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溢血年轻化

《脑溢血年轻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溢血年轻化(14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 被誉为“岭南汤王”的广东省中医院资深药师佘自强,于6月10日凌晨两点,因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离世,终年65岁。消息传出,引起一片惋惜之声。专家提醒,突然出现头晕、头痛、呕吐等症状不可掉以轻心,这很可能就是脑溢血的预警信号,特别是患有“三高”及脑动脉硬化等高危人群,尤其要引起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脑溢血“偏爱”老年人,如今由于压力过大、频繁应酬、不合理饮食等多种因素,“三高”人群日益年轻化,中青年发生脑溢血的病例逐年增多,且病情往往更加危重,致死、致残率非常高. 脑溢血又称脑出血,原本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多为年龄50岁以上的老年人易患。而多家医院的临床调查显示,本市脑溢血
2、就诊患者逐年增多,且年轻化趋势明显,患者发病年龄比过去提前了5至10岁。“过去5年每周接诊一两人,现在一周要接四五名患者,且患者年龄越来越小。以前接受手术的患者都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如今四十岁左右的患者也不少。” 不健康生活方式导致的高血压是引发脑溢血的一个最重要因素。营养过剩、缺乏锻炼、长期熬夜、压力过大等原因,导致高血压患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一旦遇到季节变化或情绪过度波动,就会引发脑溢血。此外,有些年轻人喜欢吸烟饮酒,长期吸烟使得体内血管脆性增加,长期饮酒会引起血管收缩舒张调节障碍,都会导致脑出血高发。脑出血,俗称脑溢血,属于“脑中风”的一种,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一种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
3、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故大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临床上脑出血发病十分迅速,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目前世界逐渐步入老龄化,脑出血已成为一较为广泛发生的急症重症,我国每年因为脑出血死亡的患者约占全部疾病死亡的20%左右,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脑溢血又称脑出血,它和脑梗死都是脑卒中的表现。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疾病,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即脑溢血,是脑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脑实质内。而缺血性卒中称为脑梗死,为脑血管梗阻导致所支配区域脑组织坏死
4、,占脑卒中的60%-70%以上。脑溢血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我国每年因脑出血死亡的患者,约占全部疾病死亡的20%。在日前举行的第四届广州脑卒中国际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等与会专家表示,目前脑卒中已然成为国民的第一大死因。在引发脑溢血的诸多因素中,血压波动被认为是主要原因。王陇德院士在上述论坛上表示,我国对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健康管理的缺失,导致高血压的控制率低至不足10%。而血压一高,缺血、出血型脑卒中的发病率就会大大增加。“在临床收治的脑出血病例中,大部分属于高血压脑出血,小有部分脑出血是由于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导致。”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曹志恺向媒体指出,出
5、现血压波动后,如果再加上一些外界的诱因,如疲劳、情绪激动、喝酒等,很容易导致脑出血的发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胡学强教授介绍,脑卒中在一天之中的发病情况有一些差异,缺血性卒中多数在晚上发病,尤其是凌晨发病者多见;出血性脑血管病则在白天比较多见,而且情绪激动的时候比较多见。据介绍,一般来说,人血压呈明显的昼夜波动,在夜间2:00-3:00处于最低谷,凌晨血压急剧上升,血管弹性好的健康人群能承受得了这种变化,但对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基础病的患者,风险却不可忽视。专家提醒,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控制血压,多喝水,尤其是夜间,可以在床头放一杯水,及时补充水分。同时,注意充足睡眠
6、,避免精神紧张、暴怒生气和不规律服用降压药,夜间或清晨起床的时候先不要急着下地,最好在床沿小坐几分钟。 脑溢血脑溢血据专家介绍,脑血管病有季节的节律,在季节变化时尤为多见,如春夏、秋冬交界的季节。这是因为季节的变化以及外界温度的变化,可以影响人体神经内分泌的正常代谢,改变血液黏稠度,血浆纤维蛋白质、肾上腺素均升高,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和脆性增加。据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严红介绍,每到冬季,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患者就会明显增加,这个时期患者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情况通常会比其他季节多2-3倍。这是因为身体在低温状态下,血管会收缩,造成血管阻力及血压的上升,而且增加心脏负荷,因而增加脑溢血、脑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