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蝙蝠与雷达》教学设计.doc

上传者:贾敬 2022-06-30 11:26:02上传 DOC文件 16 KB
《蝙蝠与雷达》教学设计
连少军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科普知识短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的事。
本组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在对自然的观察、发现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同时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以及自学的能力。这两个训练项目在本课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落实。
设计理念
教学本文,要重视学****方法的指导与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积极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我在教学中采用了阅读教学的“五疑式”教学法,以疑问为引线,以“自学生疑—尝试排疑—启发释疑—练****释疑—创造释疑”的流程贯穿课堂。五个步骤环环相扣,互相联系,学中生疑,带疑而学,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变被动学****为主动探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写十二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蝙蝠、敏锐”等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关键词句;在讨论和探究中掌握文章内容,并了解一些仿生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科学家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的过程,以及蝙蝠的特殊本领与雷达的工作原理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学生:看实物,认识荧光屏、蝙蝠、雷达、超声波等事物,收集有关仿生学的资料。
教师:准备有关仿生学的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流程
一、自学生疑
(一)游戏导入,引发兴趣
老师组织学生在课前玩捉迷藏的游戏。(几位学生蒙眼捉人,其他学生在教室的角落潜藏不动。)
老师引导学生谈游戏心得:
(1) 蒙眼后捉人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无法看到物体,蒙眼者易相撞……)
(2) 你有什么好办法快速完成任务?(靠耳听或靠触摸)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br/> 教师小结课前游戏: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可以借助灯火或触摸物体在黑暗中行走,但是对在茫茫夜空中飞行的飞机来说,以上的方法就不管用了,那么究竟是谁帮助人类解决了这一难题?
老师为学生的自学提示质疑方向:如何理解课文标题?文中哪些词语、句子难以弄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回答课后的思考题?
(三)自读课文
采用圈、点、划、批的办法,画出疑难点,待下一步排疑。
(四)初学课文,提出疑问
1.文题中的蝙蝠和雷达是什么关系?
2.“灵巧”、“敏锐”是什么意思?“灵巧”、“灵敏”、“敏捷”与“敏锐”是不是近义词?超声波是什么东西?
3.蝙蝠到底是用什么来探路的?
4.雷达是怎样帮助飞机在黑暗中安全飞行的?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生出诸多疑问,这些疑问,无论是按老师的提示而学,还是根据各自的理解而解决,都触到了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下一步的学****竖起了路标,同时使学生进入积极探索的良好状

《蝙蝠与雷达》教学设计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4086038.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