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隐性压力”幼小心灵怎承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隐性压力”幼小心灵怎承受?(7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隐性压力”幼小心灵怎承受?5月,树叶青青麦未黄,年仅12岁的山西临钢小学5年级女生恬恬(化名),留下一份压力太大的绝笔后,自缢身亡。记者日前走进这个家庭时,恬恬的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心神几近崩溃,一个幸福家庭的天空已然坍塌。究竟有什么太大的压力,竟让一个花季少年如此不能承受?孩子的心灵更需要关爱恬恬就读的是临汾钢铁集团的子弟学校,无论师资水平还是学校环境,在当地都是不错的。学校平时十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3年级起就开设电脑和外语课,还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1997年,学校就制定了减轻学生负担的规章,设立了知心姐姐信箱,解答学生的疑惑。恬恬的同学也反映,如今老师布置的作业比以前少多了。成绩
2、优秀的学生每天只要花半个多小时就能完成,成绩一般的学生也不过一个多小时,作业负担并不重。那么,恬恬绝笔中所谓的作业太多、压力太大,又从何谈起呢?对记者的疑惑,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秦金亮教授一语惊醒梦中人。他分析道,近年来,声势较大的减负和素质教育,使作业负担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已明显减少。但考试和升学的压力如影随形,当今社会上各种名目的考试更越来越多。社会竞争的压力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地在孩子们精神上形成的压力,现在看来则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孩子心头的这些压力,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秦教授说。如果把书包太重、作业太多等一些能够明显衡量的学习负担带来的压力,称为显性压力的话,那么,在这些显性压力相对减轻的
3、背景下,那些最容易为人忽视的隐性压力就一下子凸现出来,在孩子们稚嫩的心灵上挥之不去,愈显沉重。在临钢小学采访,一提起升学和前途,这些10来岁孩子们的脸上立时浮现出与其年龄极不相称的严肃。男生小裴沉重地说:我家长对我特好,也没有逼着我学习。可同学们都说,考不上大学,将来只能卖菜、扫大街。爸爸妈妈辛辛苦苦把我养大,我可不能让他们失望。如果考不上大学,以后该怎么办呢?为了考上当地一所有名的平阳中学,他们都在暗暗较着劲儿。几乎异口同声,孩子们表达着相同的期待:要考上这样的学校,上大学的把握就大了。一些孩子还反映,他们的家长也经常这样提醒:看你考不上平阳,到时怎么上大学?这可是一群连小学都还没有毕业的孩
4、子啊,上大学对他们还那么遥远。可是,隐隐泛起的压力,却无处不在地挤压着他们幼嫩的心灵。社会传导机制将隐性压力成倍放大老韩最近颇有些心神不宁。在国家机关工作的他,刚从上海、浙江等地检查工作回来,又要总结又要汇报,一个多月里根本顾不上马上就要上初中的儿子,心里急得慌。学校什么时间招生?给孩子选择上哪一所中学,心里就没个底儿,能不着急吗?他说,在北京,小学生上中学共有8种选择。这些选择不仅考验着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考验着学生家长的经济实力、社会关系、教育态度。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个好点儿的中学,但上好学校不仅仅取决于成绩,还取决于过硬的关系和不菲的赞助费,又不能错过了招生时间。说到儿子,一脸堆笑的老
5、韩更显无奈:做父母的压力这么大,孩子怎么可能没有感觉?再说,孩子们之间对上什么学校也会互相比较。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哪个家长不是为孩子好?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研究员对此也深有感触:现在的孩子,尽管生活、学习环境远远好于他们的父辈,但你能说,他们是快乐的一代吗?尽管他们不愁吃不愁穿。但总是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的隐性压力在蔓延滋长,让孩子们根本就快乐不起来。他说,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竞争特别激烈,一些家长往往把自己对社会压力的理解和感受,不自觉地贯彻到对孩子的教育中,而忽视了孩子对这些压力的理解能力和心理承受力,一味地希望孩子超过自己,或者对孩子的成长预期过高
6、,时间一长,必然在孩子心中隐隐地形成一种压力。而孩子们之间也往往会交流这些由父母和社会其他方面传递来的压力,并不自觉地互相渲染。久而久之,这种也许很正常的竞争压力,通过社会传导机制层层传递,也就层层递增、放大,以至超过了孩子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让孩子们承受了很多在他们这个年龄段不该承受的社会竞争压力。在北京、上海的一些中小学校采访,记者也能时刻感受到这种隐性压力的存在。不同的是,大城市的孩子考虑更多的是能不能上名牌中学、名牌大学。上海中学在上海是一所有着130多年历史的重点中学。上海的很多家长都知道,孩子只要考进这里,上大学就基本没问题。即便如此,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还是十分忧虑地说:来自家长和社
7、会的压力很大。进门前,担心孩子能不能考上我们中学;进门后,他们又要担心孩子能不能考上复旦、交大。总是有一种担心和压力,如影随形。学校没有什么办法能缓解他们的这些担心和压力。这些年来,社会各界一直关注着学生的作业负担,很多学校也确实在教育方法上作了很大改进,书包轻了、作业少了。但是,很多家长却紧张起来了。特别是一些自身读书不多、如今处境不好的家长,几乎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结果,老师布置的作业少了,家长安排的作业却多了,再加上练琴、画画、书法、舞蹈等所谓的素质教育内容,学生的压力事实上丝毫没有减少。太原旅游学校的武红艳老师说,升学要考,练琴要考、画画要考、舞蹈要考应试教育要考,素质教育也要
8、考,总之拗不过一个考字,结果很多家庭平时忙着请家教,周末陪着上学校,为的就是让孩子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多一份决胜的筹码。在这样一个考试氛围浓郁的社会里,人到中年的家长们尚且要拿起书本,准备应试。他们的孩子又岂能置身事外?临钢小学5年级的小段同学,甚至说出一句与其年龄极不相称的话:现在上大学都不一定能找上工作,得考研究生,当硕士、博士。还孩子们轻松快乐的时光田莹是北京市光明小学专职心理老师。目前,国内配备专职心理老师的小学还为数不多,田老师的角色因此也显得很特殊。说到孩子,她讲了一个故事去年上半年的一天,一位女同学在我的信箱里留了一张没有署名的字条:田老师,下午放学能等我一会儿吗?我想跟你谈谈下午
9、放学后,这位高年级女同学果然来到我的办公室。小姑娘很可爱,可她总是皱着眉头说很苦恼。原来,她的家长除了要求她以后要考上好学校外,平时很少过问她的学习情况,弄得她心理压力很大。小姑娘说:小时候爸爸妈妈还经常陪我玩,给我讲故事,怎么我长大了,他们就不管我了?难道除了考上好大学,就没有别的吗?我不知道怎么跟爸爸妈妈说。可真要说起来,我又不知道能说什么。长大了真是累。长大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可这个10来岁的小姑娘却觉得累。我想,问题肯定出在孩子家长身上。当天晚上,我就打电话跟家长沟通,孩子的爸爸接到我的电话时,十分诧异地反问,她能有什么压力呢小姑娘的爸爸妈妈是很出色的人,工作单位也不错,平时工作很忙。
10、但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十分简单:像自己一样上重点大学,然后出国。这孩子也很争气,学习成绩不错,因此他们平时也就不太操心女儿的学习。田莹感叹地说:我们的父母,要么关心孩子太细,几乎想给孩子包办一切;要么太粗,把高高的标杆设定后,只要结果不问过程。其实,教育应该是一个逐步引导的过程,对每一个孩子,父母和老师最好能像对朋友那样,从孩子的视角,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跟孩子沟通,教会孩子跟别人沟通,在不断沟通的过程中,让孩子学会正确处理面临的困难和压力。社会竞争是客观存在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也不可能没有压力。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今天的孩子却承受了很多在他们这个年龄段不该承受的压力,社会帮助孩子缓解心理压力
11、的渠道也十分缺乏。田莹认为,与通过减少作业量等办法直接缓解显性压力不同,要缓解孩子心头的隐性压力,主要还是通过家长、学校等方面与孩子们多向的直接沟通。孩子不仅是孩子,更是我们的朋友,要关心孩子的人格发展,让孩子在轻松、快乐、健康中度过自己的花季人生。孙云晓研究员也提醒家长们:不要在孩子面前过于夸大生活的艰难和压力。其实,孩子长大了,心理成熟了,所谓的压力和艰难也许就不那么可怕了。比如,临钢小学的一些孩子对遥远的高考那么恐惧,主要原因恐怕在于家长和社会根据当前的高考形势作出的判断,可是,等这些孩子长大了,可能就是另外一种形势了。而这些孩子再经过几年的教育和成长,高考对他们恐怕根本不在话下。那么,今天尚显稚嫩的心灵,凭什么要对发展变化的高考承受那么大的压力呢?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比什么都重要。还我们的孩子一个轻松、快乐的时光吧!第7页共7页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524338.html
文档标签:隐性 压力 幼小 心灵 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