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第五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及方法

上传者:9****8 2022-07-20 09:40:38上传 PPT文件 3.98MB
第五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及方法_第1页 第五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及方法_第2页 第五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及方法_第3页

《第五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及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及方法(45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 影像特征是在遥感图像上识别物体、区分物体的依据。那些能直接或间接识别、区分各种地物,并能表明它们的特点、性质的影像特征,称为解译标志。 解译标志有直接标志和间接标志.直接标志是地物本身的有关属性在图像上的直接反映。如形状、大小、色调、阴影等。间接标志是指与地物的属性有内在联系,通过相关分析能够推断其性质的影像特征。 一、形状(Shape) 形状是指地物外部轮廓的形状在影像上的反映。不同类型的地面目标有其特定的形状,因此地物影像的形状是目标识别的重要依据。 二、大小(Size) 大小是指地物在像片上的尺寸,如长、宽、面积、体积等。地物的大小特征主要取决于影像比例尺。有了影像的比例尺,就能够建立

2、物体和影像的大小联系。 侵入岩体的浑圆状火山锥的锥圆状沉积岩的条带状断层的直线状三、色调(Tone)和色彩(Color) 色调是物体的电磁波特性在图像上的反映,在黑白像片上指黑白深浅程度。地物的形状、大小都要通过色调显示出来,所以色调特征是最基本的解译标志。 色调的深浅以灰阶来表示。在解译中,人们根据眼睛的分辨能力将灰阶从白到黑分为十级:白、灰白、淡灰、浅灰、灰、暗灰、深灰、淡黑、浅黑、黑。应用时,归为五级:白、灰白、灰、深灰、黑。 在地质解译时,常用下列术语描述黑白像片的色调特征: 1、色调深浅:指地质体的灰度大小 浅色调:指白淡灰之间的色调变化。 如排水性良好、干燥的、有机质成分低的土壤;

3、中酸性岩浆岩、松散堆积物、大理岩、石英岩等一般具有浅色调。 深色调:指淡黑黑色之间的色调变化。 如潮湿的、有机质成分高的土壤、煤层、基性、超基性岩浆均具有较深色调。 中等色调:指浅灰深灰之间的色调变化。 如石灰岩、白云岩、砂岩以及中基性岩浆岩等,变质岩中的变粒岩具有灰色色调。 2、色调均匀性:指地质体内部色调的均匀程度 色调均匀:反映土壤和岩石物质比较均一、稳定,地质体的物质成分和结构变化不大,土壤含水量变化不大。 色调有规律性变化:有一些地质体,当其出露面积较大时,内部色调有时会出现规律性变化,如岩浆岩的环带状色调变化,可能反映岩体内部的分带现象. 斑状色调(色调不均匀):在小范围内地层或地

4、表物质成分,含水状况有很大变化,结果出现一片暗,一片亮的斑块状色调 3、边界清晰程度:指不同地质体之间色调的差异程度 边界清晰 反映地质体之间界限分明,是截然的、突变的关系。 边界模糊 反映地质体之间的界限不甚分明,呈过渡的关系。 影响地物色调因素影响地物色调因素 物体本身的物质成份 岩石的结构构造 含水情况 风化作用 表面粗糙度 植被和土壤 季节 色彩:是指物体具有的颜色类别。 在利用色彩判断地物时,要注意在利用色彩判断地物时,要注意: 多波段的彩色合成图像,不仅要了解地物的波谱特性,而且要知道彩色合成时波段影像与红、绿、蓝三色的对应关系 彩红外图像:植被红 水蓝青 道路灰白 建筑物灰或浅蓝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712898.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