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济学 教学课件PPT-第四讲教育成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经济学 教学课件PPT-第四讲教育成本(58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 第四讲第四讲 教育成本教育成本 教育成本的概念与教育成本的概念与 分类分类教育成本的研究价值教育成本的研究价值 教育成本的计量教育成本的计量 教育成本管理与办学教育成本管理与办学 质量质量 高等教育成本高等教育成本 分担分担 一、教育成本的概念与分类一、教育成本的概念与分类(一)教育成本的概念(一)教育成本的概念 1、国外学者的早期研究韦锥(1958) :教育成本即教育经费舒尔茨(1963) :教育全部要素成本提供教育服务的成本;学生上学期间的机会成本科恩(1979):直接成本:学校成本;学生因上学而发生的支出间接成本:学生上学放弃的收入;学校享受的税收减免;用于教育的建筑物、土地等资产损失
2、的收入(利息或租金)教育成本等于教育经费吗教育成本等于教育经费吗2、我国学者的研究、我国学者的研究a.王善迈(王善迈(1996) :只有用于培养学生所耗费的教育资:只有用于培养学生所耗费的教育资源才能构成教育成本源才能构成教育成本b.袁连生(袁连生(2000) :教育成本的本质是为使受教育者接:教育成本的本质是为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服务而耗费的资源的价值,它即包括以货币支出受教育服务而耗费的资源的价值,它即包括以货币支出的教育资源价值,也包括因资源用于教育所造成的价值的教育资源价值,也包括因资源用于教育所造成的价值损失,前者为教育的实支成本,后者为教育的机会成本。损失,前者为教育的实支成本,后者
3、为教育的机会成本。3、教育成本的本质、教育成本的本质 教育成本的本质是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服务而耗费的资教育成本的本质是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服务而耗费的资源价值,它既可以表现为教育资源的购买价格,也可以表现源价值,它既可以表现为教育资源的购买价格,也可以表现为因资源用于教育所造成的价值损失或因为教育而得到的支为因资源用于教育所造成的价值损失或因为教育而得到的支出节省。前者成为出节省。前者成为“实支成本实支成本”或或“货币成本货币成本”,后者称为,后者称为“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或或“间接成本间接成本”理解理解成本:会计师与经济成本:会计师与经济学家的不同学家的不同会计师会计师主要从主要从财务报告财务报
4、告目的而关心衡量成本。因此,他们是通过在一种资目的而关心衡量成本。因此,他们是通过在一种资源交易或转换时发生的资金的历史支出对成本进行界定与衡量。源交易或转换时发生的资金的历史支出对成本进行界定与衡量。 比如,比如,A A卖给卖给B B一种产品或商品,一种产品或商品,B B支付的以货币表示的价格就衡量了卖支付的以货币表示的价格就衡量了卖给给B B的产品成本;的产品成本;A A用劳动服务换取货币或其他物品价值时,用劳动服务换取货币或其他物品价值时,A A得到的工资代得到的工资代表了表了A A的劳动服务对其雇主的成本;同样,支付给债券持有者或借贷机构的的劳动服务对其雇主的成本;同样,支付给债券持有
5、者或借贷机构的利息就用来衡量借款人的资金成本。利息就用来衡量借款人的资金成本。经济学家经济学家主要从主要从决策决策目的研究成本的衡量。目标是确定与各种不同行动方目的研究成本的衡量。目标是确定与各种不同行动方案相联系的资源的现期成本和未来成本。因此要求考虑一种资源用于某一案相联系的资源的现期成本和未来成本。因此要求考虑一种资源用于某一既定行动方案时放弃既定行动方案时放弃( (或牺牲或牺牲) )的机会价值。成本是一种资源用于最佳使用的机会价值。成本是一种资源用于最佳使用方案的价值的函数。最佳和次佳使用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先前为获方案的价值的函数。最佳和次佳使用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先前为获得
6、一种资源而发生的资金支出可能并非是对今日决策问题中成本的恰当衡得一种资源而发生的资金支出可能并非是对今日决策问题中成本的恰当衡量。量。(二)教育成本的分类(二)教育成本的分类1. 根据成本的构成划分根据成本的构成划分社会成本社会成本/学校成本学校成本个人成本个人成本财务成本财务成本(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教育机构直接支付的教育机构直接支付的教育成本:工资、公教育成本:工资、公务费、业务费、修缮务费、业务费、修缮费、折旧费费、折旧费个人直接支付的教育个人直接支付的教育成本:学杂费、书费、成本:学杂费、书费、文具和其他学习用品文具和其他学习用品费用、额外的住宿费、费用、额外的住宿费、衣着费、交通费
7、衣着费、交通费机会成本机会成本(间接成本)(间接成本)公共资金用于教育而公共资金用于教育而损失的收益:租金和损失的收益:租金和税收税收因上学而放弃的收入;因上学而放弃的收入;个人的资金因用于教个人的资金因用于教育而损失的收益育而损失的收益2、根据是否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分、根据是否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分v直接成本:直接成本: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的成本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的成本v间接成本间接成本:不直接以货币的形式支付的成本,包括所放弃的收入、免不直接以货币的形式支付的成本,包括所放弃的收入、免税成本、潜在租金和折旧税成本、潜在租金和折旧。v现行的教育税收优惠政策现行的教育税收优惠政策(1) 对教育提供
8、者的税收优惠对教育提供者的税收优惠n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关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城镇土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关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有税、契税、农业税及农业特产税地使用税、耕地占有税、契税、农业税及农业特产税(2) 对教育捐赠者的税收优惠对教育捐赠者的税收优惠n企业所得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3) 对受教育者的税收优惠对受教育者的税收优惠n营业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 3、根据成本使用的用途分、根据成本使用的用途分v教育物质成本:教育物质成本:一定时期用于教育活动中的物化部分以及者一定时期用于教育活动中的物化部分以及
9、者部分资金因用于教育而放弃的用于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部分资金因用于教育而放弃的用于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的最高收入。v教育的人员成本:教育的人员成本:是指一定时期教育活动中活劳动的消耗部是指一定时期教育活动中活劳动的消耗部分及其机会成本。它包括:参加教育活动的人员的工资、补分及其机会成本。它包括:参加教育活动的人员的工资、补助工资、福利费、助学金、奖学金及其他用于教育人员的开助工资、福利费、助学金、奖学金及其他用于教育人员的开支以及这部分开支因用于教育而放弃的用于其它生产用途上支以及这部分开支因用于教育而放弃的用于其它生产用途上所能获得的最高收入。所能获得的最高收入。 4、根据考
10、察某一项成本的时间跨度来分根据考察某一项成本的时间跨度来分v短期教育成本:短期教育成本:在短期内因为教育而购买或租用教育所需的在短期内因为教育而购买或租用教育所需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付以及因为教育而放弃的用于其它生产用生产要素的实际支付以及因为教育而放弃的用于其它生产用途上所能获得的最高收入。也叫教育经常性成本或教育可变途上所能获得的最高收入。也叫教育经常性成本或教育可变成本。成本。v长期教育成本:长期教育成本:指那些一次性购置、长期在教育过程中发挥指那些一次性购置、长期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固定资产消耗,如学校建筑物、大型教学仪器设备等。作用的固定资产消耗,如学校建筑物、大型教学仪器设备等。也
11、叫教育资本成本或教育固定成本。也叫教育资本成本或教育固定成本。5、根据教育成本的计量分析、根据教育成本的计量分析v教育总成本教育总成本: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或一所学校的教育成本总额。: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或一所学校的教育成本总额。v平均教育成本平均教育成本:在一定时期内平均培养一个学生所花费的教育成本。即:在一定时期内平均培养一个学生所花费的教育成本。即一定时期政府、学校的总成本除以学生总人数。一定时期政府、学校的总成本除以学生总人数。v教育边际成本:教育边际成本:由于学校多培养一单位学生而增加的教育总成本。由于学校多培养一单位学生而增加的教育总成本。何谓机会成本何谓机会成本学生应从哪个层级学生应
12、从哪个层级计算机会成本计算机会成本二、教育成本的研究价值二、教育成本的研究价值1、对教育部门进行经济监督,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对教育部门进行经济监督,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 人们往往将教育成本与教育经费混为一谈。教育经费包含了不属于教育人们往往将教育成本与教育经费混为一谈。教育经费包含了不属于教育成本的一些项目,又缺少了教育成本的一些成本的一些项目,又缺少了教育成本的一些重要项目重要项目教育经费中不属于教育成本的项目:离退休教职工工资;学校附属机构教育经费中不属于教育成本的项目:离退休教职工工资;学校附属机构的支出;校办企业支出的支出;校办企业支出教育经费中不完全属于教育成本的项目:科研经
13、费;基建经费教育经费中不完全属于教育成本的项目:科研经费;基建经费教育经费中缺少的教育成本项目:学生直接用于教育的支出;学生接受教育经费中缺少的教育成本项目:学生直接用于教育的支出;学生接受教育而承担的机会成本;社会资金用于教育而放弃的收入教育而承担的机会成本;社会资金用于教育而放弃的收入家教辅导:被遗忘的教育成本家教辅导:被遗忘的教育成本 为什么要对教育进行经济监督,提高为什么要对教育进行经济监督,提高 效率效率高等教育财政高等教育财政的三大问题:的三大问题:规模规模成本成本效率效率(约翰斯通)(约翰斯通)“高等学校尽可能筹钱,并将高等学校尽可能筹钱,并将所筹来的钱全部有目的地、所筹来的钱全
14、部有目的地、体面地花掉,而这种花钱体面地花掉,而这种花钱不会像货物生产中不会像货物生产中那样从看的见生产过程中那样从看的见生产过程中得到补偿得到补偿”(鲍恩:成本收入理论)(鲍恩:成本收入理论)如何来衡量教育效率?如何来衡量教育效率? 2. 确定学费标准和拨款标准的依据确定学费标准和拨款标准的依据v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意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意见(1994):高等学校、中等专: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学生实行缴费上学制度。缴费标准由教育行政主管部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学生实行缴费上学制度。缴费标准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按生均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和社会及学生家长承受能力因地、因校门按生均
15、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和社会及学生家长承受能力因地、因校(或专业)确定。(或专业)确定。 v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1996):学费根据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学费根据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确定的一定比例确定v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1998):高等教育年经费开支标准和筹措的基本原则根:高等教育年经费开支标准和筹措的基本原则根据在校学生人均教育成本确定。据在校学生人均教育成本确定。世界银行建议:学费应可以世界银行建议:学费应可以弥补弥补30%的教学成本的教学成本我国:学费不超过教学成本我国:学费不超过教学成本的的25%美国美国学费占教学成本学费占教学成本25%日本日本相当
16、于直接成本的相当于直接成本的15%25%荷兰荷兰占高等教育收入来源的占高等教育收入来源的15%香港香港相当于教学成本的相当于教学成本的18%3. 确定学校是否盈利和纳税的依据确定学校是否盈利和纳税的依据v学校的社会地位属于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传统上不计算学校的社会地位属于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传统上不计算盈亏,不核算成本。但二战以后非营利组织组织的空前扩展盈亏,不核算成本。但二战以后非营利组织组织的空前扩展使得人们开始关注非营利组织的业绩和成本信息。使得人们开始关注非营利组织的业绩和成本信息。v学校享受的税收优惠(如免收城市房地产税、固定资产投资学校享受的税收优惠(如免收城市房地产税、固定资
17、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校办企业免交营业税、增值税等)是以学校非方向调节税;校办企业免交营业税、增值税等)是以学校非盈利为前提的,如果缺乏学校的成本数据,就无法判定学校盈利为前提的,如果缺乏学校的成本数据,就无法判定学校是否盈利,从而无法确定是否给予税收优惠是否盈利,从而无法确定是否给予税收优惠教师的收入教师的收入主要靠岗位还是靠绩效主要靠岗位还是靠绩效4. 保障学生和家长的知情权的需要保障学生和家长的知情权的需要v1998年海南大学的自费毕业生提出,学校应对其两年来的各项费用进行年海南大学的自费毕业生提出,学校应对其两年来的各项费用进行结算,对不合理及超出部分予以退还。他们认为既然是自费,学生就有
18、结算,对不合理及超出部分予以退还。他们认为既然是自费,学生就有权知道自己交的钱用在哪里。权知道自己交的钱用在哪里。学生权利(消费者)学生权利(消费者)参与权参与权收费听证收费听证表达权表达权学生组织学生组织知情权知情权成本公开成本公开5. 进行教育成本进行教育成本-效益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和成本-收益分析需要教育成本数据收益分析需要教育成本数据大学组织变化中的成本与收益大学组织变化中的成本与收益 作为学术团体的大学作为学术团体的大学作为依附者的大学作为依附者的大学作为自组织的大学作为自组织的大学大学作为非营利性组织缺乏成本与收益分析大学作为非营利性组织缺乏成本与收益分析 三、教育成本的计量三、教
19、育成本的计量(一)高等教育成本的计量(一)高等教育成本的计量 1、 高等学校生均成本高等学校生均成本=生均经常性成本生均经常性成本+生均固定资产折旧生均固定资产折旧+学生追加学生追加生活费生活费+学杂费学杂费+机会成本。机会成本。 以实施全面收费的以实施全面收费的1997年为例,大学生年为例,大学生4年生均经常性成本总计为年生均经常性成本总计为32326元,生均固定资产折旧(基建投资摊薄)元,生均固定资产折旧(基建投资摊薄)4422元,学生追加生元,学生追加生活费(活费( 11716元,城镇元,城镇5483元),学杂费元),学杂费2443元,机会成本(当地元,机会成本(当地相同年龄段职工平均工
20、资)相同年龄段职工平均工资)10921元。元。 4年合计总成本为:年合计总成本为: 农村家庭大学生:农村家庭大学生:32326+4422+ 11716 +2443+10921=61828元元 城镇家庭大学生城镇家庭大学生32326+4422+ 5383 +2443+10921=55495元。元。v2、教育成本的计量涉及、教育成本的计量涉及(1)教育成本项目)教育成本项目 美国学者约翰斯通:高等教育成本项目美国学者约翰斯通:高等教育成本项目学生生活成本、学生生活成本、教学成本、学生的机会成本。教学成本、学生的机会成本。 北京大学闵维方、魏新、官凤华从拨款的需要出发,将高等北京大学闵维方、魏新、官
21、凤华从拨款的需要出发,将高等学校成本项目设计为八个子项,即教学费用、公共辅助教学学校成本项目设计为八个子项,即教学费用、公共辅助教学费用、行政费用、学生费用、建筑费用、后勤服务费用、离费用、行政费用、学生费用、建筑费用、后勤服务费用、离退休人员费用、其他费用。退休人员费用、其他费用。 (2)教育成本核算主体:学生与社会)教育成本核算主体:学生与社会(3)(3)教育成本公式:教育成本公式:EC = PEC+SEC = (DPEC+IPEC)+(DSEC+ISEC(4)固定资产折旧和教育成本的折算固定资产折旧和教育成本的折算 全日制本科生为全日制本科生为1,专科生折算为,专科生折算为0.8,硕士生
22、折算系数研,硕士生折算系数研究生取究生取2,博士生为,博士生为3,函授生取,函授生取0.3,夜大学生取,夜大学生取0.6,继续,继续教育全日制进修生研究生班学生取教育全日制进修生研究生班学生取1.5。 (二)中等教育成本的计量(二)中等教育成本的计量案例:用会计调整法计量北京市案例:用会计调整法计量北京市5656中中1997-19981997-1998学年教育成本学年教育成本1、 列出学校教育成本的项目列出学校教育成本的项目a.工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教职工福利工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教职工福利b.公务费:学校用于教学和管理方面的日常支出公务费:学校用于教学和管理方面的
23、日常支出c.业务费:学校为完成教学业务所支出的消耗性费用和低值易耗品购置业务费:学校为完成教学业务所支出的消耗性费用和低值易耗品购置费费d.修缮费:学校教学用房、建筑物及附属设备的维护和修理费用修缮费:学校教学用房、建筑物及附属设备的维护和修理费用e.折旧费:学校教学用固定资产折旧折旧费:学校教学用固定资产折旧2、方法和步骤、方法和步骤a. 收集、准备资料收集、准备资料:资产负债表、教育事业支出明细表、教育基本数字报表、资产负债表、教育事业支出明细表、教育基本数字报表、离退休经费支出明细表、固定资产表、教职工工资表、离退休经费支出明细表、固定资产表、教职工工资表、课程表、教职工工作量表等课程表
24、、教职工工作量表等b. 调整、计算、转换:调整、计算、转换:开设教育成本计量单:可分年级、分项目开设教育成本计量单:可分年级、分项目计算分配费用:工资、公务费、业务费、修缮费、折旧费计算分配费用:工资、公务费、业务费、修缮费、折旧费c. 编制教育成本报表:编制教育成本报表:总成本、学生数、单位成本总成本、学生数、单位成本3、列出支出细目表、列出支出细目表 北京市北京市56中中1997-1998学年教育支出明细表(元)学年教育支出明细表(元)一、工资一、工资706533二、补助工资二、补助工资738260三、其他工资三、其他工资418596四、职工鼓励费四、职工鼓励费276061五、离退休经费、
25、五、离退休经费、935745六、助学金六、助学金7384七、公务费七、公务费278409八、设备购置费八、设备购置费71795九、修缮费九、修缮费509135十、业务费十、业务费57585十一、其它费用十一、其它费用105516合计合计41050194、填写教育费用分配表、填写教育费用分配表 北京市北京市56中中1997-1998学年各项教育费用分配表(略)学年各项教育费用分配表(略)年级年级工资工资公务费公务费业务费业务费修缮费修缮费折旧费折旧费小计小计初一初一初二初二初三初三高一高一高二高二高三高三合计合计5、填写教育成本报表、填写教育成本报表 北京市北京市56中中1997-1998学年教
26、育成本报表学年教育成本报表 年级年级学生数学生数单位成本单位成本(元元) 总成本(元)总成本(元)初一初一2283170.23722811.78初二初二2863017.69863061.11初三初三3203210.961027505.06高一高一913584.88326224.87高二高二913617.47329189.77高三高三863977.23342041.05合计合计11023276.623610833.64四、教育成本管理与办学质量四、教育成本管理与办学质量(一)质量不是免费的,质量意味着成本。(一)质量不是免费的,质量意味着成本。v 哈佛大学。哈佛大学。1997/1998学年,哈佛
27、大学全年总支出高达学年,哈佛大学全年总支出高达15.3亿美圆,办亿美圆,办学成本相当高,办学的效率却不高甚至相当低:学成本相当高,办学的效率却不高甚至相当低:2000-2001学年,哈佛学年,哈佛大学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为大学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为19000人,而全职教职员工达人,而全职教职员工达17000人,学人,学生与教职工之比为生与教职工之比为1.2:1。v 教育质量是产出,有产出必然有投入、有成本。培养一流的高层次专教育质量是产出,有产出必然有投入、有成本。培养一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需要强有力的人力资源的支撑,极限门人才和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需要强有力的人力资源的支
28、撑,极限质量的获得在一定程度上是与效率相冲突、甚至是以牺牲效益为代价的,质量的获得在一定程度上是与效率相冲突、甚至是以牺牲效益为代价的,人力的叠加、经费开支的堆积,是构筑顶尖学术圣坛所不可缺少的前提人力的叠加、经费开支的堆积,是构筑顶尖学术圣坛所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条件。(二)教育质量的多层次导致办学成本差距。(二)教育质量的多层次导致办学成本差距。v 就一般产品而言,质量包括设计质量和符合性质量,前者体现了技术导向,就一般产品而言,质量包括设计质量和符合性质量,前者体现了技术导向,后者体现了用户(市场)导向。如果产品设计质量过高,不切实际,对顾客来后者体现了用户(市场)导向。如果产品设计质量
29、过高,不切实际,对顾客来说并没有多大的益处,造成功能过剩,不能满足顾客的要求,成本必然上升。说并没有多大的益处,造成功能过剩,不能满足顾客的要求,成本必然上升。v 就高等学校来说,人才培养质量包括学术质量和专业(职业)质量。高等学就高等学校来说,人才培养质量包括学术质量和专业(职业)质量。高等学校以学术质量为导向培养人才,过分看重学生的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也容易校以学术质量为导向培养人才,过分看重学生的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也容易造成研究功能过剩。脱离市场的需求片面追求人才的内在质量,也必然增加这造成研究功能过剩。脱离市场的需求片面追求人才的内在质量,也必然增加这种人才的培养成本,挤占教育经费,
30、影响教育的整体效益。并非质量越高越好,种人才的培养成本,挤占教育经费,影响教育的整体效益。并非质量越高越好,那种不惜成本追求高质量的质量那种不惜成本追求高质量的质量“至善至善”的观点缺乏经济思想。的观点缺乏经济思想。v 我国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学术质量成本远远高于一般专业(职业)型高校的专我国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学术质量成本远远高于一般专业(职业)型高校的专业成本。业成本。(三)质量成本是定量评价高校管理经济性的重要指标。(三)质量成本是定量评价高校管理经济性的重要指标。 质量成本是指高校为了保证所培养的人才达到一定质量而发生的成本。质量成质量成本是指高校为了保证所培养的人才达到一定质量而发生的成本。
31、质量成本包括为了防止所培养的人才达不到预定标准而发生的:本包括为了防止所培养的人才达不到预定标准而发生的:v a.预防成本:因制定培养方案、培养计划、质量报告、开展教学改革探索和预防成本:因制定培养方案、培养计划、质量报告、开展教学改革探索和研究等方面发生的成本;研究等方面发生的成本;v b.鉴定成本:高校办学水平评估、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的成本。鉴定成本:高校办学水平评估、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的成本。v c.故障成本:学生学习不合格、就业困难、在工作中被辞退等方面发生的成故障成本:学生学习不合格、就业困难、在工作中被辞退等方面发生的成本。本。 v一般而言,预防成本发生于研究计划阶段,鉴定成本和内
32、部一般而言,预防成本发生于研究计划阶段,鉴定成本和内部故障成本发生于培养阶段,而外部故障成本却发生于就业阶故障成本发生于培养阶段,而外部故障成本却发生于就业阶段。段。v 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是学校自愿发生的,而故障成本则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是学校自愿发生的,而故障成本则是非自愿的。自愿地发生预防成本与鉴定成本的目的在于减是非自愿的。自愿地发生预防成本与鉴定成本的目的在于减少故障成本,直至消除故障成本。高校要加强成本控制,协少故障成本,直至消除故障成本。高校要加强成本控制,协调这三种成本间的关系,确保在预定质量标准下,质量成本调这三种成本间的关系,确保在预定质量标准下,质量成本最低最低最优质量成本。
33、最优质量成本。(四)教育成本与办学经费、办学效率。(四)教育成本与办学经费、办学效率。v 教育成本高低与办学经费的充足程度、办学效率高低密切相关:教教育成本高低与办学经费的充足程度、办学效率高低密切相关:教育成本高一方面既可以说是教育经费充足,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加育成本高一方面既可以说是教育经费充足,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加大经费投入,另一方面也可以财务管理混乱,办学效率低。大经费投入,另一方面也可以财务管理混乱,办学效率低。v 私立大学教育成本普遍比公立高校低私立大学教育成本普遍比公立高校低30%以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以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办学经费来源渠道有限,经费不足,迫使私立大学
34、精打细算,尽可能节办学经费来源渠道有限,经费不足,迫使私立大学精打细算,尽可能节约不必要的开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高成本并不意味着高质量。约不必要的开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高成本并不意味着高质量。(五)(五) 高校的最优质量成本高校的最优质量成本v 最优质量成本是指质量成本的最优分布。最优质量成本是指质量成本的最优分布。v 无论是一流大学还是一般高校,都要定好位,注重人才的无论是一流大学还是一般高校,都要定好位,注重人才的内在质量与市场的结合,建立高等学校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内在质量与市场的结合,建立高等学校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在成本管理上实现质量与成本的统一。这一点对于目前追求在成本管理上实
35、现质量与成本的统一。这一点对于目前追求创造世界一流大学尤其重要。创造世界一流大学尤其重要。标杆效应标杆效应战略质量管理战略质量管理五、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五、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一)高等教育成本的复杂性(一)高等教育成本的复杂性1、高等教育成本具有上升性、高等教育成本具有上升性(1)高等教育的劳动密集性特点)高等教育的劳动密集性特点 高等教育是劳动密集性行业,不能靠利用资本和技术手段来减缓单位成本的增高等教育是劳动密集性行业,不能靠利用资本和技术手段来减缓单位成本的增长速度。长速度。(2)大学自己造成的压力)大学自己造成的压力 “大学不是一个自满的组织,学术职业永远都不会满足于自身的现状,总是寻求大
36、学不是一个自满的组织,学术职业永远都不会满足于自身的现状,总是寻求更好的教学方式,更有效地组织课程,在研究上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更好的教学方式,更有效地组织课程,在研究上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约翰斯通约翰斯通(3)高等教育扩张膨胀了成本)高等教育扩张膨胀了成本 从教育层面来讲:有四股力量推动了高等教育扩张从教育层面来讲:有四股力量推动了高等教育扩张大学适龄人口的增加大学适龄人口的增加 高等教育参与率和毕业率的提高高等教育参与率和毕业率的提高 学生追求更高的学生追求更高的 学历学历学术传统不断完善的学术传统不断完善的 需要需要高等教育是如何扩张的?高等教育是如何扩张的?(4)学位的繁衍)学位的繁衍
37、 学位的繁衍:平均每个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水平和量的提高。学位的繁衍:平均每个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水平和量的提高。知识经济与教育知识经济与教育筛选理论与文凭膨胀筛选理论与文凭膨胀过度教育问题过度教育问题 2、衡量高等教育成本的高等学校投入和产出具有复杂性,存、衡量高等教育成本的高等学校投入和产出具有复杂性,存在许多不可见性。在许多不可见性。 高等学校货币投入、教育事业费并不是高等学校的全部投入。一些地高等学校货币投入、教育事业费并不是高等学校的全部投入。一些地方高等学校办学的机会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在占主导的微观经济理论方高等学校办学的机会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在占主导的微观经济理论中,人们是通过生
38、产函数来估计成本函数的,而教育的生产函数是难以中,人们是通过生产函数来估计成本函数的,而教育的生产函数是难以用数据精确地进行估计,往往存在很大的偏差。用数据精确地进行估计,往往存在很大的偏差。3、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决定了高校不能最小化其成本。、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决定了高校不能最小化其成本。v高等教育的公益性、高校的非营利组织特征,决定了高等学校不能以营高等教育的公益性、高校的非营利组织特征,决定了高等学校不能以营利为目的,没有核算成本的外在压力和要求,不必也不能象营利组织那利为目的,没有核算成本的外在压力和要求,不必也不能象营利组织那样直接将成本最小化。样直接将成本最小化。v 对于非营利组织而言,
39、如果收入大大超过费用,这可能说明,该机构对于非营利组织而言,如果收入大大超过费用,这可能说明,该机构没有按资源供给者所希望的那样提供服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为了体现没有按资源供给者所希望的那样提供服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为了体现公益性,高校往往需要最大化其成本。公益性,高校往往需要最大化其成本。v 在高校的办学活动中,非教学直接成本是可以而且应该追求成本的最在高校的办学活动中,非教学直接成本是可以而且应该追求成本的最小化;而教学直接成本则不但不应该追求成本的最小化,而应尽可能实小化;而教学直接成本则不但不应该追求成本的最小化,而应尽可能实现成本的最大化,如教学力量的配备,学科专业建设,奖学金等都需
40、要现成本的最大化,如教学力量的配备,学科专业建设,奖学金等都需要得到更多的经费支持。得到更多的经费支持。思考非营利组织的特征思考非营利组织的特征 4、高等教育是一项特殊的产业,促使高等学校产生着隐性的、高等教育是一项特殊的产业,促使高等学校产生着隐性的成本最小化倾向。成本最小化倾向。 高校面向市场配置资源,为降低办学成本,提高资源高校面向市场配置资源,为降低办学成本,提高资源效益,就可能减少人才培养的必要开支,不合理地扩大生师效益,就可能减少人才培养的必要开支,不合理地扩大生师比,降低成本,增加积累甚至盈余。因此,对高校专门人才比,降低成本,增加积累甚至盈余。因此,对高校专门人才培养成本的分析
41、离不开对专门人才产出质量和效果的研究。培养成本的分析离不开对专门人才产出质量和效果的研究。实际上也体现了实际上也体现了“不同目的,不同成本不同目的,不同成本”的办学经营模式。的办学经营模式。(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背景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背景1、新管理主义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提供了意识形态、新管理主义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提供了意识形态 作为一种正在成长并且日益取代旧的公共管理模式的新模式,作为一种正在成长并且日益取代旧的公共管理模式的新模式,“新公新公共管理共管理”有不同的名称,如有不同的名称,如“新公共管理新公共管理”、“公共管理主义公共管理主义”、“管管理主义理主义”、“企业化政府企业化政府
42、”、“以市场导向的公共管理以市场导向的公共管理”等,其理论主等,其理论主要由要由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泰勒主义的管理原则所构成,以注重商业管理世纪初发展起来的泰勒主义的管理原则所构成,以注重商业管理技术、引入竞争机制和顾客导向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改革。技术、引入竞争机制和顾客导向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改革。 英国作为英国作为“新公共管理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源地之一,早在运动的发源地之一,早在20世纪世纪70年代末,年代末,保守党政府推行了西欧最激进的政府改革计划。这种重塑政府的改革后保守党政府推行了西欧最激进的政府改革计划。这种重塑政府的改革后来延伸到高等教育领域,市场工具的介入使得英国高等教育由来延
43、伸到高等教育领域,市场工具的介入使得英国高等教育由“免费免费”走向走向“收费收费”。 意识形态不仅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意识形态不仅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更是一种制度吗更是一种制度吗2、市场经济的确立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提供了市场工具、市场经济的确立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提供了市场工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或多或少地受到经济理性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或多或少地受到经济理性的影响,把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投资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们意识到在学影响,把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投资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们意识到在学校获得的知识技能也是一种校获得的知识技能也是一种“资本资本”,是一种特殊的,是
44、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资源配置基本方式的经济,这一配置模式必然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资源配置基本方式的经济,这一配置模式必然延伸到高等教育领域。事实上,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从延伸到高等教育领域。事实上,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从“免费免费”到到“收费收费”的变迁,其核心就是引入市场工具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的变迁,其核心就是引入市场工具配置高等教育资源。 3、教育财政困境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提供了客观要求、教育财政困境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提供了客观要求 20世纪晚期,经济全球化以及事实上资本和生产设施的无限流动性世纪晚期,经济全球化以及事实上资本和生产设施的无限流动性使政府为了保持经济的
45、活力和地区竞争力而不能维持高税率,从而限制使政府为了保持经济的活力和地区竞争力而不能维持高税率,从而限制了公共部门的规模和政府资助高等教育的能力。了公共部门的规模和政府资助高等教育的能力。 不同社会部门对公共资金的竞争日益激烈:从小学教育到中学教育,不同社会部门对公共资金的竞争日益激烈:从小学教育到中学教育,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住房条件改善、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和社会福利,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住房条件改善、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和社会福利,都因为其特殊的重要性而在政府资金分配中占据相应的比例,而且在努都因为其特殊的重要性而在政府资金分配中占据相应的比例,而且在努力争取扩大各自的份额。一边是持续膨胀的
46、高等教育经费需求,一边是力争取扩大各自的份额。一边是持续膨胀的高等教育经费需求,一边是众多的社会公共部门日益激烈地竞争总量有限的政府资金。在这一社会众多的社会公共部门日益激烈地竞争总量有限的政府资金。在这一社会条件下,高等教育的财政困境日益凸现。条件下,高等教育的财政困境日益凸现。4、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提供了理论支、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提供了理论支撑撑 约翰斯通认为,高等教育的成本构成是解决其他教育问题如教育质约翰斯通认为,高等教育的成本构成是解决其他教育问题如教育质量、扩大招生、管理效率、促进公平、政府承担能力的关键。量、扩大招生、管理效率、促进公平、政
47、府承担能力的关键。 在在“谁受益,谁承担谁受益,谁承担”的指导思想下,约翰斯通研究了谁应该承担的指导思想下,约翰斯通研究了谁应该承担高等教育成本的问题。高等教育成本的问题。 政府是教育主办者,也是教育受益者,因此政府应该在受益范围内政府是教育主办者,也是教育受益者,因此政府应该在受益范围内支付教育经费。学生是受益者,也应该在受益范围内以学费和杂费的形支付教育经费。学生是受益者,也应该在受益范围内以学费和杂费的形式支付教育经费。而社会和大众也是直接或间接受益者,也应当以社会式支付教育经费。而社会和大众也是直接或间接受益者,也应当以社会捐赠的形式承担部分教育费用。因此,约翰斯通主张,无论什么社会体
48、捐赠的形式承担部分教育费用。因此,约翰斯通主张,无论什么社会体制的国家,高等教育的成本都必须由政府、家长和学生、社会和高校等制的国家,高等教育的成本都必须由政府、家长和学生、社会和高校等四个主体来分担。四个主体来分担。(三)高等教育成本分担:赞成与反对(三)高等教育成本分担:赞成与反对1、赞成分担、赞成分担(1)将一部分成本转移给付得起费的家长,并在经济状况调查基础上对付不起学)将一部分成本转移给付得起费的家长,并在经济状况调查基础上对付不起学费的进行资助,这朝公平迈进了一大步。费的进行资助,这朝公平迈进了一大步。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该论点更有说服力:当出现以下情况时,该论点更有说服力: a、
49、仍然只有少部分人参与高等教育;、仍然只有少部分人参与高等教育; b、那些少部分人主要来自中上阶层;、那些少部分人主要来自中上阶层; c、政府用于资助高等教育的税收,大部来自按累退税率征收的销售税和所得税;、政府用于资助高等教育的税收,大部来自按累退税率征收的销售税和所得税; d、助学金及贷款获得有限。、助学金及贷款获得有限。为啥说免费的高等教育为啥说免费的高等教育有利于富人,而不利穷人有利于富人,而不利穷人(2)高等教育成本分担,能得到更高的效率和更具市场响应)高等教育成本分担,能得到更高的效率和更具市场响应的假设支持。的假设支持。更负责任的大学更负责任的大学对学生、对接受其学生和研究成果的经
50、济企业和政对学生、对接受其学生和研究成果的经济企业和政府机构更付责任;府机构更付责任;管理更好的大学管理更好的大学意味着大学能更好地授权给教师,使现有的资源能意味着大学能更好地授权给教师,使现有的资源能在教学、学习、学术上发挥更大的效应;在教学、学习、学术上发挥更大的效应;参与量更大的大学参与量更大的大学接受学生数更多,促进公平与社会的协调。接受学生数更多,促进公平与社会的协调。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后政府、高校与学生身份发生了变化吗?政府、高校与学生身份发生了变化吗?(3)在学生和家长不付或少付学费或膳食费的国家,学生可)在学生和家长不付或少付学费或膳食费的国家,学生可能是受到太
51、大的诱惑而长期呆在学校,拒绝发挥其潜在的生能是受到太大的诱惑而长期呆在学校,拒绝发挥其潜在的生产力的作用。产力的作用。 学生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国家,都学生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国家,都会带来社会上和经济上的效益。会带来社会上和经济上的效益。 分担成本,家长和学生付出一点代价并牺牲某些其他需要分担成本,家长和学生付出一点代价并牺牲某些其他需要至少能极至少能极大地刺激学生努力学习,按时毕业。大地刺激学生努力学习,按时毕业。2、反对分担、反对分担(1)技术上的抵制)技术上的抵制 技术上反对的依据是,成本分担在理论上是有用的,实际上却常常不起
52、作技术上反对的依据是,成本分担在理论上是有用的,实际上却常常不起作用或可能起不了作用。因为成本分担需要建立起基于经济状况调查的助学金,用或可能起不了作用。因为成本分担需要建立起基于经济状况调查的助学金,也需要有用将来的钱交费的学生贷款。也需要有用将来的钱交费的学生贷款。有广泛的、高度自愿依从的收入所得税征收体制有广泛的、高度自愿依从的收入所得税征收体制有追踪人员流动的办法有追踪人员流动的办法有雇员扣减雇员工资以便还清学生贷款的组织系统有雇员扣减雇员工资以便还清学生贷款的组织系统有效的政府担保系统有效的政府担保系统技术技术(2)战略上的抵制)战略上的抵制 战略上的抵制基于这样的假设:政治上接受高
53、等教育成本分担会令战略上的抵制基于这样的假设:政治上接受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会令高等教育对公共投资的竞争力处于不利地位。高等教育对公共投资的竞争力处于不利地位。 这种观点认为:高等教育可以通过成本分担来弥补公共投入之不足,这种观点认为:高等教育可以通过成本分担来弥补公共投入之不足,是一种误导,并且很容易否定公共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在对公共资是一种误导,并且很容易否定公共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在对公共资金的激烈竞争中,它将会使高等教育处于比基础教育、医疗、福利、国金的激烈竞争中,它将会使高等教育处于比基础教育、医疗、福利、国防等更不利的地位。防等更不利的地位。(3)意识形态上的抵制)意识形态上的抵
54、制 这种反对力量集中在一系列问题上:市场、资本的私有制、全球化、这种反对力量集中在一系列问题上:市场、资本的私有制、全球化、接受持续的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接受持续的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 这种观点认为,靠学费来补充高等教育经费,只会为更高学费(甚这种观点认为,靠学费来补充高等教育经费,只会为更高学费(甚至更低的公共投入)打开方便之门,导致全部高等教育的市场化,降低至更低的公共投入)打开方便之门,导致全部高等教育的市场化,降低学问的重要性,而这里所说的的学问的重要性,而这里所说的的“学问学问”是是“纯文化的纯文化的”,而不是得到,而不是得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和更高的收入。一份更好的工作和更高的收入。(
55、四)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国际模型(四)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国际模型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国际模型主要有三种:欧洲模型、日本模型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国际模型主要有三种:欧洲模型、日本模型与美国模型。美国模型。 欧洲模型:英国、法国、德国、丹麦、芬兰、瑞典等国采用。欧洲模型:英国、法国、德国、丹麦、芬兰、瑞典等国采用。 日本模型: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巴西等国采用。日本模型: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巴西等国采用。 美国模型:美国作为典型。美国模型:美国作为典型。1、欧洲模型、欧洲模型(1)公共财政资助型)公共财政资助型 欧洲国家高等学校直到欧洲国家高等学校直到20世纪末期,除英国外,是
56、免费的或基本世纪末期,除英国外,是免费的或基本免费的。免费的。国家国家设置形态设置形态学生交款学生交款情况情况奖助学制度奖助学制度英国英国设置形态为私立,设置形态为私立,但经费以国家拨款但经费以国家拨款为主为主各大学均收各大学均收费费实际上是由国家支付实际上是由国家支付包括生活费在内的奖包括生活费在内的奖学金学金法国法国绝大多数是国立大绝大多数是国立大学,容纳学,容纳98%的学的学生生只缴纳少量的只缴纳少量的学费、保险金学费、保险金和互助金和互助金奖学金国家提供,获奖学金国家提供,获奖比例奖比例20%德国德国基本上是州立大学基本上是州立大学象征性交费象征性交费对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奖学对经济困难学
57、生提供奖学金,赠与贷各金,赠与贷各50%瑞典瑞典均为公立大学均为公立大学免费免费大部分学生享受补助大部分学生享受补助(2)中央政府拨款型)中央政府拨款型 在欧洲大陆国家,绝大部分是由中央政府拨款给教育主管部门,高在欧洲大陆国家,绝大部分是由中央政府拨款给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直接从主管部门取得资金,主管部门决定分配标准。校直接从主管部门取得资金,主管部门决定分配标准。 英国高校的资金也主要由中央政府负责,但不由政府主管部门分拨,英国高校的资金也主要由中央政府负责,但不由政府主管部门分拨,而由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大学拨款委员会)独立向大学分拨。而由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大学拨款委员会)独立向大学分拨。
58、大学拨款委员会大学拨款委员会独立拨款的优势在哪?独立拨款的优势在哪?(3)公立大学占主导地位)公立大学占主导地位 长期以来,欧洲大部分国家不存在私立高等教育,长期以来,欧洲大部分国家不存在私立高等教育,20世世纪纪80年代开始部分国家开始出现私立高等教育。这些私立高年代开始部分国家开始出现私立高等教育。这些私立高校的经费部分来自学费,但国家也给予其与公立高校相差不校的经费部分来自学费,但国家也给予其与公立高校相差不多的补助多的补助2、日本模型、日本模型(1)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所占比重很大)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所占比重很大 日本高等教育系统双元结构:日本高等教育系统双元结构: 在高等教育总入学人数中,
59、约在高等教育总入学人数中,约25%的进入公立高校;多数学生不得的进入公立高校;多数学生不得不进入私立高校。不进入私立高校。 日本:私立大学生人数约占日本:私立大学生人数约占78% 韩国:私立大学生人数约占韩国:私立大学生人数约占66% 巴西:私立大学生人数约占巴西:私立大学生人数约占63%公、私立大学公、私立大学在层次在层次与质量上差距大与质量上差距大(2)对国立、公立与私立大学采取不同的财政政策)对国立、公立与私立大学采取不同的财政政策 在日本,在经费来源上最根本的区别是,国、公立大学的日常经费主要来自在日本,在经费来源上最根本的区别是,国、公立大学的日常经费主要来自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私立
60、大学的经费主要靠学生学费解决。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私立大学的经费主要靠学生学费解决。 90年代末期日本、韩国高校经费模式年代末期日本、韩国高校经费模式 日本:日本:公立公立学生:学生:18.7%;经费;经费学杂费:学杂费:13.3%,公共资助:,公共资助:80.9% 私立私立学生:学生:81.3%;经费;经费学杂费:学杂费:70.4%,公共资助:,公共资助:21.2% 韩国:韩国:公立公立学生:学生:23.1%;经费;经费学杂费:学杂费:49.6%,公共资助:,公共资助:46.1% 私立私立学生:学生:76.9%;经费;经费学杂费:学杂费:82.3%,公共资助:,公共资助:1%3、美国模型、美
61、国模型(1)公、私立高等教育兼顾发展)公、私立高等教育兼顾发展 美国是典型的二元制国家,公、私立高等教育都有较好的发展环境,美国是典型的二元制国家,公、私立高等教育都有较好的发展环境,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1987年美国高等教育系统构成情况:年美国高等教育系统构成情况: 美国全国高校美国全国高校3389所,其中私立高校所,其中私立高校1841所,公立高校所,公立高校1548所;而所;而在校生人数,公立高校占全部高校在校生人数的在校生人数,公立高校占全部高校在校生人数的75%(2)联邦政府对大学拨款为间接,对大学的影响也有限)联邦政府对大学拨款为间接,对大学的影响也有限 美国
62、是一个分权制国家,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权主要美国是一个分权制国家,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权主要在州政府一级,联邦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资助和在州政府一级,联邦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资助和科研项目拨款两大方面科研项目拨款两大方面国际高等教育存在哪三种管理模型国际高等教育存在哪三种管理模型(3)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渠道)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渠道经费来源经费来源公立高校公立高校私立高校私立高校联邦政府拨款联邦政府拨款10.714.9州政府拨款州政府拨款36.92.3地方政府拨款地方政府拨款3.70.6学杂费学杂费18.041.3社会各界和校友捐社会各界和校友捐赠赠4.08.6学校基金学校基金0
63、.64.7销售和服务收入销售和服务收入23.423.2其他其他2.74.4合计合计100100(4)美国大学典型多样化,收费差异巨大)美国大学典型多样化,收费差异巨大 美国的大学从基本免费的、自由入学的公立社区学院,到入学选拔美国的大学从基本免费的、自由入学的公立社区学院,到入学选拔极其严格、收费高昂的名牌私立大学一应俱全。极其严格、收费高昂的名牌私立大学一应俱全。 美国公立大学实施美国公立大学实施“三级学费标准制度三级学费标准制度”: 一级:本州居民标准;一级:本州居民标准; 二级:非本州居民标准,比第一级约高三倍;二级:非本州居民标准,比第一级约高三倍; 三级:外国学生标准,比第二级约高三
64、级:外国学生标准,比第二级约高50%(五)中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的问题(五)中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的问题 1、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经费拨款与资助;我国经费拨款与资助;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误区:增加个人分担,存在过分依赖个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误区:增加个人分担,存在过分依赖个人分担的趋势。人分担的趋势。 2、分类收费;、分类收费; 3、有效、公平的学生资助体系;、有效、公平的学生资助体系; 4、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利用民间资金,减轻社会、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利用民间资金,减轻社会负担,使政府有更多的资金满足公立高校的需要。负担,使政府有更多的资金满足公立高校的需要。 5、建立高效、规范的社会捐赠制度(税前捐赠)。、建立高效、规范的社会捐赠制度(税前捐赠)。 6、提高教育成本在实现资源有效利用中的作用。、提高教育成本在实现资源有效利用中的作用。