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关于技校生素质教育中“自律性”的培养.doc

上传者:小舍儿 2022-07-15 23:47:00上传 DOC文件 15 KB
关于技校生素质教育中“自律性”的培养
唐建明 摘要: 本文从注重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培养;注重技校生良好性格的发展与培养;强化素质教育,营造“自律性”形成的氛围;注重自律与创新,培养学生的开拓意识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技校生素质教育中“自律性”的培养问题。
关键词: 技校生“自律性” 培养

由于高校连年扩招,“普高热”不断升温,中等职业教育特别是技工教育面临的招生形势越来越严峻,为求生存和发展,技校采取登记入学,生源素质差异很大,所招学生一方面各项文化课基础薄弱,普遍缺乏良好的学****行为****惯,另一方面自控能力差,情感反映强烈,容易冲动,逆反心理特别重,这两方面因素导致学生思想情绪波动大,学****成绩忽上忽下,厌学、混日子的现象较普遍。因此,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着发生诸多突发性事件的不确定因素。切实加强对技校生的素质教育成为当务之急。
所谓“素质”,不仅包括先天的生理条件,而且包括从生活和学****中所获得的多方面知识而形成的品质,其中包括思想道德品质、职业技能素质、适应环境能力的素质及身体健康的素质等。素质教育的思想内涵很丰富,包括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学会宽容、学会学****等。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做人,即做一个完整的社会人,而做人必须具有一定的“自律性”,所以如何培养技校生的“自律性”,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是摆在我们职教工作者面前的课题。

一、注重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培养

自我意识是指作为主体的技校生,对于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认知,它包括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等形式。反映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动机和力量,主动地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更好地、客观辩证地面对现实,把自己提高到一个更加自觉、主动的水平,即具有一定的“自律性”。教师要帮助、指导学生,更有效地认识、发现、提高他们的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的能力,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标。
例如:学生进校后根据专业制定好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围绕三年或五年的规划,认清自身存在的欠缺,按照目标在教师的引导和家长的督学下,实现自我价值。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迷失人生的奋斗目标,纯粹混日子将一辈子一事无成。

二、注重技校生良好性格的发展与培养

性格是一个人的个性生理特征,是一个人在长期生活环节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技工学校的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他们朝气蓬勃,活泼好动,已经具备人生观进入个人意识的基本心理条件,但对人生观的认识还不成熟、不稳定,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教师必须结合社会实践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状况,对他们加强人生观的教育引导。教师可以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用前途教育鼓励学生,用性格榜样去影响学生优良性格的形成,并通过这些途径去强化学生的性格形成过程。同时,还必须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班会、晨会、国旗下讲话、参观展览、对英模的访问、个别交谈等形式形成自律约束的环境。
在日常管理中,要经常在学生中算好违纪“成本帐”,列举吸烟的危害、打架的代价、正确的恋爱观、上学的成本。还要进行感恩父母、我陪父母工作一天的活动,法制教育典型事例进课堂,诚信的社会效益、技校生心理辅导课程等事例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意识

关于技校生素质教育中“自律性”的培养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5026566.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