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浅谈农民社会流动与现代性自觉——苏北滨海县农民流动个案研究.doc

上传者:蓝天 2022-05-26 18:10:58上传 DOC文件 90 KB
浅谈农民社会流动与现代性自觉——苏北滨海县农民流动个案研究.doc浅谈农民社会流动与现代性自
觉——苏北滨海县农民流动个
案研究
论文关键词:社会流动 现代性 自觉
论文摘要:本文是关于苏北滨海县农民社会流动的个案研究, 在问卷调查和大量访谈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心理论假设,即苏北滨 海县农民在不断的社会流动过程中获得一定程度的现代性,现代性的 获得又反过来支配他们更理性的流动。
一、研究背景:区域农民社会流动的视阈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外出流动人口迅速增多。苏北滨海县农民也 大规模的向苏南等地涌人,与中国其他地区农民不同的是,滨海县农 民一直就有向外流动的传统。经过多年的社会流动,今天的滨海县农 民已发生巨大变化,很多人通过多年打拼在扩展经济资本的同时也增 加了自身的社会资本。
近年来,江苏省政府开始将部分重点工业向苏北转移,由此 带动了苏北建筑、服务等行业的发展。苏北地方政府也积极拓宽渠道 吸纳资金、技术,不仅向大企业招商引资,还经常邀请本土流出在外 的“流动精英”回乡参观,并通过大众传媒召唤在外流动农民回乡参 与建设。地方政府此项举措主要考虑的是在外流动农民经过十至二十 年的发展,不仅拥有较高的技术,而且在思维观念、心理状态、社会
视野等方面也更趋向现代性,这对于发展地方经济所需成熟的劳动力 和冲击传统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具有双重的现实意义。流动农民 出于对扩展自身利益的考虑也积极响应地方政府的召唤,近年来出现 的“乡土回流”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二、个案材料的选取与简单统计
由于流动人数较多,取得总体流动农民名单非常困难,因此,本 文调查无法进行概率抽样,而是采取了配额抽样方法。具体做法是在 滨海县委办公室帮助下抽取了振东、东坎两乡镇130人,其中被视为 “流动精英”的21人,“普通流动者” 109人,构成本次调查的样本。 调查数据统计如下:
从年龄结构看,21到40岁的居多,其中21——30岁的占29. 2%, 31 ——40岁的占30. 8%, 41——50岁的占20. 8%;从文化程度看,初中以 下的占47. 7%,初中占35.4%,初中以上的仅占16. 9%;从收人水平看, 流动农民收人都相对较高,仅月收人2500元以上的就占21. 6%;从职 业身份来看,受雇者占了 56. 9%,经营者占43. l%o结合访谈资料,对 上述数据做以下补充说明:滨海县流动农民从其职业身份可以将他们 分为受雇者和经营者两类。受雇者主要在乡镇企业务工,从事服装纺 织、电子制造等,其中以女性居多,从年龄上看也以21——30岁的青 年人居多,他们的文化程度也较高,收人与经营者比相对较少,多数 在13002300元之间;经营者主要从事运输、承包工程、承包菜市场等, 收人多在2500元以上,部分人月收人达到4000元以上,这类群体以 男性居多。“流动精英”主要在这部分人群中,很多“流动精英”已经
积聚了几百万的资产,但他们的文化程度则比较低,多在初中及初中 以下,年龄多数在40——50岁之间。他们获得财富的主要原因在于流 动时间较早,利用上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苏南等地大力发展经济的机 会承包工地建筑等业务,回乡雇用农民赚取了第一桶金,在积累财富 的同时他们也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培育了敏锐的市场意识。
三、理论假设的提出与检验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508092109.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