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北京 (1)“学生证”出行
本文介绍了第一次去北京 (1)“学生证”出行,对大家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文/魏至炳
我们是六六级初中毕业生,当时“文革”已经开始。全国学生“大串联”。我们也渴望出去看一看,特别是想去北京。学校认为我们己毕业,不开给介绍信。“拿学生证去”,“好!对!拿学生证去”。我们的“学生证”是上初一时发的,上面的照片是小学毕业照片,还戴着红领巾。母亲只给了十元钱,我们三个同学一起出发了。
已是十一月份,到兰州时感觉冷,姐姐又给衣裤。我们凭“学生证”住进了宾馆,又凭“学生证”办理免费乘车证,坐了去北京的火车,沿陇海铁路飞驰。那时还没有高速列车,坐快车也要两天两夜。初次离开家乡,离开兰州,心情很激动。一切都感到新奇、新鲜,感到有趣。沿途的风景已成深秋景色,柿子树上没有了叶子,只有红红的柿子象灯笼,吊挂在枝杆上。地里的庄稼早已收完,只见广阔无垠的原野和山川河流。在郑州是否转车忘记了,东行的列车开始向北奔驰。
到北京的西直门车站,下了火车,车站广场上人山人海,全是来京学生,他们在联系组成一百人去一个接待站。看见一个很有能力的贵州女生在招呼,我们跟着她凑够了数。汽车送我们到东高地,东高地在市区东南郊外,要过永定门再向东过大红门就到了。我们有了住宿地点,到食堂里吃了免费的晚饭。接到了通知,这个接待站明天参加第六次接见活动,明天凌晨到东长安街集中,从接待站坐汽车送去。我们感到运气真好,高兴的跳起来、唱起来。
近期热读1梨(1)“梨”愁别绪2梨(2)佛前有梨3国家乡村振兴局调研什川古梨园47旬农民大爷用10年在石头上刻出《红楼梦》,涉及360多个人物5中秋节 自制糖月饼6皋兰县古梨园保护中心:什川梨园采收季 请果农安全生产
7
老屋
8
7旬农民大爷用10年在石头上刻出《红楼梦》,涉及360多个人物
“写留言”跟老魏进行互动吧!
这篇关于第一次去北京 (1)“学生证”出行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希望我们推荐的答案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