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角度测量



《第3章角度测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角度测量(87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1 第三章角度测量3-13-2 光学经纬仪及其使用23 3-1 角度观测原理4bA AB BC CcabA A1 1C C1 1B B1 1ob天顶铅垂线水平线CAZCZBZ = 0 180a垂直角与天顶距的关系:垂直角与天顶距的关系:bcA AC CA A()()()()53-2 光学经纬仪及其使用一、经纬仪的等级和用途DJ1级 高级控制和精密工程 测量DJ2级 一般控制和工程测量DJ6级 图根控制、工程测量 和地形测量 6望远镜有效孔径不小于望远镜放大倍数不小于水准管分划值水平度盘垂直度盘 1 2 66/2mm 20/2mm 30/2mm 10/2mm 20/2mm 30/2mm 经纬仪系
2、列的技术参数和用途7 89二、经纬仪的构造经纬仪的构造分为三大部分(由下而上):1.基座 包括脚螺旋 和底板 2.水平度盘 包括玻璃度盘 和纵轴套 3.照准部 包括水准管,支架, 横轴,竖盘和望远镜10 三、DJ6级光学经纬仪11 12(二) 照准部13 0B90B180B270B090180270纵轴套14(四) 度盘读数装置和读数方法12315746581791819111213101620142122232425 水平度盘读数竖盘读数水平度盘垂直度盘15 两种测微装置:分微尺与平行玻璃板测微 01737301234566543210水 平竖 直73728786读数镜视场16 平行玻璃测微
3、器: 平行玻璃板与 分微尺由测微 手轮控制。转 动测微手轮, 使度盘像移动, 而与指标线重 合, 移动量可 在测微器上读出。 读数方法为: 垂直度盘读数: 9292173517351015345679091939494 9391 906543152092(a)(b)分划与指标 线重合分划与指标 线重合17 水平度盘读数: 5 511451145四、DJ2光学经纬仪及其读数59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5191819主要特点: 71724143142 度盘读取度数旋转测微器使度盘对径分划线重合测微器读取分秒数及十分数20 掌握对中、整平、瞄准、读数的方法与要求。 对中
4、整平经纬仪后,用纵丝和(或)横丝对准竖 立于地面点上方标志;粗瞄,制动,微动精确瞄 准,然后进行度盘读数。 要求掌握“测回法”和“方向观测法”观测水 平角的仪器操作方法、观测程序、记录和计算 方法。 21BCAb B22232.用光学对中器对中 12345678光学对中器的结构:操作步骤: (1)安置三脚架,目估对中,架头大致水平; (2)对中器目镜调焦,使十字丝清晰;物镜调焦,使地面标志清晰; (3)旋转脚螺旋使对准地面标志,伸缩三脚架腿,使圆水准泡居中; (4)按水准管气泡精确置平仪器; (5)在三脚架头平移仪器,使对中误差1mm。对准地面标志24123(二) 整平 使仪器纵轴铅垂,水平度
5、盘水平, 横轴水平,竖盘位于铅垂面内。按左手大拇指法则,转动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容许的居中偏差应小于一格。12325瞄准二、照准标志及瞄准方法 用望远镜的纵丝和(或)横丝精确瞄准目标 瞄准目标的标志中心操作步骤:。(地面点之上安置)标杆标杆测钎测钎觇牌觇牌挂垂球线挂垂球线26三、水平角观测方法(一) 测回法 观测程序: 第1方向第2方向JKB左左= =k k左左- -j j左左右右= =k k右右- -j j右右:左左-右右 40 取: = (左左+右右)/2 27测回法水平角观测记录JKB右KJ25424061800500741906B左JK0041874234274192474191
6、5测站测站竖盘竖盘位置位置目标目标水平度盘水平度盘 读读 数数半测回角半测回角一测回一测回平均角平均角28第第2 2方向方向ACB第第1 1方向方向测回法水平角观测记录 表中盘右C读数小于A读数,不够减,则C读数应加360后再减A读数,而得盘右角值。B B左左A AC C 01030 2143342右右A AC C214231221422542142303测站测站竖盘竖盘位置位置目标目标水平度盘水平度盘 读读 数数半测回半测回 角角 值值 一测回一测回平均角值平均角值1801118343412测站测站 盘左、盘右测得角值之差小于40,则取其平均值。29当测角精度要求较高时,需观测多个测回:当测
7、角精度要求较高时,需观测多个测回: 第一测回度盘归零;第一测回度盘归零; 其他各测回间按其他各测回间按180180/n/n(n n为测回数)为测回数)的的差值,变换度盘;差值,变换度盘; 各测回角值之差不得超过限差各测回角值之差不得超过限差; 取各测回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取各测回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30竖盘目标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各测回角值备注 测回法观测手簿第一测回 O第二测回 O左左右右MNMNMNMN0 00 3668 42 48 68 42 1268 42 09180 00 24 248 42 3068 42 0668 42 1590 10 12158 52 30270
8、10 18338 52 4268 42 1868 42 2468 42 2131 A ABCDE零方向盘盘左左盘盘右右例:观测A,B,D,E 四方 向的瞄准读数次序:盘左(顺时针方向)A- B- D- E- A盘右(逆时针方向)A- E- D- B- A测站32测站测回数目标水平度盘读数2C盘左盘右平均读数归零方向值各测回归零方向平均值盘 左盘 右C1ABDEA051131182002155402020642122412180231311218002155402020030002406+6+12+120+6(0051131182002021554020206)03360624090511311
9、8200135200003000182ABDEA901412212729003175504033000420036270321419227003165503032454305436+6+6+12+60(90901412212729003031655030332)27573657360511311820013520000250425051131182001352000028022275 全圆方向法水平角观测记录表3-333(1)半测回归零差 盘左或盘右半测回中,开始和结束两次瞄准起始方向的读数之差,称为归零差。对于J2级应8,J6级应18(2)两倍视准差(2C) 一测回中,同一方向盘左、盘右两次
10、瞄准读数差与180之差称为2C。 2 2C=C= R R左左(R R右右180180)。2C属于仪器误差, 应为一个常数;其变化对于J2级应13。(4)归零方向值 一测回中,各方向的盘左、盘右平均值与零方向的方向值之差,称为归零方向值。同一方向各测回间归零方向值之差,对于J2级应9,对于J6级应24。(3)盘左盘右平均值 R R = = ( ( R R左左+ + ( ( R R右右180180)34角值角值1 2 3 4 5 6 7 8 9 方向观测法观测手簿测测站站觇觇点点水平度盘读数水平度盘读数盘左盘左盘右盘右2c平均读数平均读数一测回归一测回归零方向值零方向值各测回平各测回平均方向值均方
11、向值 OO第1测回第2测回CDBACCABDC0 00 5479 27 48142 31 18288 46 30 0 00 42180 00 24259 27 30322 31 00108 46 06180 00 18-12-6+30+18+18+24+24+18+18+30+12+24 0 00 39 79 27 39142 31 09288 46 18 0 00 30 (0 00 34) 0 00 00 79 27 05142 30 35288 45 44 0 00 00 79 26 59142 30 29288 45 47 90 01 06 169 27 54 232 31 30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