户,低保户2600户,五保户近1000 户,残疾人总计约3000余人。这些贫困人口加起来约占该 乡总人口的近20%。可见,X XX乡的贫困人口是国家平均水 平的近2倍。同时,痴'傻' 呆' 捏,老' 弱' 病' 残,鳏'
寡、孤、独等弱势群体所占比重也非常高,这些弱势群体的 存在,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导致贫困情况 更加严重。
2. 3主导产业不明晰,生态环境脆弱
虽然XXX乡在近几年逐渐发展了以薄皮核桃'红梨' 白 桃等为主的水果业,以香菇' 木耳等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