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实验室良好习惯与安全

上传者:8**** 2022-05-27 22:52:59上传 PPT文件 1.72MB
实验室良好习惯与安全_第1页 实验室良好习惯与安全_第2页 实验室良好习惯与安全_第3页

《实验室良好习惯与安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良好习惯与安全(68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建立良好试验习惯与素养的必要性建立良好试验习惯与素养的必要性n初生牛犊不怕虎,同时也将自己的生命当做儿戏,一旦发初生牛犊不怕虎,同时也将自己的生命当做儿戏,一旦发生了事故,悔之晚矣生了事故,悔之晚矣n没有经历过安全事故,脑子里没有安全这根弦,对细节疏没有经历过安全事故,脑子里没有安全这根弦,对细节疏忽大意,小事松懈造成重大事故忽大意,小事松懈造成重大事故北京理工大学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北京理工大学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 5人受伤人受伤23日下午,北京理工大学日下午,北京理工大学5号教学楼号教学楼9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一名老师、两名学生和两名设备公司人员受伤。事故原因为一名老师、

2、两名学生和两名设备公司人员受伤。事故原因为在调试新购进的厌氧培养箱时在调试新购进的厌氧培养箱时可能可能因压力不稳引发了发生爆因压力不稳引发了发生爆炸事故。炸事故。 5人均为玻璃、碎片等碎屑割伤,无生命危险。昨人均为玻璃、碎片等碎屑割伤,无生命危险。昨晚,校方证实,化工与环境学院一名老师、一名博士生与一晚,校方证实,化工与环境学院一名老师、一名博士生与一名研二学生,观看两名技术人员在名研二学生,观看两名技术人员在5号教学楼号教学楼901室调试新购室调试新购设备时遭遇爆炸。设备时遭遇爆炸。 2009年年7月月21日据台湾日据台湾TVBS电视台报道,高雄医学大学附属医院实验室电视台报道,高雄医学大学

3、附属医院实验室发生气体外泄事件,发生气体外泄事件,疑似疑似是因为实验室装在容器里的过锰酸钾突然爆裂是因为实验室装在容器里的过锰酸钾突然爆裂导致气体散出,附近人员紧急疏散,消防队也出动化学车和云梯车前往导致气体散出,附近人员紧急疏散,消防队也出动化学车和云梯车前往救援。由于校方在第一时间内就紧急疏散了人员,并没有人受伤。救援。由于校方在第一时间内就紧急疏散了人员,并没有人受伤。 2008年年7月月11日上午日上午10点左右,在云南大学英华园内的云南省微生物点左右,在云南大学英华园内的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研究所5楼楼510室内,在进行正常的教学实验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室内,在进行正常的教学实验过程中

4、突然发生爆炸,正在该教室进行实验的正在该教室进行实验的3年级在读博士研究生刘卫红被炸成重伤。年级在读博士研究生刘卫红被炸成重伤。 校方说法:校方说法:“上午上午10时许,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时许,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510实验室在学生实实验室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发生意外,一人受伤,已被送往医院。验过程中发生意外,一人受伤,已被送往医院。” n一、电n二、水n三、气n四、火 n五、试剂n六、废液处置n七、仪器使用 连线:仪器连线必须使用带有接地的三根线的连线:仪器连线必须使用带有接地的三根线的护套线护套线,不可,不可使用普通的使用普通的塑料绞线塑料绞线。电话线可用普通的塑料绞线。电话线可用普通的塑料绞线

5、。严禁私拉乱扯。严禁私拉乱扯。 接地:仪器应有良好的接地:仪器应有良好的接地接地,提高仪器的稳定性及安全系数。,提高仪器的稳定性及安全系数。 维修:维修仪器时必须维修:维修仪器时必须切断电源切断电源,方可拆机修理。,方可拆机修理。 墙电:需要对墙电进行维修、改造时,必须由持有供电局和墙电:需要对墙电进行维修、改造时,必须由持有供电局和劳动局核发的劳动局核发的电工证电工证的人员进行操作。的人员进行操作。 检查:如遇线路检查:如遇线路老化老化或或损坏损坏应及时地应及时地更换更换。 触电:触电:断电断电或或绝缘脱离绝缘脱离 急救急救一、电一、电 节约用电!节约用电!二、二、水水 上上 水:水龙头或水

6、管漏水时,应及时地水:水龙头或水管漏水时,应及时地修理修理。 下下 水:下水道排水不畅时,应及时地水:下水道排水不畅时,应及时地疏通疏通。 冷却水:输水管必须使用冷却水:输水管必须使用橡胶管橡胶管,不得使用,不得使用乳胶管乳胶管;上水管与水龙头的连接处及上水管、下水管上水管与水龙头的连接处及上水管、下水管与仪器或冷凝管的连接处必须用与仪器或冷凝管的连接处必须用管箍夹紧管箍夹紧;下水管必须插入水池的下水管必须插入水池的下水管下水管中。中。 纯净水:应按照纯净水:应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取水时应注进行操作;取水时应注意及时地关闭取水开关,防止意及时地关闭取水开关,防止溢流溢流。 节约用

7、水!节约用水!三、三、气体气体直立放置时要直立放置时要稳妥稳妥;气瓶要远离热源;避免曝晒和强烈振动;气瓶要远离热源;避免曝晒和强烈振动; 一般实验室内存放气瓶量不得超过一般实验室内存放气瓶量不得超过两瓶两瓶。氢气氢气瓶和瓶和氧气氧气瓶不能同存一处。瓶不能同存一处。 搬运:搬运或转动钢瓶时,不得用手执着搬运:搬运或转动钢瓶时,不得用手执着开关阀开关阀移动。移动。 使用:按气瓶的使用:按气瓶的类别类别选用减压器,安装时螺扣应选用减压器,安装时螺扣应拧紧拧紧,并,并检漏检漏。 开启钢瓶:逆时针方向为开;先开总阀,后开减压阀。开启钢瓶:逆时针方向为开;先开总阀,后开减压阀。 关闭钢瓶:顺时针方向为关;

8、先关总阀,后关减压阀。关闭钢瓶:顺时针方向为关;先关总阀,后关减压阀。 气嘴保护:用死扳手夹紧气嘴后再开总阀。气嘴保护:用死扳手夹紧气嘴后再开总阀。 安全:气瓶内的气体安全:气瓶内的气体不可用尽不可用尽 惰性气体惰性气体:应剩余:应剩余0.050.05MPaMPa以上压力的气体。以上压力的气体。 可燃气体可燃气体:应剩余:应剩余0.20.2MpaMpa以上压力的气体。以上压力的气体。 氢氢 气气:应剩余:应剩余2.02.0MPaMPa以上压力的气体。以上压力的气体。 存放:分类分处保管;存放:分类分处保管; 乙炔乙炔 性质:极易性质:极易燃烧燃烧、容易、容易爆炸爆炸。 使用:使用时应装上回闪阻

9、止器,还要注意防止气使用:使用时应装上回闪阻止器,还要注意防止气 体回缩。用后及时地体回缩。用后及时地关闭总阀关闭总阀。 存放:乙炔气瓶的地方,要求存放:乙炔气瓶的地方,要求通风通风良好。良好。 故障:发现乙炔气瓶有故障:发现乙炔气瓶有发热发热现象,说明乙炔已发生现象,说明乙炔已发生 分解分解,应立即关闭气阀,并用水,应立即关闭气阀,并用水冷却冷却瓶体,瓶体, 同时将气瓶移至安全区域加以妥善处理。同时将气瓶移至安全区域加以妥善处理。 灭火:发生乙炔燃烧时,应用干粉灭火器灭火。灭火:发生乙炔燃烧时,应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几种特殊气体的性质和使用安全几种特殊气体的性质和使用安全性质:氢气性质:氢气

10、密度小密度小,易泄漏易泄漏,扩散速度很快,易和其它,扩散速度很快,易和其它气体混合。气体混合。 氢气与空气混合气的氢气与空气混合气的爆炸爆炸极限:氢气含量爆炸下极限:氢气含量爆炸下限限4.14.1,爆炸上限,爆炸上限74.174.1( (体积比体积比) ),此时极易引,此时极易引起自燃自爆,燃烧速度约为起自燃自爆,燃烧速度约为2.7m/s2.7m/s。使用:提倡使用氢气发生器。在使用氢气的地方,严禁使用:提倡使用氢气发生器。在使用氢气的地方,严禁烟火烟火;严防;严防泄漏泄漏;用后及时地;用后及时地关闭总阀关闭总阀。存放:存放:氢气应氢气应单独单独存放,最好放置在室外专用的小屋内,存放,最好放置

11、在室外专用的小屋内,确保安全。确保安全。 氢气氢气性质:强烈性质:强烈助燃助燃烧。烧。 高温下,纯氧十分活泼;温度不变而压力增加时,高温下,纯氧十分活泼;温度不变而压力增加时,可以和油类发生急剧的化学反应,并引起发热自燃,可以和油类发生急剧的化学反应,并引起发热自燃,进而产生强烈爆炸。进而产生强烈爆炸。 使用:不可将氧气瓶与使用:不可将氧气瓶与油类物质油类物质混放,并绝对避免让其它混放,并绝对避免让其它可燃性气体混入氧气瓶。可燃性气体混入氧气瓶。存放:存放:氧气瓶禁止放于阳光氧气瓶禁止放于阳光曝晒曝晒的地方。的地方。 氧气氧气四、四、火火 加热加热 进行蒸馏实验和消化样品时进行蒸馏实验和消化样

12、品时应使用应使用加热套加热套和和封封闭式电炉闭式电炉,不应使用明火加热。,不应使用明火加热。 安全使用安全使用酒精灯酒精灯。 明火明火 实验室内实验室内严禁吸烟严禁吸烟。 在使用易燃气体和易燃试剂的实验室内不得使在使用易燃气体和易燃试剂的实验室内不得使 用明火。用明火。 火情处理火情处理 报警:报警:119119(说明火源、火情、单位名称、地理位置,或明显标志)(说明火源、火情、单位名称、地理位置,或明显标志) 措施:早发现、早处理、早报告措施:早发现、早处理、早报告 灭火:灭火: 学会使用灭火器(一拔、二握、三瞄、四扫)学会使用灭火器(一拔、二握、三瞄、四扫) 沉着、冷静沉着、冷静 易燃固体

13、易燃固体、易燃气体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液体和和带电物体带电物体着火时,可用着火时,可用 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灭火灭火 ; 导线导线或或电器电器着火时,应先着火时,应先断电断电,再用,再用干粉干粉灭火器灭火。灭火器灭火。 切不可用泡沫灭火器,此灭火器导电。切不可用泡沫灭火器,此灭火器导电。 衣服衣服着火时,应尽快地着火时,应尽快地脱掉脱掉衣服,并用衣服,并用水水灭火。或就地灭火。或就地滚滚 动动,切忌外跑。,切忌外跑。 防火:防火:火灾不能预期、不能杜绝、只能预防火灾不能预期、不能杜绝、只能预防 消除消除火灾火灾隐患(电、火、气、试剂)隐患(电、火、气、试剂) 备逃生四件宝(灭火器、绳、手电筒

14、、防毒面具)备逃生四件宝(灭火器、绳、手电筒、防毒面具) n轻微烫伤或烧伤:轻微烫伤或烧伤: 五、五、试剂试剂 有机试剂:使用有机试剂:使用三氯甲烷、四氯甲碳、乙醚、苯、丙酮、三氯甲烷、四氯甲碳、乙醚、苯、丙酮、 己烷等低沸点有机溶剂己烷等低沸点有机溶剂时,一定要远离火源时,一定要远离火源 和热源。装有上述试剂的试剂瓶应和热源。装有上述试剂的试剂瓶应封严封严,并,并 放在放在阴凉阴凉处保存。处保存。 使用使用有毒有毒有机溶剂时应在有机溶剂时应在通风橱通风橱内操作,防内操作,防 止止意外意外事故发生。事故发生。 无机试剂:无机试剂:浓酸、浓碱浓酸、浓碱具有强烈的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腐蚀性。使用。使用

15、浓硝酸浓硝酸、 浓盐酸浓盐酸、浓硫酸浓硫酸、高氯酸高氯酸及及氨水氨水时,应在时,应在通通 风橱风橱中操作。如上述试剂溅到中操作。如上述试剂溅到皮肤皮肤上或上或眼眼内,内,应立即用应立即用水水冲洗,然后用冲洗,然后用5%NaHCO5%NaHCO3 3或或5%H5%H3 3BOBO3 3 冲洗。冲洗。 标标 识识:自配试剂应贴标签,并注明化合物:自配试剂应贴标签,并注明化合物名称名称、浓浓 度度、配制、配制日期日期,以及配制人,以及配制人姓名姓名。 废弃的溶液应按废弃的溶液应按有机有机及及无机无机进行进行分类分类,严禁将,严禁将 不同类别的液体不同类别的液体混放混放在同一个瓶中。在同一个瓶中。 装

16、有废液的容器必须具有装有废液的容器必须具有明显的标识明显的标识,标识上,标识上 应注明该废液的应注明该废液的名称名称、组成组成、浓度浓度、日期日期及该及该 溶液废弃人的溶液废弃人的姓名姓名。 将装有废液的容器放在将装有废液的容器放在指定地点指定地点,统一处理。,统一处理。 严禁将严禁将有毒有毒、有害有害、强腐蚀性强腐蚀性试剂及液体试剂及液体倒入倒入 水池水池中。中。 废弃的废弃的洗液洗液不得倒入不得倒入下水道下水道,应装入试剂瓶,应装入试剂瓶统统 一处理一处理。 六、废液处置六、废液处置 切记:切记:H H2 2SOSO4 4 H H2 2O O 洗涤液的配制洗涤液的配制 盐酸盐酸- -乙醇溶

17、液乙醇溶液 取一定体积的取一定体积的盐酸盐酸(36%36%),将其倒入),将其倒入等体积等体积的的乙醇乙醇 (95%(95%)中,混匀备用。)中,混匀备用。 用于洗涤被用于洗涤被带色有机物带色有机物污染的比色皿及玻璃仪器。污染的比色皿及玻璃仪器。 重铬酸钾重铬酸钾- -硫酸洗液硫酸洗液 称取称取10g10g重铬酸钾重铬酸钾(工业纯)于(工业纯)于400ml400ml烧杯中,加入烧杯中,加入 少量水溶解后,少量水溶解后,慢慢地慢慢地加入加入200ml200ml硫酸硫酸(工业纯),边(工业纯),边 加边搅,混匀备用。加边搅,混匀备用。 用于洗涤被用于洗涤被有机物有机物污染的玻璃仪器。污染的玻璃仪器

18、。 1.1.仪器使用者必须认真地阅读仪器使用者必须认真地阅读操作规程操作规程,经过,经过培训培训方可上机操作。方可上机操作。 2.2.必须严格地按照必须严格地按照“仪器操作规程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进行操作。 3.3.在使用仪器之前应进行在使用仪器之前应进行预登记预登记。 4.4.完成样品测定后,应在该仪器的完成样品测定后,应在该仪器的“使用维修登记本使用维修登记本”上进行上进行机时机时登记。登记。 5.5.在样品的测定过程中,应保持仪器、实验台面及实验室的在样品的测定过程中,应保持仪器、实验台面及实验室的整洁整洁。 6.6.需要在需要在晚上晚上及及假日假日、节日节日使用仪器时,应事先求得仪

19、器管理人员的同使用仪器时,应事先求得仪器管理人员的同意,并办理实验室房门意,并办理实验室房门钥匙借用钥匙借用登记。钥匙用后应及时地登记。钥匙用后应及时地归还归还。 7.7.遇到仪器发生故障,立即向管理人员报告,遇到仪器发生故障,立即向管理人员报告,不得擅自处理不得擅自处理。 8.8.未按未按“仪器操作规程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而造成仪器进行操作而造成仪器故障故障或或损坏损坏,应由该操作,应由该操作人员及所在课题组负责人员及所在课题组负责修理修理,所发生的修理费用由该课题组,所发生的修理费用由该课题组支付支付。 9.9.按操作规程使用水、电。发现按操作规程使用水、电。发现安全隐患安全隐患应立即报告,及时处理。离开应立即报告,及时处理。离开实验室时应检查实验室时应检查仪器仪器、水水、电电、门门、窗窗是否关好,夏季应检查是否关好,夏季应检查空调空调是是否关闭。否关闭。10.10.不得擅自不得擅自挪用挪用与公用仪器相关的辅助设备和零、配件,以及实验室内与公用仪器相关的辅助设备和零、配件,以及实验室内的一切公用设施。的一切公用设施。七、仪器使用七、仪器使用防患于未然防患于未然刻苦的学习精神刻苦的学习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学态度求是的工作作风求是的工作作风良好的操作习惯良好的操作习惯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469104.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