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帮助或给孩子拥抱



《给孩子帮助或给孩子拥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孩子帮助或给孩子拥抱(4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给孩子一个帮助,或给孩子一个拥抱当孩子遭遇挫折时, 父母要以了解、同情理、支持的态度帮助他面对挫折,同时要处理 自己焦虑、紧张,以及想责备孩子的心情。当每个孩子他知道他不管他做什么事情,背后都有人永远支持他的时候,一定会更有勇气向前走,而身为爸妈的你,就是孩子最好的靠山。因此,当孩子犯错时,别只是责骂他, 要先听听他的说法, 避免孩子对于错误过度自责, 要安慰、鼓励他,并指导他调适低落情绪 的方法,告诉他下一次可以怎么做。而在平时要多培养孩子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避免他陷入钻牛角尖的情绪里。我很喜欢举陶行知校长的例子来当作挫折教育的印证。育才小学的校长陶行知,在校园里看到王小友用泥块砸班上的男同
2、学,便立刻阻止他, 请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当陶行知来到校长室, 他看到王小友已经在门口准备挨骂 了。陶行知马上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送给他,并说:这是给你的奖赏,因为你准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王小友迟疑地接过糖。随后,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颗糖也是奖赏你的,因为当我请你别再打人时,你马上就停手了,表示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王小友更惊讶了,他的眼睛睁得很大。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塞到王小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表示你很正直善良,具备与坏人抗争的勇 气,所以我应该奖励你啊!”王小友突然流下眼泪,很后悔
3、地说: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得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递过去,说:为了奖励你正确地认清错误,我再给你一颗糖,可惜我的口袋只剩下这颗糖了,既然我的糖发完了,那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吧! ”说完,他就摸摸王小友的头,然后走出了校长室。一代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方式实在很难得。不论是教育工作者, 还是父母,请不要动辄摆出威严的面孔训斥孩子。反而应该拥抱、尊重他们,他们才会尊重你,并且聆听你的教诲。然而,对于不同年龄层的孩子, 父母当然需要用不一样的方式来表现对他的尊重与关怀。 接下来,我将会介绍,当父母面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应该怎么做。婴儿期父母该如何教养
4、刚出生的孩子呢?首先,要建立孩子规律的生活,并且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一般来说,孩子会因为他的需求没有被满足,而不断哭泣, 偏偏他没有行动能力,所以只好用哭声来告诉父母,假使父母无法清楚了解孩子想表达的情 绪,他就只好继续哭泣。虽然经常听到老人家说:婴儿哭了不要抱他,如此一来,他就不会习惯黏人,比较好带。”这样的观念该扬弃了。正因为宝宝年幼与能力不足,才需要父母的协助与爱抚。不理 他的结果,将形成宝宝对他人际的疏离感,绝非良好的教养对策。其实,当孩子哭个不停的时候, 爸妈可以抱着他到处走走, 让他知道父母在身边陪伴他, 同时接纳他的情绪, 也因为孩子感觉到你的体温,听到你的
5、心跳,有了安全感,而大部分的孩子,可能会因此停止哭泣! 由此可知,当孩子的需求获得满足,哭闹不休的情况将会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千万别把他丢在婴儿床上, 不予理会,而是要让他知道父母就在身旁陪着他, 不管是说话也好,轻拍他也行,就是不要长时间任他哭泣,而不理他。不过,有些孩子会挑剔父母抱他的姿势。例如,家里的侄子现在两个月大,他不喜欢人家横着抱他,而喜欢人家直着抱他。我猜想着,可能是因为当他被横着抱的时候,他只能看着天花板,看着电灯,但是,他被直着抱的话,就可以看到更多不同的景象。正如同我刚 刚说的,孩子会哭泣一定是有理由的,父母要接纳他的情绪,让他有安全感,因为这是建立良好依附关系的第一步。
6、 接着理解、满足他的需求,让他感觉到爱的存在,我记得郭为藩先生曾经说:具有被爱经验的孩子会懂得爱人,曾经有被尊重经验的孩子, 才会懂得尊重人。”由此可知,每个孩子都需要受到尊重,即使只能以言语表达意见的小婴儿,也是需要被尊重的。拥抱孩子,尊重孩子,将来他一定可以学会接纳、尊重自己,毕竟,这是挫折忍受力的 关键之一。婴幼儿期一至二岁的孩子好奇心强, 行动自主,发展出自我意识。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在探索 生活周遭的环境,他开始会用眼睛去观察, 并且拿着东西把玩,培养手指尖的触觉辨识能力, 而对口腔的触觉依赖则逐渐降低。这个阶段的孩子,活动力相当旺盛, 像是他会拿着汤匙不断往地上丢, 你捡几次,他丢
7、 几次,因为他在想: 每一种东西掉到地上的声音不一样,真的是太好玩了!”同时,他也会拿到东西就往嘴里放,因为他想吃吃看,这些东西的味道是什么。?有些孩子则喜欢不停地撕东西,因为不同东西撕出来的声音、触感都不相同。由于孩子的好奇心旺盛,所以他会想要不断地探索,并且尝试。假如在这个时期,我们严厉禁止他的探索行为, 可能会剥夺他对学习的兴趣, 我建议父 母不要限制孩子太多, 不然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将来孩子可能都不敢再探索新事物, 甚至对 学习一点也不感兴趣。有鉴于此,我建议爸爸、妈妈,面对这个阶段的孩子,可以提供一些丢不坏的东西,或 是将他可以拿到的东西清洗干净。只要孩子想丢就让他丢,要咬就给他咬
8、,接纳孩子的行为, 尊重孩子的好奇,孩子将会充满正面能量, 继续探索这个广阔的世界, 若是爸妈一味地禁止, 甚至打骂,只会破坏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致。幼儿期当孩子进入团体生活之后,他的生活会有很大的转变,我在这里提供模拟情境。咪咪所就读的幼儿园, 其理念是 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做”,所以咪咪总是很开心地带着美 术成果回家。不过,咪咪的爸妈不知道该如何处理那些作品,留下来有点占空间, 丢掉又怕伤了咪咪的心。我曾经听说过,有些家长甚至直接将作品丢进垃圾桶。不过,请家长试着以同理心思考,如果你辛苦地做了一份报告,老板连看都不看,就直接丢进垃圾桶,你会有什么感受?若你真的这么做了,可能会抹杀孩子的美术天分,反
9、正,他再怎么努力,对父母而言,只是垃圾!另外有些家长,将孩子的作品通通保存, 不管孩子做得好与坏,认真与否,全部都留下 来。这样做,也不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或许孩子只是敷衍了事地完成作品,但是带回家之后,却被父母当成宝贝。但如果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对,到底父母应该怎么办呢?当孩子带作品回家的时候,我们应该先跟孩子讲清楚, 我们没有办法将所有的作品都保留下来,所以他必须要有所选择。首先,父母要先看一下作品的完整度,有些孩子的作品,很不牢固,可能一下子就散开了,甚至还没拿回家,就已经东缺一角、西掉一块,我们可以请孩子再进行修补。如果孩子 无法让作品更加牢固,必须要告知他,这件作品可能无法保留了。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