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技术管理制度—建设单位



《焊接技术管理制度—建设单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接技术管理制度—建设单位(11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 焊接管理制度文件编码页数9焊接管理制度00发布执行版次日期描述编制校核审核批准目 录1 编制目的12 编制依据13 管理目标14 人员管理25 工机具的管理46 焊接材料的管理47 季节性施工保障48 焊接专业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审59 焊接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作业指导书)的编审610 焊接安全技术交底要求611 焊口组对要求712 焊接过程工艺的管理713 焊接检验814 焊接技术资料的管理8 改扩建项目焊接管理制度 焊接管理制度1 编制目的 为了加强XXXX公司改扩建项目的焊接质量管理,规范作业流程,控制施工过程,保证焊接作业符合图纸设计、相关标准、规程规范的要求,实现装置投料开车一次成功,
2、并安全、平稳、长期运行,特制定本制度,望施工单位严格遵照执行。2 编制依据2.1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JB/T 4708-2000 2.2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JB/T 4709-2000 2.3 石油化工铬镍不锈钢、铁镍合金和镍合金焊接规程 SH/T 3523-2009 2.4 石油化工静设备现场组焊技术规程 SH/T 3524-2009 2.5 石油化工异种钢焊接规程 SH/T 3526-2004 2.6 石油化工不锈钢复合钢焊接规程 SH/T 3527-2009 2.7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DL/T 869-20122.8 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 DL/T 819-20
3、102.9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36-20112.10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GB 3323-87 2.11 焊接材料质量管理规程 JB/T 3223-1996 2.12 质量管理程序(XXXX公司项目) DAQOXJ-XM-ZL-00022.13 无损检测管理规定(XXXX公司项目) DAQOXJ-XM-ZL-00092.14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石油和化工建设工程部分) 2013年版2.15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 3 管理目标3.1 焊接、检验及热处理施工规范、标准及技术措施的贯彻率100%。3.2 焊接、检验及热处理施
4、工人员持证上岗率100%。3.3 焊接材料使用正确率100%。3.4 施工用机具完好率100%。3.5 单位工程管道焊接接头表面质量合格率100%,优良率达到90%以上。3.6 受监范围内管道焊缝射线检测一次合格率96%以上。3.7 无损探伤、金属检验及热处理施工准确率达100%。4 人员管理4.1 施工单位焊接技术负责人4.1.1 负责焊接专业施工组织设计及焊接管理制度的编制、报验及实施。4.1.2 负责焊接、检验及热处理施工作业指导书以及技术方案措施的审核、报验及实施。4.1.3 主持新材料、新工艺的焊接工艺评定以及焊接工艺规范(WPS)的制定。4.1.4 主持焊接、检验及热处理施工过程的
5、质量检查和验收。4.1.5 主持焊接、检验及热处理施工各类记录、报告及技术文件资料的竣工移交工作。4.1.6 主持焊接质量问题的分析调查及技术措施的制定。4.1.7 主持焊接、检验及热处理规范标准、技术性指导文件的宣贯。4.2 施工单位焊接技术人员4.2.1 认真执行规范标准,结合工程焊接施工特点参与编制焊接专业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4.2.2 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负责焊接技术的作业交底,对焊工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4.2.3 负责受监范围内承重结构及承压管道焊口试验检验项目无损检测的委托以及焊接材料领用的审核签发。4.2.4 负责焊接材料、焊接机具、特殊工种作业证的检查和报验工作。4.2
6、.5 参与新材料、新工艺的焊接工艺评定工作,参与焊接质量问题的调查、分析及处理。4.2.6 检查、记录、整理、移交焊接技术资料。4.3 施工单位焊接质检人员4.3.1 深入施工现场,监督检查焊接施工过程中技术措施、规范标准的执行情况,贯彻质量否决权。4.3.2 负责单项工程焊接质量的检查验收及等级评定工作。4.3.3 签发检查文件、参与焊接技术措施的审定。4.3.4 检查、了解和掌握焊工技术状况,对于焊接资质超过有效期或作业范围超过焊工证合格项目的,应及时制止。4.3.5 认真做好焊接工程专检记录及验评记录报告。4.3.6 协助焊接技术负责人处理焊接质量问题。4.4 焊工4.4.1 必须经过国
7、家相关培训机构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按照所持合格证上的合格项目进行焊接作业,不得超范围施焊,合格证在有效期内。4.4.2 项目开焊前接受技术人员的技术交底并按作业指导书的规定要求和程序施工,不得擅自更改焊接工艺及焊接参数。4.4.3 焊接前熟悉被焊件的材质、性能、用途,并严格按技术交底时的要求领用焊接材料。4.4.4 施焊工作认真,保证焊接质量,焊后及时清理焊渣及飞溅,对焊缝外观进行100%自检并填写好自检记录。4.4.5 作业条件与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规定不符时,应停止或拒绝施焊。在作业过程中发现重大质量问题时,应停止施焊并及时报告有关人员,不得自行处理。4.5 热处理人员4.5.1专门培
8、训考核并取得合格证书。4.5.2 应熟悉相关规程,编制焊接热处理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工艺卡等技术文件。4.5.3 记录热处理操作过程,收集、汇总、整理焊接热处理资料。4.5.4 在热处理后进行自检。4.6 焊材管理人员4.6.1 应具备有关焊接材料保存的基本知识,熟悉本岗位的各项管理程序和制度。定期对库存的焊接材料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作书面记录。4.6.2 认真做好焊接材料入库前的检查和验收工作,认真填写验收记录。4.6.3 负责焊接材料的分类、标识及存放,定期进行检查、清点和记录,对于库存超过1年的焊条应及时会同主管部门检验和试验。4.6.4 对焊接材料的烘干、保温、发放及回收应作详细记
9、录,达到焊接材料使用的可追溯性。4.6.5 定期检查焊材库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并认真做好“焊材库温度和湿度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有关管理部门处理。4.7 无损检测人员 4.7.1 由国家授权的专业考核机构考核合格的人员担任,并应按考核合格项目及权限从事检测和审核工作,持证上岗、合格有效。4.7.2 严格执行国家及有关部门颁发的检验试验规范标准及其他技术性文件。4.7.3 严格按照焊接技术人员确定的焊接位置进行检验、评定焊缝质量、签发检测报告,及时准确,不错检、漏检和误判。4.7.4 外观不合格或不符合无损检测要求的焊缝,应拒绝进行无损检测。4.7.5 认真做好试验检验记录、报告等技术资料的整理
10、工作,不伪造不涂改,确保技术资料与工程施工同步进行。5 工机具的管理5.1 进入施工现场的机具和设备及时报验,并建立完整的工机具管理台帐。5.2 机具在使用前,应对其进行认真检查,确保完好后方可投入使用。5.3 焊接设备(含热处理设备、无损检测设备)及仪表应定期检查,需要计量校验的部分应在校验有效期内使用。5.4 达到报废标准的工机具,立即停止使用,清出施工现场。6 焊接材料的管理6.1 焊接材料的管理应符合焊接材料质量管理规程JB/T 3223-1996。6.2 施工单位在现场设立焊材库,由专人看管。6.3 焊材存放仓库应干燥通风,并有防潮、防腐蚀、防水的设施,空气湿度应控制在60以下,室内
11、温度在5以上,焊条堆放应离开地面0.3米以上,离开墙壁0.3米以外,达到上下左右空气畅通,防止受潮。6.4 焊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经过检验、报验,合格后方可使用。6.5 品种、型号及牌号、批号、规格、入库时间不同的焊接材料应分类存放,并有明确的区别标志,以免混杂。6.6 焊条在使用前应按照其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烘焙,重复烘焙不应超过两次。一般情况下,酸性焊条的烘干温度为350,碱性焊条的烘干温度为150,不锈钢的烘干温度为250,烘干时间为1h。6.7 焊接材料应根据钢材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使用工况条件和焊接工艺评定的结果选用。6.8 焊条在使用时,应放入保温桶内,随用随取,不得随地乱扔。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