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折线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式折线统计图(9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特点,能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收集简单数据,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简单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数据,了解数据反映的一般情况或規律。2.使学生感受用复式折线统计图统计数据的过程和方法,体会并了解2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和优点,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提高用复式折线统计图处理简单的数据的技能;体会数据蕴含规律,增强数据分析观念。3.使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统计活动,产生对实验研究问题的兴趣,体会实验对于研究问题的作用;感受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或研究问题中的作用。教学重点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并用复式折线统计图
2、表示数据。 教学难点 分析数据,体会数据蕴含的规律。教学过程一、回顾内容,引入新课回顾:大家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什么内容?折线统计图是怎样表示数据的,这样表示数据有什么好处? 引入:我们已经认识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是据的位置,用一条折线表示数据的变化情况,这样表示数据,不仅可以反映数据的多少,还能直接看出数据的变化情况。为了进一步掌握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和反映数据的情况,今天继续学习折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1.创设情境(1)提问俄们生活里经常使用保温杯,你知道保温杯的作用是什么吗?你见到过哪些不同材料做成的保温杯
3、? 想一想,这些不同材料制作的保温杯,比如不锈钢的、玻璃的、陶瓷的保温杯,保温的时间性能都会相同吗? 我们有的同学感觉保温杯保温的性能应该是相同的,有的认认为可能是不同的。那实际情况会怎样呢?大家来看一组数据,你发现什么? (2)出示例2的统计内容和统计表,让学生独立阅读例题、数据。提问:这里是哪两种保温杯保温性能的对比实验?从实验数据统计中,你知道李小洁是怎样实验的吗? 哪些同学能说说统计表里的数据? 从实验统计表里的数据看,哪种保温杯的性能更好? 你是怎样知道的? 2.引入复式折线统计图。 引导我们从实验统计的数据中可以
4、看出,对比实验时,每隔30分钟测量、记录一次数据,经过150分钟,一共测量、记录了5次数据。通过比较每次记录的数据,可以发现陶瓷保温杯里开水温度下降速度要快得多,这说明不锈钢保温杯的保温性能要好得多。 大家根据学习过的统计方式想一想,如果不比较每次温度变化的数据,就能一眼直接看出怀里开水温度是怎样变化的,哪个温度下降得快,用什么方式表示数据比较方便? 用怎样的折线统计图,能直观比较出这两个杯子的保温性能哪个好一些呢? 指出:大家想到了,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实验的数据,就能直接看出温度的变化情况,如果把两条折线画在同一幅图上,以直观地看出哪个度保持得比较好,保温性能要好
5、一些。 像这样把两个不同的数址分别用抗线表示在同一幅统计图上,就是复式折线统计图式折线统计图。 (把课题题补充补充板板书成。)3.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出示例2里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引导:请大家观察这里的统计图,从图上你能知道些什么? 交流:横向底线上分別表示的什么,纵向左边线上刻度表示的什么? 这里实线表示的什么,虚线表示的什么?两条折线在0分钟时都从95开始画起,表示的什么意思?两条折线已经画出的这部分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接着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吗?请在课本上完成。交流统计图,说说怎样描点画折线的,画两条折线时要
6、注意什么。提问;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说说两个保温杯里热水温度是怎样变化的吗?(指名交流) 说明:现在我们完成的折线统计图,用两条折线表示两组不同的数据,我们叫它复式折线统计图让节课学习的折线统计图中只表示一组数据,只有一条表示数纲的折线,那单式折线挽计图。为了在复式折线统计图里区分两条折线分别表示的不同数,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一样,要注明相应折线的图例。一般折线图例都是像这里一样,以实线和虚线区分的。4.分析数据。 让学生阅读EN2的讨论题,先独立思考,并在统计图里找一找,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统一问题的结果。 交流:哪个小组的代表来交流一下你们对这几个问题的结论?并且在图上
7、来指一指,说一说,向全班同学说明结果。 从图中你们还能知近些什么?(比如,杯子里濺度高时,陶瓷保温杯;水温下降速度比较快,到60分后两个保温杯里水温下降的速度差不多30分钟内温度相差逐渐扩大,从接近60分钟开始,温差大体保持在二十七八度的样子,等等) 引导:现在,你回想一下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持点,把它和复Ali线统计图比一比,想想复式折线统计图有哪些特点,等会和大家交流。 提问:和单式折线统计图相比,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指出:复式折线统计图除了具有单式折线统计图能表示数据多少,直观形象地反映数据变化情况外,还便于比较不同数据之间的差异。(板书:特点:
8、;直观表示数锯多少形象地反映数艘化情況便于比较差异) 5小结收获。 提问:大家同顾一下上面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你有哪些收获?通过例题学习,你对通过实验收集数据、用统计方法研究问题有哪体会或认识? 三、练习巩固,实践提升1. 完成“ 练一练"。(1)学生阅读" 练一练” 的习题, 初步了解要求是什么。 让学生估计:陶瓷杯和陶瓷碗中水温下降速度会相同吗?哪个速度会快一些?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做? (2)学生实验。那这个实验要怎样做,谁来说说看出示要求:组长指定两人专门倒水,全组
9、成员遵守操作规定,注意安全;被指定的同学利用同样大的玻璃杯,向陶瓷杯和陶瓷碗里倒入同样多的热水由组长按要求定时测定温度,每人记录在自己表格里;根据实验数据,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学生根据要求实验,教师巡視,指导。 (3)交流讨论。先让各组和实验前的估计比较,结果与预测是否相同,并在班内说明哪个水温下降快一些。 指定小组交流,呈现记录的数据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用本组的实际数据说明水温备是怎样变化的,哪个水温下降得快一些,能从中知道些什么。说说自己小组两个容器的水温从第几分钟开始饮用比较合适。 追问:你对实验和结果有什么感受和认识? 2. 做
10、练习四第2题。 让同桌同学先讨论题里的两个问题。 交流:你从图中了解了些什么? 在风信子发芽实验中,开始出现根和芽的情况各是怎样的?能说说權和芽从出现开始的生後变化情况吗?四、课堂小结,布置实验提问:这节课都是通过实验的素材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通过学习,你对复式折线统计图有哪些认识?还有哪些收获? 布置: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找两种不同的植物种子,做一次发芽实验,观察,记录发芽情况,并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和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认识偶数和和奇数;能判断或写出2,5的倍数,并说明判断理由,能说出偶数或奇数。2.
11、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培养观察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提高归纳推理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步发展数感。3.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规律的活动,体验发现规律的喜悦曲,数学充满规律,对数学戲好奇心,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 认识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引导:我们已经认识了因数和倍数,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想一想,如果告诉你一个数,比如3,怎样找出它的倍数?请你说一说找倍数的方法。 在研究一个数的倍数时,人们发现了有一些数的倍数是有特征的,比如,你任意说出一个数,我们就可以判断它是不是2的倍数。大家一起来试数试秘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