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培训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培训(51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培训2三级医院复审输血管理要求 制度知晓率和执行率 100% 输血权限的分级管理和认定 医务部每季度检查评价公示 临床科室每月自查评价有记录 医务部和输血科每月检查评价公示第二页,共51页。3临床输血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血液条款1997年10月1日起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2010年7月1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998年10月1日施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年8月1日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年施行 附件一 成分输血指南 附件二 自身输血指南 附件三 手术与创伤输血指南 附件四 内科输血指南 附件五 术中控制性低血压技术指南山东省医院临床输血管
2、理规程(试行)2011年10月施行 山东省医院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2011年版)2011年10月施行 第三页,共51页。4无偿献血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规定: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全血献血者每次可献全血400ml,或者300ml,或者200ml;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每次可献1个至2个治疗单位,或者1个治疗单位与不超过200ml血浆;全年血小板和血浆采集总量不超过10 L。第四页,共51页。5无偿献
3、血 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规定:全血献血间隔:不少于6个月;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2周,不大于24次/年。因特殊配型需要,由医生批准,最短间隔时间不少于1周;单采血小板后与全血献血间隔不少于4周;全血献血后与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3个月。 献血法第十四条规定:公民临床用血时只交付用于血液的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 医务人员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职责: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规范开展互助献血工作。 第五页,共51页。6主要输血管理制度紧急用血管理制度输血前检查制度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用血审批制度(100%)
4、输血治疗知情同意(100%) 输血前检测(100%)合理用血适应证(100%) 输血前评估(100%) 输血病程记录(100%) 输血后效果评价血液输注无效处理输血反应的处理(100%) 手术安全核查围手术期血液保护自身输血(35%)等第六页,共51页。7组织管理医院应建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输血管理委员会议。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开展临床安全、合理、科学和有效用血的教育、培训和评价。在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门诊部负责输血科、医务部负责临床医师和麻醉医师、护理部负责护理人员和物业管理人员等输血管理工作。临床合理用血日常管理工作由输血科负责。第七页
5、,共51页。8组织管理医院临床输(用)血管理委员会门诊部医务部护理部输血科临床用血科室护理单元麻醉科手术室物业管理实习人员实习进修人员输血科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第八页,共51页。9输血培训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应对临床医护人员与从事临床输血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的教育与培训,每年至少两次,并做好记录。未经临床输血培训的人员不得从事与临床输血相关的工作。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并经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注册的临床执业医师,须经医院组织的输血培训合格后,由医院医务部授权方可开展临床输血工作。每年至少培训一次,每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学时。医院必须对新入院医护人员和其他从事输血相关辅助工作的专门
6、人员进行临床输血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学时。医学生、进修人员入院教育培训必须包括临床输血知识,在带教教师指导下从事临床输血相关工作。第九页,共51页。10输血前检查输血前检查包括:输血相容性检测:ABO血型鉴定、RhD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试验。肝功能测定和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毒抗体等)。(包括急诊)建立危急值管理制度。输血科危急值包括:RhD(-)血型和不规则抗体筛查(+)血型。稀有血型患者输血需要特配血液,否则紧急输血时难以配型或影响年轻女性患者生育。(如抗-M抗体阳性)第十页,共51页。11输血前检查首次输血患者必须进行输血前
7、检查,间隔三个月输血应重新进行肝功能测定和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毒抗体等)。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收多次输血者,每次输血前都应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抗体筛选)。手术患者、待产孕妇和有创诊疗操作应将输血相容性检测作为入院常规。内科住院、门急诊可能需要输血的患者也应提前进行输血相容性检测,确保意外大出血时输血治疗的与时和安全。第十一页,共51页。12输血指征输血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组织供氧和止血。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输血指征综合评估。输血前评估指征或检测指标100%符合规范要求。用血适应证合格率100%均达到相关标准。成分输血率100%达到相关
8、要求。第十二页,共51页。13输血指征手术病人红细胞制剂输注指征: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注红细胞制剂;血红蛋白70g/L,应予以输注红细胞制剂;血红蛋白70-100g/L,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输注红细胞制剂。非手术病人红细胞制剂输注指征: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注红细胞制剂;血红蛋白60g/L,应予以输注红细胞制剂;血红蛋白60-100g/L,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输注红细胞制剂。第十三页,共51页。14输血指征外科新鲜冰冻血浆(FFP)输注指征: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PT或 APTT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浓缩红细胞
9、后(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1. 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血作用(FFP:58mlkg)。第十四页,共51页。15输血指征内科血浆输注指征:新鲜冰冻血浆:用于各种原因(先天性、后天获得性、输入大量陈旧库血等)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或抗凝血酶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一般需输入1015ml/kg体重新鲜冰冻血浆。新鲜液体血浆:主要用于补充多种凝血因子(特别是因子)缺陷与严重肝病患者。普通冰冻血浆:主要用于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1. 病毒灭活血浆:血液中心提供的该制剂已经提取冷沉淀,不含、 因子。第十五页,共51页。16输血指征外科血小板输注
10、指征:用于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表现。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1.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第十六页,共51页。17输血指征内科血小板输注指征:血小板计数和临床出血症状结合决定是否输注血小板。血小板计数50109/L 一般不需输注。血小板10-50109/L 根据临床出血情况决定,可考虑输注。血小板计数10109/L 应立即输血小板防止出血。1.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种免疫导致输注无效。有出血表现时应一次足量输
11、注。第十七页,共51页。18术前核查建立输血科和麻醉科、用血科室等部门的有效沟通。麻醉医师在术前访视患者时,应认真核查输血治疗同意书、输血前检查等备血情况,对于违反规定的应当提请患者主管医师与时备血,否则应拒绝安排手术。对于违反规定术前不备血而造成安全隐患的科室和个人将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应认真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对术前备血进行核查,对输血患者的血型、用血量进行核对、确认,并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名。第十八页,共51页。19标本采集建立标本采集手册,指导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的标本采集,并明确相关责任。患者信息应当具有唯一性,一般应使用条码。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