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第七版名词解释和大题(含答案)



《生理学第七版名词解释和大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第七版名词解释和大题(含答案)(132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1. Negative feedback:负反馈:在一个闭环系统中,控制部分活动受受控部分反馈信号(Sf的影响而变化,若Sf为负,则为负反馈。其作用是输出变量受到扰动时系统能及时反应,调整偏差信息(Se,以使输出稳定在参考点(Si。2. homeostasis(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是绝对静止的,而是各种物质在不断转换之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即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为稳态。1. Autoregulation:自身调节,指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和体液调节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2. Paracrine:旁分泌,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细胞外液扩散而作用于临近靶细胞的作用方
2、式。1. 局部电位: 由阈下刺激引起局部膜去极化(局部反应,引起邻近一小片膜产生类似去极化。主要包括感受器电位,突触后电位及电刺激产生的电紧张电位。特点:分级;不传导;可以相加或相减;随时间和距离而衰减。2. 内向电流:指细胞膜激活时发生的跨膜正离子内向流动或负离子外向流动。3. fluid mosaic model:液态镶嵌模型,是有关膜的分子结构的假说,内容是膜的共同特点是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骨架,其中镶嵌有具有不同分子结构、因而也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4. 跳跃式传导:有髓纤维受外加刺激时,动作电位只能发生在相邻的朗飞结之间,跨髓鞘传递。1、试述肌肉收缩的基本原理。考点兴奋在同一肌
3、细胞上的传导机制。解析不同肌肉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虽有差异,但收缩机制基本相同。现以骨骼肌为例来说明肌细胞的收缩功能。肌肉的长度缩短或主动张力增加,称为肌肉收缩。肌肉的活动都是以收缩形式完成的。为适应功能上的需要,肌细胞在结构上有其相应的分化。肌细胞外形纤长,内部纵向并列着许多肌原纤维。肌原纤维由许多肌节串联而成。肌节是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肌细胞的收缩过程如下:1.肌节的组成肌节由粗、细肌丝组成。粗肌丝主要由肌凝蛋白构成。肌凝蛋白分子可分球头部和杆状部。杆状部聚合成粗肌丝的主干,球头部伸出粗肌丝的表面,形成横桥。细肌丝则由肌纤蛋白、原肌凝蛋白和肌钙蛋白组成。横桥在肌肉收缩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具有
4、 ATP酶的性质,并有两个结合位点,一个与ATP的结合位点,另一个与细肌丝上肌纤蛋白的结合位点。细肌丝中肌纤蛋白上排列着许多与横桥结合的位点。在肌肉舒张时,原肌凝蛋白的位置正好在肌纤蛋白与横桥之间,掩盖了肌纤蛋白上与横桥结合点,阻止横桥与肌凝蛋白的结合。2.肌丝滑行过程当肌细胞兴奋而使胞浆内Ca2+增加时,Ca2+便与细丝上的肌钙蛋白结合,使其构型发生变化,从而牵拉原肌凝蛋白滚动移位,将其掩盖的结合位点暴露出来。横桥立即与肌纤蛋白结合形成肌纤凝蛋白,同时横桥上的 ATP酶获得活性,加速ATP分解释放能量,使横桥发生扭动,牵拉细肌丝向粗肌丝内滑行,肌节缩短,出现肌肉收缩。当胞浆内Ca2+浓度下降
5、时,肌钙蛋白与Ca2+脱离,恢复静息构型,原肌凝蛋白又回到原位而把结合位点重又覆盖起来,横桥不能接触细肌丝,便使肌肉进入舒张过程。在整体内骨骼肌的功能直接受神经系统控制。当神经冲动传到肌细胞时,肌细胞便产生动作电位,并将其迅速扩布到整鱿赴 谑钦 黾赴 憬 胄朔苁账踝刺 <赴 男朔懿坏扔谙赴 账酰 庵屑浠剐枰 桓龉 獭U飧霭鸭赴 牡缧朔苡爰赴 凳账跸谓悠鹄吹闹薪楣 蹋 莆 朔苁账躐盍 >咛宓鸟盍 淌牵菏紫龋 赴 亩 鞯缥豢芍苯哟 橛肫湎嘌有 暮峁芟低车南赴 :峁艿亩 鞯缥豢稍谌 芙峁勾研朔苄畔 莞 莨苤粘兀 棺莨苣愿评胱拥耐感栽龃螅 嬗诔啬诘腃a2+便会顺其梯度扩散到胞浆中,使胞浆C
6、a2+浓度升高,Ca2+与肌钙蛋白结合,从而出现肌肉收缩。2、何谓电压钳和膜片钳?简述其原理和应用。考点细胞的生物电现象解析膜片钳是一种可以直接观察单一的离子通道蛋白质分子对相应离子通透难易程度等特性的一种实验技术。其基本原理是用一个尖端光洁,直径约为0.53um 的玻璃微电极同神经或肌细胞的膜接触而不刺入,然后在微电极另一端开口处施加适当的负压,将与电极尖端接触的那一小片膜轻度吸入电极尖端的纤细开口,这样在这一小片膜周边与微电极开口处的玻璃边沿之间,会形成紧密的封接,其电阻可达数个或数十个千兆欧,这实际上把吸附在微电极尖端开口处的那一片膜同其余部分的膜在化学上完全隔离出来,由微电极记录到的电
7、流变化只同该膜片中通道分子的功能状态有关。如果在这一小片膜中只包含了一个或少数几个通道蛋白分子,那么通过微电极测量出的电流,就是某种带电离子经由开放的单一通道蛋白质分子进行跨膜移动的结果。应用:直接观察神经细胞,肌细胞,及其他各种细胞中的单一的离子通道蛋白质分子对相应离子通透难易等特性,由于这时微电极不刺入细胞,即使用于纤小的细胞也不致造成损伤。膜片钳实验技术及其各种变式,是从分子水平研究跨膜离子移动和其他功能的重要手段。3、试述内环境与稳态,举例说明神经和体液调节在稳态中所起的作用,并说明血压为何能保持相对稳定?血压在80-180 mmHg时,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何以会保持相对稳定?考点内
8、环境和稳态的关系血压的形成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解析(1体内细胞生存的环境为内环境,人体的内环境为细胞外液。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是绝对静止的,而是各种物质在不断转换之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即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为稳态。稳态是高等生物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由于细胞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不断干扰着内环境的稳态,外环境的变化也能影响内环境的稳态,所以,机体的血液循环、呼吸、消化、排泄等生理功能必须不断进行着调节,以纠正内环境的变化。例如: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存在压力感受器,当血压升高时,就会刺激这些感受器,使它们刺激加强,刺激延缓冲神经把冲动传至延髓血管中枢及更高位的心血管中枢,它们反射性的发出传出冲动使心迷走
9、神经紧张,心交感紧张和交感缩血管紧张减弱,其效应为心输出量减少,心率减慢,动脉血压降低,从而可以减少组织液的生成量影响内环境。又如:当机体饮入大量水时,血液的渗透压就会下降,刺激下丘脑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从而使机体排出大量尿,维持内环境的平衡。(2血压在80-180 mmHg时,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主要靠肾自身的调节。当肾灌注压升高时,肾小球滤过率相应增加,血管平滑肌受到刺激使其紧张性增加,血管口径相应缩小,血流的阻力相应增加,保持肾血流量恒定,肾小球滤过率也减小;而当灌注压减小时,则发生相反变化。1. 膜片钳:用来测量单通道跨膜的离子电流和电导的装置。2. 后负荷:指肌肉开始收缩时遇
10、到的阻力。3. 横桥:肌凝蛋白的膨大的球状部突出在粗肌丝的表面,它与细肌丝接触共同组成横桥结构。它对肌丝的滑动有重要意义。4. 后电位:在锋电位下降支最后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前,膜两侧电位还要经历一些微小而较缓慢的波动,称为后电位。5. Chemical-dependent channel:化学门控通道能特异性结合外来化学刺激的信号分子,引起通道蛋白质的变构作用而使通道开放,然后靠相应离子的易化扩散完成跨膜信号传递的膜通道蛋白。6. 兴奋收缩耦联:连接肌膜电兴奋和肌丝滑行收缩的过程。肌细胞动作电位-电兴奋通过横管传入肌细胞深处-三联管处信息传递胞外钙离子进入细胞触发肌浆网释放更多的钙离子-细肌丝
11、上肌钙蛋白结合钙离子后使原肌凝蛋白变构并解除它对肌纤蛋白与粗肌丝肌凝蛋白横桥结合的阻碍作用-结合后产生ATP酶活性并利用分解ATP获取的能量使横桥摆动导致细肌丝向粗肌丝之间滑行-肌小节、肌原纤维、肌细胞乃至整条肌肉长度缩短(肌肉收缩-肌浆网上钙泵回收钙离子-肌肉舒张。7. 动作电位“全或无”现象:指动作电位的产生,不会因为刺激因素的不同或强度的差异而使动作电位的形状发生改变,即动作电位只要发生,它的波形就不发生变化。8. 钙调蛋白:位于细胞内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它能结合4个钙离子,结合后能激活一些蛋白激酶,引起相应的生物学效应。9. 内环境:体内细胞生存的环境为内环境,人体的内环境为细胞外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