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课文《土地的誓言》的教学设计

上传者:gs****r 2022-06-10 01:00:07上传 DOCX文件 20.46KB
课文《土地的誓言》的教学设计_第1页 课文《土地的誓言》的教学设计_第2页 课文《土地的誓言》的教学设计_第3页

《课文《土地的誓言》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文《土地的誓言》的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课文土地的誓言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揣摩、品位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3培养、强化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1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揣摩、品位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整体感悟与体验1导入新课有一部电影叫未来水世界,主要情节是陆地被海水淹没后人们为寻找陆地而展开的斗争。影片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人对陆地的向往。是啊,面对生我们养我们 的故土,我们怎能不为之动容。然而,九一八事变之后,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祖国东北大地的时候,无数的东北同胞被迫背井离乡,远离故土家园。试想,他们是

2、怀着怎样的家仇国恨与思念之情思?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东北同胞当时的心情。2教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让学生 感受歌中的情感,说说自己的感受,创设情境。3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按要求听读课文。(要求)a.感受作者所蕴涵的情感b 注意教师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等的把握和处理。c 画出自己深受触动的句子或词语。4学生交流各自的听读感受,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怀念、赞美、忧伤、愤怒等)5学生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文章中的情感。要求:流畅、准确、并尽量读出刚才自己所体悟到的情感。然后教师正音并进行肯定评价。自主研读与赏析1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及了解的东北信息,自由交流“东北印象”,然后教师课件展示以“东北

3、印象”为主题的图片。借此进一步把握作者对故土的激情所产生的基础,同时为自主学习创设一个”畅所欲言”的环境与气氛。2教师抛出两个问题,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与热情:问题一: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深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问题二:作者是运用了哪些手段把自己对故乡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请举例说明。3学生精读课文,进行语言品味,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明确:问题一: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它召唤我回去。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在那 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问题二:运用大量富于鲜明感情色彩的词语,直接抒发感情。运用排比、比喻修辞表达加强情感的冲击

4、力。(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当我想起故乡的时候,喷涌着血液一样”;在春天,多么丰饶”等句子。)人称的恰当运用。(先用第三人称“她”而不用“它”,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随着情感的越趋激荡,作者又将她改成第二人称“你”,直接倾诉对故土的感情,显得直接而迫切,产生了强烈的抒情效果。)4在研读赏析的基础上,再次朗读课文,运用朗读的技巧来表达自己对课文情感的把握。探究与反思1教师抛出一个问题;课文总共只有两段,请大家想一想,这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异同?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究。2学生小组充分探讨交流后,全班进行交流,教师引导:结果相同:都是先直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然后回

5、忆,最后在直接抒情。内容上的相同点:都有对故乡的回忆和描述。(第一段:“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第而段:“在故乡的土地上,多么丰饶”。)内容上的不同点:回忆中选取的景物不同。* 教师引导:所选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为何选取不同景物?* 学生讨论明确:前者选取东北所特有的物产,并采用景物的叠加,是为了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激情赞美和深情怀念,应用排比,则加强了对读者的情感冲击力。后者选取了春,秋两季的景物,同样表现了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但没有采用排比,情感也没有前者来得。它也表达可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但怀念中却暗含着忧伤与愤怒,由此,情感才能在后半段得以最强烈的喷发,面对土地发出自己坚强的誓言。3学生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进行质疑研讨。4学生反思本课的学习过程以及自己的情感体验。作业布置:写一首同名诗歌土地的誓言。抒发自己对土地的感情。你的家乡留给你这样的印象?写一篇短文,描绘一下你印象中的故乡,表达你对它的情感。字数不限。7.金盒子有关资料:作者介绍8.春有关资料:略谈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摘录)9.济南的冬天有关资料:济南的冬天的绘画美(摘录)【课文土地的誓言的教学设计】5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12748.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