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小学教育]肠胃炎症(202**********).pptx

上传者:yanxiaosa0 2022-06-26 12:49:12上传 PPTX文件 87 KB
炎症性肠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仁济医院消化科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 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 (CD)o
炎症性肠病概述
肠道非特异性炎症,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隆氏 病(CD)
发病率:2.10/10万/年1 (欧美)
患病率:40-100/10万/年
国内尚未有完整的流行病学统计数据。
罹患本病后难以根治,复发率高。
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重者发生溃疡,病变 主要累及结肠粘膜和粘膜下层;范围多自远段结肠开始, 可逆行向近段发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及末段回肠,呈连续 性分布;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和粘液脓血便。
CD为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病变可累及胃肠道各部位, 而以末段回肠及其邻近结肠为主,多呈节段性、非对称性 分布;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痿管、肛门病長和不 同程度的全身症状。
溃疡性结肠炎(UC)
一、诊断标准
1 .临床表现: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粘液脓血便伴腹 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可有关节、皮肤、 眼、口及肝、胆等肠外表现。
2.结肠镜检查:病变多从直肠开始,呈连续性、弥漫性分
布,表现为:
①粘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充血、水肿、易脆、出血及
脓性分泌物附着,亦常见粘膜粗糙,
呈细颗粒状;
病变明显处可见弥漫性多发糜烂或溃疡;
慢性病变者可见结肠袋囊变浅、变钝或消失、假息肉及桥 形粘膜等。
3 .繰剂灌肠检查:

主要改变为:
① 粘膜粗乱和(或)颗粒样改变;
② 肠管边缘呈锯齿状或毛刺样,肠壁有多发性小充盈缺损;
③ 肠管短缩,袋囊消失呈铅管样。
粘膜病理学检查:有活动期和缓解期的不同表现。
活动期:
①固有膜内有弥漫性、慢性炎症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嗜酸性 粒细胞浸润;
② 隐窝有急性炎症细胞浸润,尤其是上皮细胞间有中性粒细 胞浸润及隐窝炎,甚至形成隐窝脓肿,可有脓肿溃入固有膜;
③ 隐窝上皮增生,杯状细胞减少;
④ 可见粘膜表层糜烂、溃疡形成和肉芽组织增生。
缓解期:
① 屮性粒细胞消失,慢性炎症细胞减少;
② 隐窝大小、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
③ 腺上皮与粘膜肌层冋隙增大;
④ 潘氏细胞化生。
在排除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结 核等感染性结肠炎及结肠CD、缺血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 炎等疾病的基础上,可按下列标准诊断UC:
根据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3项中之任何一项和(或)粘
膜活检支持,可诊断本病。
2.根据临床表现和根剂灌肠检查3项中之任何一项,可诊断
本病O

[小学教育]肠胃炎症(202**********)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511660077.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