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劝学》教学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劝学》教学实录(7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劝学?教学实录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让学生熟读课文,掌握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翻译全文,理解文意。 步骤与方法:? 1.看“预习提示,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理解课文。 2.老师出示应掌握的实词和虚词,让学生默读课文,对照注释弄明白。假设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集体解答。 3.同位桌轮流口译课文。翻译不准确的,对方应指出来加以纠正或共同讨论;二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集体解决。 4.老师提问几个重、难点的语句,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5.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上课 师:同学们,荀况特别强调教育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劝学?就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请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生:集体“学不可以已。 板书:学不可以已 师:请同学们齐背第一自然段。? 生:集体“学不可以已君子博不而日参省乎已,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 师:请问本段阐述了什么内容?学生举手××同学答复。 生1:阐述了学习的意义。 师:运用什么方法阐述的? 生1:比喻。 师:很好。本文作者运用了5个比喻,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学习的意义。作者以青青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板书:青青于蓝,冰寒水××同学,请你答复。 生2: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过程会发生变化。 师: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生2:在原有的根底上进一步进步、开展。 师:对。作者又以“直木为轮为喻,说明什么
3、道理呢?板书:直木为轮学生举手××同学。 生3:说明事物可以后天改造。 师:对。谁能说得更全面、更详细些?学生举手××同学。 生4:比喻说明人的资质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而且一旦进步和开展了,就不会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即人假设不断地学习下去,会发生质的变化。 师:很好。“金就砺“木受绳两个比喻引出什么结论?板书:金就砺、木受绳 生:集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板书:知明而行无过 师:此句与本段哪句相照应? 生:集体“学不可以已。 师:对。荀子提出人性本恶的思想,认为只有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才能把这种生而具有的“恶转变为“善。这里作
4、者运用5个比喻阐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人开展的过程,假如不停顿地学习,人的知识、才能、品德会不断地增进、进步,到达“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 请××同学背诵第二自然段。? 生5:“吾尝终日而思矣善假于物也。 师:很好。同学们考虑一下本段写了几层内容?××同学答复。 生6:分三层。第1句为第一层,第2、3句为第二层,第4句为第三层。 师:对。第一层说明什么内容?××同学。 生7:正面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师:对。第二层与第三层是什么关系?××同学。 生8:分总关系。 师:对。第二层是详细阐述“假于物的重要,第三得出结论:“
5、君子善假于物。联络前文考虑“善假于物的“物暗指什么? 生:部分学习。 师:对。由此看来,第二层用什么方法阐述学习的重要性? 生:集体比喻。 师:用哪几个比喻?××同学。 生9: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板书: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善假于物 师:第一、二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大量的比喻,从各个方面对中心论点加以阐释,使论点既鲜明又生动。? 师:请同学们齐背第三段,“积土成山,开场。? 生:“积土成山用心躁也。? 师:本段主要阐述什么问题?分几层?学生举手××同学答复。 生10:这段主要
6、阐述学习态度。分三层:第一层,从“积土成山到“金石可镂,阐述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第三层,从“蚓无爪牙之利到本段末,阐述学习要专心。板书:学习态度积累、恒心、专心 师:很好。作者是用什么方法阐述问题的?××同学。 生11:比喻。 师:每一层的两个比喻句是什么关系? 生11:比照关系。 师:对。本段的三层内容都用比照设喻的方法阐述。这样的写法什么好处?××同学,你说说。 生12:使中心论点更生动更鲜明,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师:很好。请同学们拿出纸来,按要求作练习。要求:每人写一个比喻句阐述知识的重要性,比喻要恰当。学生动笔写,5分钟。 师:请同学们
7、交流一下,谁说?学生举手××同学。 生13:知识如血液一样珍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就会枯竭。 师:比喻贴切吗?学生答:“贴切。××同学,你怎样写的。 生14:空虚的头脑假设以知识来充实,犹如雨水浇灌着干旱的土地,使它能恢复生气。 师:很好。××同学,你说一个。? 生15:知识是生活的明灯,没有知识的生活,犹如在黑暗中的远征。 师:好。××同学。? 生16:没有知识的头脑,像不长谷物的荒地。 师:他从反面设喻,也很好。××同学。? 生17:没有知识的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东摇
8、西晃,虚度年华。 师:请同学们推敲一下是否贴切。××同学,说说你的意见。? 生18:不贴切。“断线的风筝,东摇西晃主要是说无明确的飞行方向,与“没有知识无相似之处。 师:假设将本体改动一下,就是一个很好的比喻句,请你改一下。? 生19:将“知识改为“志向。 师:对。改为“志向“目的“理想等,就是个很生动贴切的比喻。好的比喻必须符合合理、生动、新颖的要求。? 师:再请同学们运用比照设喻的方法,阐述学习要勤奋或谦虚。学生写,6分钟 师:我看同学们根本上作完了,下面分成几个小组交流一下,写得好的向全班同学推荐一下。6人一组,交流7分钟 师:哪些同学写得不错,请组长推荐一下第二组组
9、长举手说:××同学,请××同学读读。 生20:谦虚的人像翱翔高空的雄鹰,知道天高地阔、学海无涯,因此刻苦好学,永不自满;骄傲的人就像井底之蛙,以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因此浅尝辄止、夜朗自大。 师:好。这是以比照设喻阐述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还有好的吗?第五组组长站起来说:××同学请××同学读一下。 生21:勤奋的人,像一颗明珠,无时不刻不放出光辉;而懒惰的人,像生了锈的铁,毫无用处。 师:不错。这是以比照设喻阐述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还有组长举手下课铃响还有好的句子,请课代表搜集起来,贴在学习专栏里。?今天的作业: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议论文,阐述人要有崇高的理想。适当运用比喻论证法。下课。:第 7 页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523096.html
文档标签:劝学 教学 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